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Mig)的水平变化。方法 40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Mig水平,并同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 DNA水平。结果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血清Mig及HBsAg、HBeAg、HBV DNA明显下降,且治疗后24周比治疗后12周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下调Mig,降低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e抗原(HBe Ag)定量的影响。方法选取CHB患者160例,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d空腹口服,持续治疗96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及96周后HBV DNA、HBs Ag、HBe Ag定量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计算HBV DNA、HBe 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析HBV DNA变化与HBs Ag、HBe Ag、ALT的相关性。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HBV DNA、HBe Ag定量及ALT水平逐渐降低(F=11.562、28.034、22.417,P0.01);HBe 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以及ALT复常率逐渐增加;治疗前、治疗12及24周时,HBV DNA与HBs Ag滴度负相关(r=-0.383、-0.293、-0.224,P0.05或P0.01)、与HBe Ag滴度正相关(r=0.441、0.392、0.326,P0.05或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HBV DNA、HBe Ag转阴率及ALT复常。治疗早期,HBV DNA与HBs Ag负相关、与HBe Ag呈正相关,治疗后期无显著相关性,治疗过程中,应联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含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随访48周。结果:经过48周恩替卡韦治疗后ALT复常率77.59%,HBV-DNA转阴率72.41%,HBe Ag转阴率39.66%,HBe Ag血清转换率27.59%。治疗过程中HBe Ag、HBV-DNA定量值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e Ag、HBV-DNA定量值持续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801,P0.05);但HBs Ag定量与血清HBe Ag、HBV-DNA变化水平之间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恩替卡韦有明显抑制血清HBV-DNA复制和提高HBe 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HBe Ag基线水平可以预测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e Ag含量变化与HBV-DNA含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HBs Ag含量变化与HBV-DNA含量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在干扰素的基础上给予ETV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3、5年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血清HBV DNA转阴率、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1年、3年、5年血清HBV DNA定量与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TV治疗,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提高HBe Ag转阴率及HBe Ag血清学转换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乙肝1号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自拟乙肝1号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GT、TBIL、HBV-DNA、HBs Ag、HBe Ag,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ALT、AST、GGT、TBIL好转情况和HBV-DNA、HBs Ag、HBe 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乙肝1号方联合恩替卡韦能有效地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提高HBe Ag的血清转换率、HBV-DNA的阴转率,并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期间PBMC中HBV DNA水平与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方法:7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治疗>48周,于治疗的0、4、12、24、48周时分别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及PBMC中HBV DNA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血清及PBMC中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初始治疗前患者PBMC中HBV DNA阳性率为78.4%,随治疗疗程的延长血清及PBMC中HBV DNA阳性率降低.治疗组初始治疗时PBMC中HBV DNA阴性的患者治疗48周时E抗原血清转换率高于初始治疗时PBMC中HBV DNA阳性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对血清及PBMC中HBV 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BMC中HBV DNA阴转对预测HBeAg血清转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FQ—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 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 FQ-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2 5 1份和健康体检者血清 116份的 HBV DNA和 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HBs Ag、HBe Ag和抗 - HBc3项阳性、HBs Ag、抗 - HBe和抗 - HBc3项阳性以及抗 - HBs、抗 - HBe、抗- HBc同时或分别阳性的样品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96 .5 %、5 6 .6 %和 12 .3% ,HBV DNA拷贝数分别为 1.12× 10 8/ ml、1.45× 10 6/ m l和 6 .6 1× 10 4/ m l。用 EL ISA检测 HBe Ag阳性率仅为 FQ- PCR检测 HBV DNA阳性率的5 5 .4%。结论 FQ- PCR对乙型肝炎早期诊断 ,传染性的判断及疗效考核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与相关血清学标志物变化。方法 88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96周。分别于0、24周、48周、96周检测肝组织中和血清HBV cccDNA、血清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HBeAg定量,并分析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的关系。结果与基线比较,治疗后24周时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血清HBV cccDNA,血清HBV DNA和HBs Ag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24周和48周比较:肝组织HBV cccDNA,血清HBV cccDNA,血清HB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周与96周检测指标相比: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定量和血清HBV cccDNA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s Ag和HBe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V DNA定量和血清HBV cccDNA定量同步下降幅度大于肝组织cccDNA定量和HBs Ag、HBeAg定量,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HBs Ag、HBeAg定量在48周后逐步趋于稳定。血清HBs Ag、HBeAg定量与肝组织HBV cccDN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血清HBs Ag、HBeAg定量检测能更准确、方便、快捷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后的疗效及病毒耐药位点变异情况。方法收集近2年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例,采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同时阿德福韦治疗组(10mg/d)23例、替比夫定治疗组(600 mg/d)15例、拉米夫定治疗组(100 mg/d)14例,于治疗48周后观测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各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恩替卡韦未出现耐药方面的相关表现。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疗效与其他核苷类似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耐药方面表现较其他药物为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弱反应性的原因。方法将35例父母HBs Ag均为非反应性而新生儿单独出现HBs Ag弱反应性的病例设为观察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于1周后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复检,并与100例HBs Ag为非反应性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2次HBV DNA检测均5.0×102拷贝/m L。观察组初检HBs Ag水平显著高于1周后复检水平(P0.01),1周后HBs Ag均0.05 IU/m L,呈非反应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水平显著低于1周后复检水平(P0.05)。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检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2种常见模式进行比较,同样发现抗HBs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 Ag、抗HBe、抗H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例新生儿HBs Ag弱反应性是由于乙型肝炎疫苗注射产生的干扰现象,且干扰时间较短,随着抗体水平的升高,HBs Ag含量随即下降直至为非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8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核心抗体(HBc Ab)、e抗原(HBe Ag)、表面抗体(HBs Ab)、表面抗原(HBs 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阳性率以及定量结果高于其他组(P0.05);HBe Ag阳性组中HBVD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Be Ag阴性组中HBV DNA的阳性表达率(P0.05);HBV DNA载量≤10~3、10~3HBV DNA载量106、HBV DNA载量≥106的患者间血清AST和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血清AST和ALT显著增加;但三组间的C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和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炎症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需要与乙肝标志物结合才能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先给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隔日一次,治疗5个月;然后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联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1个月;随后单独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1次/d,治疗6个月。对照组单独给予同剂量恩替卡韦口服,连用52周。2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病毒学相关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CR)56.36%,显著高于对照组27.27%(P0.01);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Hbe Ab阳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结束,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下降,但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HBe Ag、HBV-DNA转阴率。结果: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TBil、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以及HBe Ag、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明显优于单一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183-3185
目的比较进口恩替卡韦片与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7月,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清HBV DNA下降水平、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期的HBV DNA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且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效与采用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疗效相当,但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成本低于进口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5.
观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120例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52周后,观察组优45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98.3%;对照组优31例,良16例,差13例,优良率78.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1)。(2)治疗26周后,观察组HBV DNA阴转、HBe Ag阴转以及抗HBe转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治疗52周后,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76.7%vs 55.0%,χ2=6.261,P〈0.05],HBe Ag阴转率[50.0%vs 25.0%,χ2=8.000,P〈0.01],抗HBe转阳率[45.0%vs 20.0%,χ2=8.547,P〈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胶囊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HBV DNA及ALT的影响。方法将94例于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T组和E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行饮食指导、保肝等基础治疗,T组在其基础上给予TDF(替诺福韦)口服,E组给予ETV(恩替卡韦)口服。对比2组用药前后不同阶段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HBV DNA转阴和HBe抗原转阴情况、ALT(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和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 T组用药后不同阶段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均低于E组(P0.05);用药1年后T组HBV DNA与HBe抗原转阴率均高于E组(P0.05),但2组间ALT复常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促进HB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的转阴,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邓泽强  何小珊  张烨琼  李刚 《新医学》2012,43(3):170-17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过程中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和HBeAg血清学阴转率的差异.方法:选择初治慢乙肝患者126例,按其治疗方案分为恩替卡韦0.5 mg/d治疗组(恩替卡韦组)83例和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组(替比夫定组)43例,观察两组慢乙肝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2、24、48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阴转率及其下降模式,比较治疗48周时HBeAg血清学阴转率.结果:治疗4周时思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HBeAg阳性患者HBV DNA水平分别为(5.57±1.30)lg copies/L、(5.76±1.34)lg copies/L,两组HBeAg阴性患者则分别为(5.75±1.01)lg copies/L、(6.03±1.86)lg copies/L,两组HBV D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阳性患者各个时间点HBV 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HBeAg阴性患者除24周外的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替比夫定组HBeAg阴性患者(P均<0.05).无论是HBeAg阳性患者还是HBeAg阴性患者,两组的病毒下降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周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核苷类似物均能快速、强效抑制HBV DNA;对于HBeAg阴性患者,恩替卡韦治疗较替比夫定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V DNA阴转率.  相似文献   

18.
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 ( HBVM)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2 48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 HBV DNA检测 ,同时采用 ELISA法进行乙肝免疫学对比检测。结果 血清 HBV DNA水平与 HBV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有关。以 HBs Ag( )、HBe Ag( )、HBc Ab( )模式患者的 HBV DNA阳性检出率最高 ,为 97.3 %( 4 99/5 1 3 ) ,DNA平均拷贝数为 8.41× 1 0 7/ml;其次为HBs Ag( )、HBe Ab( )、HBc Ab( )模式 ,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49.4% ( 1 3 3 /2 69) ,平均拷贝数为 2 .3 3× 1 0 5/ml,均显著高于其他 HBVM模式的患者。结论  HBe Ag和 HBV DNA有明显的相关性。定量检测 HBV DNA能真实反映 HBV复制情况 ,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垂苓汤和西药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用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CHB患者分成垂苓汤和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单一恩替卡韦分散片用药组(对照组),每组75例,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病毒复制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苓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CHB疗效显著,比单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