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疼痛状况和ODI评分。结果:观察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经皮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间盘切除量及咬骨体积等)及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与ODI功能障碍指数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间盘切除量及咬骨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0%比76.0%,P<0.05)。结论经皮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60-2262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VAS评分、治疗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椎间盘系统技术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治疗后关节优良情况、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显著,可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障碍等症状,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改良经脊柱内椎间孔镜系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PTE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腰椎活动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腰椎曲度、腰屈曲范围及腰背肌后伸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总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察组实施PTE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与开放椎板间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行开放椎板间开窗术治疗;研究组38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术内出血量、卧床时间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VAS、ODI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开放椎间盘开窗术,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镜下磨钻辅助的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行镜下磨钻辅助的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患者为可视化组,33例行TESSYS成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可视化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磨钻辅助下的经皮内镜椎间孔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TESSYS技术具有放射暴露少、操作安全、学习曲线平缓的优点,且可获得与TESSYS技术相当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居家护理方案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时进行SF-36评分、VAS评分,于出院6个月时复行SF-36评分,对两组间和组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除对照组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余维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SF-36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中除身体疼痛(BP)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护理对TESSY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ET技术)和传统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者之间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且在术中需要行腰椎间孔成形术的10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TESSYS技术组,采用ET技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ET技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术后48 h、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 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T技术组术中平均透视次数和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TESSYS技术组[(11.9±1.8)次vs(16.3±2.4)次;(64.8±5.6)min vs(82.3±7.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18、13.782,P均<0.001)。107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2组患者术后48 h、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改善,各时间段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ESSYS技术与ET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而ET技术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老年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定(ODI)指数,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良率为89.36%。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LDH患者疗效显著,而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UBE)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入院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分为UBE治疗组(n=30)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症状改善优良率、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下肢感觉异常、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结果 UBE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6.47±29.78)mL,明显高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组[(62.98±14.61)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0.58±11.52)min、(5.87±1.59)d,明显长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组[(34.45±9.63)min、(2.98±1.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治疗组术后ODI指数为(11.93±2.6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TESSYS)技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31例(改良TESSYS组),采用FLD技术治疗49例(FLD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的VAS、JOA和ODI评分,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改良TESSYS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FL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FLD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JOA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ESSYS组术后1周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FLD组,JOA评分明显高于FLD组(P0.05);两组患者均得到6~12个月的随访,显示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经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改良TESSYS组优良率为90.32%,高于FLD组的8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ESSYS技术和F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同等的近期疗效,但改良TESSYS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缓解明显、恢复快的优点,在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在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将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单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1 d,以及术后3 d、5 d、3个月、6个月腰背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1 d和术后1、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2±2.4)个月.术后3 d观察组腰背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OD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藤黄健骨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及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围术期护理策略。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椎间孔镜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窗手术方式。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60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研究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2组ODI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 0. 05);术前、术后3个月,2组间ODI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开窗手术方式相比,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恢复工作更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切开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ODI评分(42. 19±5. 6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 28±8. 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术后感染、脊柱畸形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 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降低其疼痛率,其功能障碍得以显著缓解,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VAS疼痛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l、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eh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椎板开窗术治疗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更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做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组做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统计两组手术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腰椎功能及脊柱稳定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C型臂透视次数显著短(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至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但各个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显著降低,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JOA)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ODI、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6、12个月两组腰椎曲度、平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上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与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均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两者对患者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间、C型臂透视次数显著短(少)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9.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共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疗效评价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及MacNab评分法评定。结果 69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67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33个月,平均11.6个月;术前下肢VAS评分(7.12±0.70),术后1年下肢VAS评分(2.27±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3.7±0.87)升高到术后的(22.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择期行全椎板切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2例L5-S1突出,由于髂嵴过高,阻挡手术入路,术中改行后路椎间盘镜治疗,3例患者术后复发,择期行全椎板切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整体优良率83.5%。结论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4月至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通过日本骨科学会腰痛(JOA)评分、视觉模拟法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和OD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