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联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卒中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改善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联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96例被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心理指导、ADL、肢体功能护理等。采用(modifiedBarthelindex,MBI)和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值,评价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来评价康复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2组总治疗时间无计学差异(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肢体功能调节护理干预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评分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两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应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前后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差别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患肢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早期康复干预在心理和生活能力上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评分以及SDS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能力,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后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唐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447-444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术后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后遗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神经内科中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66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经过护理1个月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62.1%,此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发生偏瘫的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6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16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有80例。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的好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很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许凤莲  叶兰芬 《吉林医学》2013,34(1):163-16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普通护理(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13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未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04%和79.1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强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尹晓宁  牟娟娟  徐晓飞 《吉林医学》2011,32(12):476-47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结果:经过积极的干预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干预后水平,观察组中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入院前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率96. 23%(51/53)比对照组的81. 13%(43/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对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的Fugl-Meyer、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并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的活动能力及生活能力,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和一般的护理.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外,由专职人员对实验组给予心理支持,恰当的评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拟定目标,再实施.结果 实验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让患者残存功能尽量大限度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ADL评分、F-M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更好的护肤,对患者不良心理也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旱期康复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康复护理组和临床护理组(对照组),康复护理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采用Ban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Bar-thel指数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ADL.  相似文献   

19.
官华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61-496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基础上针对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入院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讨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以及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康复护理组和临床护理组(对照组),康复护理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为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定。结果早期介入康复护理Barthel指数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A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