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对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影响.方法:新鲜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10具作为ACL完整组,在200、400、600、800 N载荷下,测量膝关节0、30、60、90°位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测量完毕后再将10具标本的ACL完全切断作为ACL全断组进行测量.结果:(1)ACL完整时的外侧半月板移位分布在0.5~2.7 mm.(2)在相同的载荷和膝关节屈曲角度下,ACL全断组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明显大于ACL完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外侧半月板生理性移位范围为0.5~2.7 mm.(2)ACL完全断裂后外侧半月板周缘性移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负重情况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对后交叉韧带(PCL)应变的影响.[方法]将6具新鲜膝关节固定在自制夹具上,在膝关节0°、屈曲30°、60°及90°位置加载800N的负荷,比较ACL切断前(完整组)与切断后(断裂组)的PCL的应变数据.[结果]膝关节0°、90°,断裂组ACL前外束与后外束应变均大于完整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ACL完全断裂可以导致PCL在膝关节伸屈过程中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PMC)损伤患者膝关节镜下的表现,探讨利用关节镜技术帮助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7年8月因外伤行膝关节镜手术的7例急性膝关节PMC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均在同一治疗组进行。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7~59岁,平均49.6岁。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前评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体检膝关节屈曲30°时及0°外翻位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术中进行关节镜下探查,确认膝关节PMC损伤,7例均行内侧半月板后角成形术或者缝合术、内侧副韧带及后内侧角锚钉修补术。术前测量患膝及术后2个月测量双膝关节屈曲30°时及0°外翻位应力X线,评估患膝VAS评分。结果 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个月,无一脱落。关节镜下探查发现:7例均能轻松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5例出现内侧半月板后角容易抬起;7例均出现半月板周围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膝关节内侧间隙术前与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屈曲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3)vs(3.0±1.0)mm,P0.05];膝关节内侧间隙术前与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1)vs(2.9±1.0)mm,P0.05]。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屈曲30°与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0)vs(2.9±1.2)mm,P0.05];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0°与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0)vs(2.8±1.2)mm,P0.05]。术前与术后2个月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0.3)vs(2.3±1.1)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探查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如果轻松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内侧半月板后角容易上抬、内侧半月板后角周围出现关节囊及韧带损伤等表现均提示急性PMC损伤,及时进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处理及修复PMC,膝关节可获得满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CL)断裂对外侧副韧带(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尸体正常成人膝关节标本12侧作为PCL完整组,在200N栽荷下,测试膝关节0°、30°、60°、90°外侧副韧带腓骨止点处应变,测试完毕后随机将标本遣模成前外侧束(ALB)断裂组和后内侧束(PMB)断裂组,各6侧,在上述条件下测试,再将12侧标本的PCL中下1/3全部切断作为全断组进行测试。【结果】膝0°位时,LCL腓骨止点各组均为压应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30°位时,各组均为压应变,PMB断裂组较完整组及全断组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膝60°位时,完整组和PMB断裂组为压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为拉伸应力。全断组和ALB断裂组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90°位时,各组均为拉伸应变,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应变大于完整组和PMB断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全断组和ALB断裂组及完整组和PMB断裂组,组间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0°、30°位时,PCL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中PMB断裂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无明显影响;膝60°、90°位时,PCL断裂或其中的ALB断裂时均对LCL腓骨止点生物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中内侧半月板MRI的诊断正确率,以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L断裂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关节镜证实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内侧半月板撕裂271例,并与术前MRI诊断对照,分析漏诊原因。结果:ACL断裂患者300例,关节镜证实其中271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 <0.05);关节镜证实ACL断裂并半月板撕裂患者共271例,其中漏诊42例,漏诊率为15.5%(42/271)。漏诊病例中,半月板后角关节囊缘撕裂30例(71.4%,30/42),内侧半月板游离缘撕裂6例(14.3%,14/42),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4例(9.5%,4/42);MRI形态及信号异常在半月板漏诊的效能分析中,半月板形态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半月板信号异常为0.571。结论:ACL断裂后,内侧半月板撕裂的MRI漏诊并不少见,漏诊部位主要集中于后角关节囊缘及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解剖位单束(ASB)重建与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44例ACL断裂的单膝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SB重建手术22例(ASB组),采用OSB重建手术22例(OS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ASB组无屈曲、伸直受限;OSB组1例伸直受限5°,无屈曲受限;在Lachman试验方面,ASB组均为阴性,OSB组术后Ⅰ度3例,但止点硬。两组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轴移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ASB重建ACL,在控制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优于传统OSB重建。  相似文献   

9.
背景:侧副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关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规律.目的: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体内稳定性研究.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而对侧正常的8例患者,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射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并对比两侧.结果与结论: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0°、15°和30°,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而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缩短.  相似文献   

10.
活体前交叉韧带MRI功能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活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ment ACL )功能解剖学的变化。方法:本组30例自愿者,共40侧膝关节,平均年龄23岁。应用3维MRI扫描序列,每个膝关节行4种体位扫描。膝伸直位(0°)屈膝位(30°、60°、90°),经斜矢状和斜冠状面图像重建,测量ACL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和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长度和上倾角的变化,并观察解剖形态学变化。结果:随不同屈膝度AMB和PLB长度发生变化,屈膝90°AMB最长,张力最高。而PLB最短,张力最低。屈膝时AMB与PLB可形成平行结构型和绞扭结构型。膝伸直位时,AMB与PLB上倾角分别为38.5°±4.9°和48.3°±6.9°。结论:应用MRI技术可行ACL功能及解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纵行破裂(ramp injury)的临床研究.方法 回顾该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的144例患膝的临床资料,急性期组(伤后6周内)79例,慢性期组(伤后6周~3年)65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71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 伤55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8例.经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49例.其中,47例术中行移植自体四束股薄肌、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9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缝合,18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切除术.术前术后行Lysholm评分.结果 急性期组7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34.2%,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49.4%,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16.5%,ramp损伤发病率21.5%.慢性期组6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67.7%,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24.6%,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7.7%,ramp损伤发病率49.2%.慢性期组ramp损伤发病率高于急性期组(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29例,术前评分(40.8±10.5)分,术后评分(87.8±11.7)分.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18例,术前评分(41.4±9.6)分,术后评分(67.8±9.6)分.两者组内手术前后比较,术后均优于术前(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组优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组(P<0.01).结论 对于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减少继发的ramp损伤.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ramp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发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及二者伴发半月板损伤的特点,比较分析MRI诊断单发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及伴发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方法对187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病例中,单发韧带损伤103例,多发韧带损伤84例;单发韧带损伤组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38例,内侧副韧带(MCL)损伤36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4例,内侧髌股韧带(MPFL)损伤10例,髌韧带(PT)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例,伴发内侧半月板(MM)损伤35例,伴发外侧半月板(LM)损伤23例;多发韧带损伤组中, ACL、MCL联合损伤37例,ACL、PCL联合损伤21例,ACL、PCL、MCL联合损伤10例,MPFL、MCL联合损伤8例,MPFL、MCL、ACL联合损伤4例,ACL、PT联合损伤2例,ACL、PCL、LCL联合损伤2例,伴发MM损伤43例,伴发LM损伤35例;单发韧带组与多发韧带组中,MRI诊断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3%、97.7%、96.4%和81.5%、88.4%、85.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伴发MM、LM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4%、22.3%和51.2%、4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二者间伴发MM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6%、89.7%、89.3%和76.7%、65.9%、71.4%,二者比较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二者间伴发LM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93.8%、92.2%和85.7%、77.6%、77.4%,二者比较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发韧带损伤以ACL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MCL;多发韧带损伤以ACL、MCL联合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ACL、PCL联合损伤,再次为ACL、PCL、MCL联合损伤;MRI诊断多发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发韧带损伤下降;多发韧带损伤较单发韧带损伤更易伴发 MM、LM损伤;多发韧带组与单发韧带组比较,虽然MRI诊断伴发MM、LM损伤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发韧带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生物力学实验有助于阐明为何半月板切除后会导致进行性的软骨病变.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原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力学以及结构通路等.目的:研究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面积、压力及半月板应变的变化.方法:取8具新鲜冷冻的混合品种的狗后肢膝关节标本,序贯进行以下半月板切除操作,采取百分比来计算每一样本半月板切除的范围:①内30%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②内75%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③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用双轴液压伺服生物材料测试实验机(MTS 858)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统计学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半月板组织切除越多,内侧和外侧胫股关节接触面积下降越明显,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75%和全切后,内侧接触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之后,外侧接触面积显著减少.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75%和全切之后,内侧间室的接触压力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后外侧间室接触压力显著降低(P<0.05).因为半月板组织的切除,其相应的应变下降,但是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半月板切除多少决定术后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功能;对于半月板撕裂,尤其是“红区”损伤,应尽量选择半月板缝合术,减少半月板切除范围,以避免或者延缓膝关节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前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牛津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术后运动学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12例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前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组62例和牛津单髁置换术治疗组50例。术后随访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回滚率及膝关节屈曲角度。使用Pearson系数相关性测试评估回滚率及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牛津单髁置换术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回滚率为(35.7±6.2)%,前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组为(36.9±4.9)%,差异无显著性(t=1.316,P=0.114);牛津单髁置换术治疗组患者的屈曲角度为125.4°±7.5°,前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组为121.8°±8.4°,差异无显著性(t=1.296,P=0.368)。Pearson系数相关性测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与回滚率呈显著负相关(r=−0.384,P=0.002)。结论替代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极好地复制了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测量CT图像中股骨后髁形态学参数,观察其形态学特征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9例非接触性ACL断裂患者膝关节CT图像(ACL断裂组),以18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定量测量并比较2组膝关节股骨后髁相关形态学参数,包括股骨髁内外侧宽度(MLW)、内侧后髁宽度(MPCW)、外侧后髁宽度(LPCW)、内侧髁长度(MCL)、外侧髁长度(LCL)、内侧后髁长度(MPCL)、外侧后髁长度(LPCL)、内侧后髁高度(MPCH)及外侧后髁高度(LPCH),计算LPCW/MLW、MPCW/MLW、LPCL/LCL和MPCL/MCL。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值的一致性。结果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各参数测量值的一致性优异(ICC均≥0.80)。ACL断裂组MLW、MPCW、MCL、LCL、MPCL和MPCL/MCL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LPCL/LCL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内外侧后髁高度参数MPCH和LPC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股骨远端后髁形态与非接触性ACL断裂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一期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或完全断裂的患者行Ⅰ期修复重建的疗效。其中车祸事故伤22例,军事训练伤4例,高台坠落伤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6~17(平均7)d。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1.7±6.52,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为17.42±11.56,关节活动范围为(27.2±19.6)°。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复合裂伤15例。通过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关节腔周围合并损伤后,采用患者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 cruciate ligament,PCL),并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内侧副韧带(medial cruciate ligament,MCL)。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平均18.2)个月。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9.23,关节活动范围116.56°±12.8°,IKDC评分为88.74±8.74,与术前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脱位致多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案中,Ⅰ期关节镜下行ACL和PCL重建术,并使用带线锚钉修补MCL断端,患者受到的损伤小,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佳,通过进一步的康复理疗,关节粘连发生率较低,可得到相对满意的近期疗效,此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并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膝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MRI和病理表现特点,进一步分析RA的病变机制.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RA患者12例和OA患者10例,比较二者的MRI表现以及所对应部位组织病理学的表现特点.结果:膝RA及OA组髌股关节、胫股内侧关节软骨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股外侧关节软骨病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胫股内、外关节软骨下骨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RA及OA组内、外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病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膝RA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及半月板病理学发现大量炎细胞浸润、血管增生,OA组仅见软骨纤维化、半月板基质黏液性变性,少见炎细胞、血管增生.结论:RA组膝关节各部分的破坏程度普遍高于OA组,病理学提示可能与血管炎有关.  相似文献   

18.
MRI辅助征象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ACL撕裂MRI辅助征象的发生率,探讨其对ACL撕裂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膝关节关节镜检查和(或)治疗且有MRI资料患者中,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四个辅助征象,计算其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其在ACL撕裂和ACL完整患者中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209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ACL撕裂36例,完整17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0.72、 0.64、0.31和 0.67,特异性为0.91、0.93、0.97和0.88,PPV为0.62、0.66、0.64和0.34;在ACL撕裂患者中发生率高于ACL完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等征象与ACL撕裂相伴发生,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ACL撕裂的检出,特别是在ACL撕裂直接征象模棱两可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58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在一般康复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术后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测量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活动度、关节功能及关节稳定度。结果:观察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达90°,主动关节活动度达全范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9、12个月Lyr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膝Lanehman试验和Pivot shift试验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早期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可以促进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48-149
探究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0例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关节软骨损伤50例,膝半月板损伤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诊断,并将关节镜诊断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各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镜诊断符合率为100.00%,CT诊断符合率为78.00%,MRI符合率为96.00%,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关节软骨损伤Ⅳ期MRI诊断符合率为100.00%,CT诊断符合率为50.00%,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软骨损伤CT与MRI诊断符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94.00%)诊断符合率高于CT(80.00%),膝半月板Ⅲ级诊断中MRI(92.31%)诊断符合率高于CT(76.92%)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膝半月板Ⅰ级、Ⅱ级CT与MRI诊断符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整体符合率高于CT诊断,而膝半月板损伤Ⅰ、Ⅱ级与关节软骨损伤Ⅰ、Ⅱ、Ⅲ期诊断中CT与MRI符合率相当,MRI诊断符合率高于CT主要表现在诊断膝半月板损伤Ⅲ级及关节软骨损伤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