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运成  徐毅  张瑞平  谷洪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87-1689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的X线、CT表现,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6例,诊断准确率38.8%(26/67);CT发现Ⅰ期~Ⅱ期ANFH 46例,诊断准确率68.6%(46/67).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X线、CT表现 ,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 ,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 6例 ,诊断准确率 38.8% (2 6 / 6 7) ;CT发现Ⅰ期~Ⅱ期ANFH4 6例 ,诊断准确率 6 8.6 % (46 / 6 7)。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 ,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 ,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影像表现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2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的X线及CT片征象、变化,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期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X线平片确诊股骨头坏死144例(94.74%),其中8例未检出(5.26%),CT检查全部152例患者确诊,诊断准确率100%,有8例X诊断0级,而CT检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Ⅰ期;CT检出32例III期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无III期患者检出;CT检查诊断准确率组高于X线(P<0.05)。结论 CT能准确地显示ANFH病变的早期特征,可作为ANFH病变分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DR及CT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102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DR及CT的诊断结果.结果 89例患者中,经DR诊断58例66髋;CT诊断31例36髋(包括10例DR检查阴性者).结论 DR是诊断本病首选的主要方法,而CT又明显优于DR,是DR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CT、MRI对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分析随访确诊51例(69髋)成人早期ANFH的CT和MRI 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对成人早期ANFH 的显示及诊断能力.③结果 51例患者(69髋)均存在早期骨坏死表现.CT 发现早期ANFH 42髋,诊断准确率为60.8%,其中Ⅰ期6髋,Ⅱ期36髋.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外形正常,星芒状骨小梁结构增粗、变形、模糊,股骨头可有点、片状密度增高影或条状致密影.MRI 发现早期ANFH 69例,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Ⅰ期25髋,Ⅱ期44髋,表现为病灶多局限于股骨头前上部分,呈斑片状T1WI低、T2WI压脂高信号区和T2WI压脂"单线征"或"双线征".④结论 MRI在成人早期ANFH(特别是ARCOⅠ期)诊断中明显优于CT,MRI检查是诊断成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DR与多层螺旋CT表现及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经临床证实的45例患者的56个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R检出43个病变股骨头,早期诊断有34个,其中I期3个,CT检出56个病变股骨头,发现47个早期ANFH,其中I期15个.结论 DR及CT成像均能对ANFH早期病变的发现和诊断,CT与DR相比,在病变显示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62例90个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早期(Ⅰ~Ⅱ期)ANFH中单侧34例,双侧28例;Ⅰ期33髋,Ⅱ期57髋。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为28.89%,46.67%和100%。结论MRI与其它影像学检查相比较,能更早发现病变,而且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51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老年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经X线、CT、MRI诊断资料完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患者共发现64个股骨头坏死病灶,其中X线检查显示49个,CT检查显示56个,MRI检查显示64个。各种方法对老年ANFH(早期 坏死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3.75%、57.81%和70.31%。结论MRI是诊断早期老年ANFH的最佳手段。但是X线平片具有操作简便、费用较低等优点,虽然敏感度较CT低,但仍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依然是诊断和分期的常规手段,可用于ANFH的普查和随访。  相似文献   

9.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SARS患后遗症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ARS患康复期的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CT发现Ⅰ期ANFH5例;MRI发现Ⅰ期ANFH15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0.
许建雄 《广西医学》2007,29(8):1299-1300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yk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髋关节常见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将持续发展,出现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关节炎,造成严重病残[1].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减少致残率.为提高ANFH早期诊断水平,本文收集经临床证实的资料较完整的ANFH病例15例,对其平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X线、CT、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0例186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早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确诊率分别为26.34%、72.04%、100.0%,CT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0.001),MRI阳性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RI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显著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老年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经X线、CT、MRI诊断资料完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患者共发现64个股骨头坏死病灶,其中X线检查显示49个,CT检查显示56个,MRI检查显示64个。各种方法对老年ANFH(早期+坏死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3.75%、57.81%和70.31%。结论MRI是诊断早期老年ANFH的最佳手段。但是X线平片具有操作简便、费用较低等优点,虽然敏感度较CT低,但仍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依然是诊断和分期的常规手段,可用于ANFH的普查和随访。  相似文献   

13.
申炜  雷其理 《右江医学》2009,37(4):472-47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笔者收集了2000年5月~2009年4月共32例确诊为ANFH患者的CT和X线平片,并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2016年3月诊断的86例成人ANFH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6例ANFH患者X线诊断准确率为56.98%、CT检查为86.05%、MRI检查为96.51%.MRI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CT和X线检查(均P<0.01).且MRI检查ANFH分期结果分别与CT和X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CT检查ANFH分期结果与X线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检查是诊断ANFH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且临床分期准确.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X线片或CT扫描检查,对于X线和CT检查阴性者,在病情不允许及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MRI检查可提高ANFH早期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MRI、螺旋CT以及DR三种检测方式对其分期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诊治的资料齐全的8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96个髋关节),所有患者髋关节处均经过MRI、螺旋CT、DR三种检测方式对其分期诊断,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检测方式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本项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测诊断诊断的阳性率为96.88%(93/96);螺旋CT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85.42%(82/96);DR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66.67%(64/96)。因此MRI检测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阳性率最高,螺旋CT次之,DR检测的阳性率最低,MRI分别与螺旋CT和DR检测的阳性率之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χ2=64.46,P0.01;χ2=59.63,P0.01)。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螺旋CT以及DR三种检测方式中,MRI检测的阳性率最高,对临床分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炜  李林霞 《海南医学》2009,20(10):123-124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及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2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的表现。结果42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中,X线、CT及MRI的阳性率分别是45.2%、78.6%及100%。结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CT,最后为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6例患者54髋有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均经临床手术证实或随访复诊证实.结果 早期ANFH的阳性率分别为:X线:55.6%(30/54),CT:75.9%(41/54),MRI:100%(54/54).三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MRI诊断早期ANFH具有高度敏感性,对ANFH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许明  林振东  陈文瑞  李莹 《吉林医学》2014,(13):2874-2875
目的:分析MRI、CT及X线平片在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优缺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资料齐全的早期ANFH患者54例共69髋,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阳性率,主要影像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69髋中,Ⅰ期25髋,Ⅱ期44髋,X线平片的检出阳性率为29.0%,CT为60.9%,MRI为100%。结论: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最敏感,应作为诊断首选。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及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宋浩 《河北医学》2010,16(8):921-923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影像资料,并进行总结比较。结果:36例中双侧发病13例,占36.1%,单侧发病23例,占63.9%。X线平片检查:股骨头未发现异常6例,诊断为I期1例,Ⅱ期9例,Ⅲ期12例,Ⅳ期8例;CT检查:股骨头未发现异常1例,CT诊断为I期4例,Ⅱ期ANFH8例,Ⅲ期15例,Ⅳ期8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ANFH最基本、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但对早期病变易漏诊,对中、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明确诊断。CT具有较高分辨率,能显示病理Ⅱ期ANFH,对于ANFH的早期诊断和分期CT比X线平片优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X线、CT及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怀疑为ANFH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并对其中13例进行了CT检查,8例进行了MRI检查,并且作了X线、CT、MRI表现的对比分析。结果:23例中经X线平片诊断为ANFH的18例;其余5例,有3例经CT诊断提示为ANFH经MRI证实;2例经MRI诊断为ANFH。结论:MRI是诊断ANFH最敏感的方法。不仅能够发现早期病变,而且能够观察病变确切范围和程度,CT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能反映病变的范围和程度,X线是诊断和分期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