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及脑脊液纤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及脑脊液(CSF)中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正常CSF中的纤溶状态。方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tPA:A)及纤溶酶原抑制物的活性 (PAI: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及D-二聚体(D-D)定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血及CSF标本在SAH后0-3 d(急性期),4-9 d(再出血高峰期),及 14-21 d(吸收期)留取三次;正常对照组留取一次。结果 SAH患者血液中,急性期tPA:A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病程延长显著升高,至14-21 d达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急性期PAI:A 及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病程延长而显著降低,至14-21 d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期PAI-1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绀CSF中,测不到tPA:A及PAI:A及 PAI-1,D-D测得值很小,为(0.28±0.36)mg/L。 SAH患者CSF中,各期测不到tPA:A及PAI:A,但 PAI-1含量急性期显著升高并随病程延长而显著降低,D-D急性期显著升高并随病程延长而显著降低,至14-21 d 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AH后血中不存在纤深活性亢进。对照组CSF中不含有纤溶酶系。SAH患者CSF中纤溶活性急性期升高而后降低,于14-21 d恢复到正常水平。再出血高峰期血及CSF中反映纤溶活性的指标变化均显著低于急性期,提示再出血与血及CSF中纤溶活性无关。故SAH后不宜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纤溶药物来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继续出血患者血液纤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继续出血与血液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将107例ICH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继续出血组(21例)和非继续出血组(86例),利用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发病后0-3d、4-9d、14-21d时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抑制物活性(PAIA)、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及D-二聚体(D-D)的水平,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ICH患者发病后0-3d及4-9d血中tPAA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至14-21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H后0-3d及4-9d血中PAIA及D-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至14-21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H各期血中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继续出血组与继续出血组各期各纤溶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H后血中不存在原发性纤溶活性亢进,ICH继续出血与血液纤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脑脊液中D—二聚体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及脑脊液(CSF)中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AH患者发病后0~3天(急性期)、4~9天(再出血高峰期)及14~21天(吸收期)血及CSF中D-二聚体(D-D)含量,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 SAH后血及CSF中D-D水平显著增高,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0~3天及4~9天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天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象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比浊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浆D-D和Fib,采用乳胶凝聚法测定FDP.测定42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7,14 d对空腹静脉血D-D、Fib和FDP的变化,同时与正常对照组34例相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第3,7,14天血浆FDP、D-D和Fib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发病24 h内血浆FDP、D-D和Fi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血浆D-D于第3天、血浆FDP及Fib含量于第7天达到高峰.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D-D、FDP及Fib含量增加,这可能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引起外周血中纤溶活性增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清、脑脊液(CS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清及CSF中IL-6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AH后血清及CSF中IL-6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SF中IL-6水平比血清中高,IL-6升高与病情轻重和出血量多少有关.结论IL-6可作为观察病情及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CVS)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纤溶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纤溶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65例ICH患者(ICH组)发病<24 h、第3 d及第7 d时外周血小板(PLT)数量、体积(MP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与53名正常对照者(NC组)比较.结果 与NC组比较,ICH组发病<24 h及第3 d 时PLT数量明显减少,血浆D-D 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第7 d时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MPV明显增大(均P<0.01);发病第3 d、第7 d时血浆Fib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ICH患者急性期存在纤溶活性增高及凝血功能下降的倾向,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可指导临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刺五加(AS)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犬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30 min、2 d、4 d和7 d时血及脑脊液(CSF)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于第二次注血后30 min静脉滴注AS注射液,以后每日1次(40 mL/d)至第7天,测定时间点同上.结果 AS组在第二次注血后2 d、4 d、7 d血浆及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高,较单纯注血组低.而CGRP较对照组略低,较注血组高.结论刺五加可以通过抑制ET升高和CGRP降低而达到防治SAH后CVS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中抗凝及纤溶状态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急性期抗凝及纤溶状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测定采用凝血酶凝胶空斑法,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ATⅢ:Ag)测定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纤溶酶原活性(PLG:A)测定采用醋蛋白分解法;D-二聚体(D-D)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结果HICH发病后24小时内及第3天,血中ATⅢ:A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而D—D则显著升高,第7天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LG:A各组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ICH急性或ATⅢ呈短暂性降低,D-D暂时性升高,是抗凝、纤溶系统对HICH时脑组织损伤引起血中凝血活性升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9.
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纤溶状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初步探讨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及脑脊液凝血纤溶状态变化,为临床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提供诊治依据。方法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72例,采集血浆,同时采集脑脊液,测定脑脊液及血浆部分凝血纤溶指标,并与171例脑外伤后无脑梗塞患者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组(实验组)脑脊液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含量明显高于非脑梗塞组(对照组)(P<0.01)而纤溶酶原(PLG)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脑外伤后迟发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的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55例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1天、3天、1周、2周、1月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同时检查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与4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纤溶活性显著增强,D-D水平于3天时达高峰(P<0.001),与同期明显降低的PLG活性(P<0.001)呈负相关(r—-0.446,P<0.001)。D-D水平于1月时仍高于正常(P<0.01)。脑梗死早期纤溶活性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腔隙性梗死组纤溶活性亦有显著性增强,其变化规律与皮层梗死组一致,但程度较低(P<0.05)。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60%的SAH 病人发生脑血管痉挛。痉挛多在出血后4~10天出现,持续2~3周,可引起短暂性或持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明确。近年来,对源于血管内皮的血管收缩肽内皮素-1在SAH 后血液、脑脊液(CSF)水平的作用已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脑积水可出现在出血后的急性期或者二至数周。急性期由于血液在第四脑室流出孔和基底池的积聚而阻塞了脑脊液(CSF)的循环。复习文献中550例SAH有急性脑积水者20%,约有半数因脑脊液流动障碍而引起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浆 ,脑脊液 (CSF)内皮素 (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方法 :将 62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西比灵组及非西比灵组测定治疗前后血和脑脊液ET、CGRP。结果 :西比灵及非西比灵组治疗前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CGRP明显降低 ;西比灵组治疗后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CGRP明显升高 ,非西比灵组治疗前后ET、CGRP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西比灵治疗后通过抑制ET产生和释放 ,增加CGRP合成有关。可能有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再出血,现认为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致凝血块溶解有关.用抗纤溶药物可减少再出血发生,但尚不能根除这种危险.作者用放射免疫法连续测定64例(其中动脉瘤43例)病人血和CSF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其中42例同时使用凝血酸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血浆纤溶状态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以D-二聚体水平及纤溶酶原活性为指标观察了40例脑血栓及23例脑出血病人的血浆纤溶状态。脑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呈规律性变化,自病后48h内始显著上升,3~4d达高峰,以后渐下降,至1月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纤溶酶原活性于急性期(<1周)明显下降,病后3~4d降至最低值。D-二聚体水平达高峰时与纤溶酶原活性下降呈负直线相关。脑出血后D-二聚体水平于1月内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按不同年龄组分别测定了110例正常人和12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中LP(a)、ox-LDL、D-D、Fbg的含量,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血中LP(a)、ox-LDL、D-D、Fb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且LP(a)、ox-LDL、D-D在脑梗塞人血中呈正相关(r=0.876,P<0.05)。正常人D-D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高有增长趋势,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q=4.82,P<0.01)。LP(a)、OX-LDL、Fbg含量各年龄组无差异(P>0.05)。D-D随年龄增长塔高明显(R=0.596P<0.01)并且与梗塞面积正相关(r=0.819,P<0.01),而LP(a)、OX-LDL、Fbg与梗塞面积无关。同时发现D-D在脑梗塞恢复期明显降低(P<0.05),证实了脑梗塞急性期确实存在高凝状态和内源性纤溶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及脑脊液凝血纤溶变化机制 ,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 35例 (采集血浆 ) ,其中 31例同时采集脑脊液 ,测定脑脊液及血浆部分凝血纤溶指标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脑脊液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D-二聚体 (D- 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而纤溶酶原 (PL G)活性明显下降 (P<0 .0 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8.
改良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脑脊液(CSF)置换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2003年5月~2006年9月间,将入选的102例病例随机分成3组:常规CSF置换组、对照组。在疗效、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改良CSF置换组与常规CSF置换组比较,在术后出现头痛加剧、寒颤、体温升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防止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脑梗死、再出血和降低死亡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CSF置换术对SAH疗效确切,而且可以减轻常规CSF置换术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机制的变化规律,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经头部CT检查证实的脑出血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不同出血量、出血部位分组;正常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3、7、14、21d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5项指标检测;24h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结果脑出血组1、3、7d FIB与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4、21d恢复至正常水平;FIB、D-D水平升高与出血量呈正相关,与出血部位无关;两组比较PT、APTT、T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24h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脑出血组PLT、PC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浆FIB、D-D含量增加,血小板MPV、PDW增大,提示脑出血后凝血活性代偿性升高并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同时血小板体积增大、新生血小板增多,促进止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荧光分光方法测定了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时的病人及实验动物血清与脑脊液(CSF)中5—HT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DCVS时病人及实验动物CSF中5—HT的含量处于很低水平,并且实验动物CSF中5—HT的含量在SAH后的第七天比出血后的第三天还要低。DCVS病人血清中5—HT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提示5—HT与DCVS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