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穿刺置管腹腔引流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B超定位引导局麻下穿刺置管腹腔多管冲洗引流治疗非胆源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应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局限积液或腹腔脓肿置管治疗中可行性.方法 对53例腹部手术、腹部创伤及腹腔内炎症疾病引起腹腔局限积液、腹腔脓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治疗置管成功率、置管治疗病灶愈合时间及置管治疗并发症.结果 一次置管成功51例,另2例经超声检查重新引导定位后成功置管,留置导管时间5~18d.2例伤口轻微感染,4例导管阻塞,经过用消毒导丝置人通管后复通.结论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作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局限积液、腹腔脓肿置管治疗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便、疗效好及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丁月红 《中外医疗》2011,30(23):63-63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及腹腔置管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57例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腹腔灌注顺铂治疗。结果 57例卵巢癌患者置管均一次性成功,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4个月。3例患者发生脱管,发生率为5.2%;2例患者发生管孔阻塞,发生率为3.5%;导管口局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1.8%,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腹腔化疗联合腹腔置管治疗卵巢癌,疗效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长期腹膜透析的患者有些为夜间干腹。即夜间放空腹腔内液体不再灌入新的透析液。如果使用百特公司的双联装置 ,就要浪费一袋价值 40元的腹透液。另外腹透患者如何留取标本。护士是从连接腹腔内腹透管的短管放液来采集标本。短管直接与腹腔相通 ,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污染 ,可能引起腹膜炎。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科自 1 999年 6月以来采用了一次性哈娜好输液器与一次性无菌尿袋连接 ,代替腹透空袋的方法。为患者腹腔放液和采集标本提供了方便。降低了成本 ,减少了腹膜炎的发生。1 材料  准备治疗盘 1个 ,无菌治疗巾 1包 ,哈娜好输液器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Foley管自制双腔管行腹腔及脓肿引流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3年5月开始,我们采用二腔导尿管(Foley管),自行剪制成双腔管,行腹腔及脓肿引流,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鹏  张庆凯  尚东 《当代医学》2010,16(14):85-86
目的探讨早期局麻下腹腔置管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早期采用局麻下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灌洗引流时间平均5.5d,31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治愈率达75.6%;6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占总患者数的14.6%,4例发生腹腔感染后形成脓肿,其中2例经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另外2例因病情过重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占4.9%。总治愈率95.1%,死亡率4.9%。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早期置管引流灌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自制双套管引流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自制双套管及引流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553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双套管外管选用直径0.8cm左右普通橡胶管,内管取直径0.3cm硬塑料管,长度一般35-40cm,于手术室消毒备用,术中视具体需要制作。内外管的腹腔端分别剪成“鱼口状”,外管距末端4-8cm以内不同方向旋转剪4-7个椭圆形侧孔,其孔大小相当于该管直径1/3左右。内管距末端2-3cm外剪一小孔。在外管体外部分戳一侧孔,由此插入内套管,内管腹腔端不超出外管口。两者相距0.5cm,内外管侧孔位置呈交叉状。术后外管接负压吸引,内管接酒精过滤瓶或腹腔透析液冲洗。结果:自制双套管引流彻底、效果良好,并成功利用双套管局部冲洗治愈22列吻合口漏。结论:自制双套管及引流技术符合直肠癌手术的引流要求,并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腹腔穿刺引流中的应用经验与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腹水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置管成功率达100%。无导管脱落、阻塞、渗漏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安全经济、一次穿刺长期留管、避免反复穿刺及感染等优点,可根据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41例肝脓肿病人均经临床、影像学(B超或CT)和细菌培养确诊,行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脓肿位于肝左叶9例,肝右叶24例,肝2叶8例。31例为单个脓肿,10例为多发脓肿。结果36例1次置管引流成功,5例经2次穿刺置管引流成功,平均引流时间为(18.5±5.3)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复发。2例患者出现穿刺脓液外漏经超声引导右膈下置管引流治愈。结论介入性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是非常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9-22+封三
目的结合膀胱压力指标,研究腹腔热灌注化疗中灌注液使用的量与腹腔压力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3月本院胃肠外科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的病例行HIPEC之前进行一般情况收集,并在热灌注时监测患者膀胱压与腹腔灌注液量的关系变化,并记录灌注期间的两根出水管路的通畅信息。结果期间我科共行收集有效相关HIPEC治疗病例32例,病因胃癌10例、卵巢癌7例、黏液癌6例、肠癌5例、腹膜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男14例,女18例,中位年龄53岁(33~75岁),通过这些病例的数据获得腹腔灌注液与膀胱压的趋势线:Y(Y为膀胱压,cmH_2O)≈1.067X+0.345X~2(X为腹腔灌注液,L)。膀胱压为0~2.0 cm水柱时,盆腔引流管通畅率为46.9%,脾窝引流管通畅率为37.5%,两者无明显差异,两管均通畅率为21.9%。膀胱压为2.1~4.0 cm水柱时,盆腔引流管通畅率为78.1%,脾窝引流管通畅率为71.9%,两管均通畅率为65.6%,当膀胱压为4.1~6.0 cmH_2O或更高时两管均通畅率为100.0%。结论 HIPEC治疗过程中,承载主要作用的腹腔灌注液与腹腔压力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本研究发现,维持腹内压在4.1~6.0 cm以上时,能保证腹内灌注液的循环通畅。本研究为初步的单中心研究,仍需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曹明溶  牟善松 《广东医学》2005,26(7):906-907
目的采用医用硅橡胶经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复合材料制备植入体内的多功能腹腔化疗管,对其材料进行物理机械性能及动物试验安全性评价。方法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对复合材料进行过敏试验、热源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制备多功能腹腔化疗管的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试验中均呈阴性反应,材料无明显毒性,材料中不存在潜在致敏性物质,所含热原含量符合生物体的要求。结论制备多功能腹腔化疗管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腹腔引流是一种新方法,它具有管径细,操作方便,患者不适感轻,拔管方便,创口感染机会少,术口愈合快,愈合后无疤痕,夹管方便,夹管后患者可带管自由活动等优点。护士在加强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置管后进行细致观察和有效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其进行有效引流,减轻腹胀腹痛等不适,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易辛  钱群 《医学新知杂志》1996,6(4):183-183
例1 男,52岁,因突发性腹背痛并恶心呕吐而入院,经诊断;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立即禁食、胃肠减压及抗感染治疗,并同时行胰包膜切开减压、坏死胰腺组织清除、胰床多管引流,空肠造瘘置一次性输液器的硅胶管为喂饲管,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第5d开始冲洗胰床,开始5d内冲洗出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含坏死胰腺组织,以后坏死物逐渐减少。术后第5d开始空肠喂饲,第10d开始从空肠饲管中迁纳胆汁,第18d患者突然出现左下腹疼痛,继之出现左下腹压痛及反既痛,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继发性坏死并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胰腺炎基本好转,而空肠被所置之饲管肠内段的管头顶穿,肠内段硅胶管变硬,取出变硬硅胶管,修补穿孔。修补术第5d拔除所有的腹腔引流管,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IC) 6 2 0例 ,其中因多种原因置管腹腔引流 98例 ,占 15 .8%。全组无一例感染者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98例中 ,男 3例 ,女 95例 ,2 9~ 83岁 ,平均年龄 5 1.2岁。全部病例均为胆囊结石病人 ,其中胆囊剥破污染腹腔 6 4例 ,占 6 5 .3% ,胆囊管粗短 ,交叉夹闭 18例 ,占 18.1% ,胆囊周围粘连重 ,创面大 16例 ,占 16 .3% ,胆囊大部切除术 ,胆囊床处理不满意 7例 ,占 7.1% ,胆囊管未夹闭者 2例 ,占 2 % ,术后因延期出血再次探查置管 1例 ,1%。术中选择硅胶管经剑突下戳孔送入 ,…  相似文献   

15.
腹腔多管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oancreatitis,ANP)的外科治疗,在80年代初中期多采用碟形开放引流、三造瘘术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觉得这种术式创伤大,管理难,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因此在1989年开始采用腹腔多管引流、二造瘘术式,并逐渐固定成T字管、4根腹腔引流管加1根烟卷的术式,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高细针腹腔穿刺和腹腔局部灌洗阳性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应用细针腹腔穿刺和腹腔局部灌洗协助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急腹症203例,诊断符合率89.2%。与置管的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等优点,且效果相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吕忠诚  黄秋林   《中国医学工程》2009,(1):55-56,59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在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治疗中的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9例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患者应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病人均获痊愈。结论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结合ENBD可作为非肝外胆道损伤性胆漏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进行胃癌根治择期手术的250例临床资料,其中210例为观察组(放置腹腔引流管),40例为对照组(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恢复状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并详细记录腹腔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之间的各项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拨管时间反而较早些,而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从严掌握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避免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19.
郑小东  东生  苏拉木 《西部医学》2010,22(2):287-288
目的探讨有条件的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腔积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47例LC患者中出现术后腹腔积液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47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腹腔积液43例(11.18%),其中术后有条件的放置血浆管4例(9.30%),术后常规未放置血浆管39例(90.70%)。结论有条件的放置腹腔引流能明显减少LC术后腹腔积液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对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ERCP和腹腔置管引流治疗的24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效果.结果 24例胆漏患者中,肝内胆管漏6例,胆总管漏8例,胆囊管残端漏1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腹腔置管引流术再行ERCP,其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0例,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8例,行ERBD+ENBD术6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总管取石4例,2例治疗失败,包括1例ERBD,1例ENBD,转外科手术.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胆漏有效率为95.8%(23/24),胆漏愈合时间为6~57 d,胆囊管残端漏有效治愈率最高,为100%,愈合时间最短,为5~11 d;胆总管漏愈合率为87.5%(7/8),肝内胆管漏愈合率83.3%(5/6);ERBD+ENBD术患者胆漏全部治愈.结论 ERCP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尤其对于胆囊管残端漏效果更好,根据胆管漏口位置及漏口大小行ENBD或ERBD,必要时可行ENBD+ERBD联合腹腔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