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桂珍 《保健医苑》2010,(11):14-14
长期卧床患者多患有中风、偏瘫、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在卧床期间易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这些并发症在患者的康复中犹如一只拦路虎,可使患者康复停滞不前。若有良好的家庭护理则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不当易造成病情恶化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褥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的中老年患者和截瘫、肥胖、皮肤溃烂及各种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 预防褥疮是护士的责任。及时给病人进行必要的护理,褥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疏忽或责任心不强可使病人在几小时内发生褥疮。褥疮的发生不仅反应  相似文献   

3.
许多病人须长期卧床休息。良好的家庭护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不当则易发生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造成病情恶化以至死亡。家庭护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心理适应 处理好焦急、不安、悲观、抗拒和抑郁等心理反应,以免造成长期苦恼。具备条件时,可做力所能及的劳动,除了帮助谋生,减少家庭负担外,也可消除或减少病人的思虑,改善情绪。  相似文献   

4.
正褥疮多发生在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中风、偏瘫、骨折、晚期癌症、高度营养不良等疾病病人,老年病人更为多见。良好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不当常会发生褥疮,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褥疮一旦形成,可加重组织坏死,造成深部肌肉组织或骨髓的感染,严重时感染可扩散到邻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甚至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卧床病人要特别注意皮肤的护理,谨防褥疮的发生,切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5.
褥疮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因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竭,翻身活动不方便及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易发生,过度消瘦,过度肥胖,水肿,动脉硬化均易促使褥疮形成。褥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应加以预防和治疗。本文阐述了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褥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截瘫和脑中风后遗症病人因病情漫长,长期卧床,在家或医院护理不当常发生褥疮,缠绵数月、数年不愈,部分病人还可因并发感染致败血症而死亡,故一直被临床上视为棘手的问题。我们在16例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的患者局部外敷白蛋白,促进了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褥疮  相似文献   

7.
褥疮是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因缺血而发生水疤,清疡或坏瘟。一般来说,长期卧床体质衰竭,翻身活动不方便及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易发生,过度消瘦,过度肥胖,水肿,动脉硬化均易促使褥疮形成。褥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因摩擦皮破,染毒而成。应加以预防和治疗。本文阐述了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褥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桂珍 《工企医刊》1996,9(1):133-134
褥疮是长期卧床或不能自行翻身病人的常见护理并发症,一旦褥疮发生,轻者延长病程,重者尤其大面积褥疮能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还可继发感染,出现败血症导致病人死亡。近年来,我院采用冷光紫外线对褥疮进行局部照射治疗2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病人褥疮发生的相关因素,旨在更好地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我院的194例老年重症病人随便分为褥疮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褥疮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Braden评分、营养状态、卧床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陪护人员掌握褥疮相关知识及防褥疮护理措施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褥疮的发生与患者的营养状态、卧床时间等有关,与陪护人员是否掌握褥疮的相关知识及防褥疮护理措施有更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褥疮为长期卧床的病人护理不当,骨突等处长期受压,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多见于皮肤摩擦部位如两肩胛、尾骶、两髋及侧膝部。皮肤先起红斑,继而糜烂、坏死,溃疡或者化脓感染,肉芽不生,久治难愈,自觉疼痛。  相似文献   

11.
1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应遵医嘱做好病人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工作。2休息及卧位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应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才可逐渐进行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应注意更换体位,心脏功能较差者应半卧位或端坐卧位。3饮食护理宜以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大的食物。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应限制钠盐及含钠较高的食物。4氧疗护理对心脏病人来说,出院后家庭备氧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非严重缺氧患者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即2~…  相似文献   

12.
卧床老人防褥疮北京积水潭医院副主任医师郭春英老年人因患重病或其他原因而被迫长期卧且不能自动翻身,就会引起受压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或发生溃烂,形成褥疮。什么原因易引起老年人发生褥疮呢?因昏迷、截瘫、偏瘫等长期卧床的老人,身体麻痹部位的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360倒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分为褥疮组和对照组。2组问对比褥疮发生率与常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观测予以护理干预后褥疮发生率的改变情况。结果褥疮组患者的Glascow昏迷评分、糖尿病血糖平均浓度及慢性肾表血肌酐平均水平明星高于对,Wda(P〈0.01)。护理干预相应的因素后,2组的褥疮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应着重。  相似文献   

14.
褥疮又称压疮。好发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肢体活动受限、瘫痪等长期卧床患者。多年来、褥疮的预防和护理局限住院期间的患者。忽视了家庭预防和自我护理这一关键途径,是院外患者和恢复期出院患者,因缺乏预  相似文献   

15.
梁素娥 《现代医院》2007,7(Z2):83-84
目的 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身心舒适;维持病人皮肤完整性,治疗或预防皮肤并发症.方法 ①大小便失禁病人皮肤完整的床上擦浴,bid,排便后及时清洗,用电吹风或红外线照射,保持会阴部、尾骶部皮肤干燥;应用一次性尿垫、阴茎套、留置导尿管等辅助工具接尿;②褥疮护理使用气垫床,翻身防褥疮护理,q2h,对褥疮创面给予换药、湿润烧伤膏外敷,qd;③外阴炎给予达克宁霜或康纳乐霜外涂,tid.结果 入院时皮肤完好的320例病人褥疮发生率为0.5%,皮肤炎发生率为0.85%,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5%;50例皮肤炎病人全部治愈,86例带入院褥疮治愈率为93%.结论 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实施良好的皮肤护理,可促进病人舒适,维持病人皮肤完整性,治疗和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3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分为褥疮组和对照组。2组间对比褥疮发生率与常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观测予以护理干预后褥疮发生率的改变情况。结果褥疮组患者的Glascow昏迷评分、糖尿病血糖平均浓度及慢性肾衰血肌酐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相应的因素后,2组的褥疮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应着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股骨骨折需手术治疗且治疗后需长期卧床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4例术前及术中给予褥疮预防护理,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24例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记录两组一般情况、褥疮发生人数及褥疮严重程度,并对两组褥疮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共16例(66.7%)发生褥疮,试验组共10例(41.7%)发生褥疮,两组褥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褥疮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褥疮发生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为轻。结论术前、术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需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减少因褥疮造成的痛苦,临床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赵丽娟 《医疗装备》2008,21(4):34-35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这项新项目的应用。使用医疗用喷气气垫预防褥疮,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褥疮是临床常见疾病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日益增多,老年患者长期卧病在床易发生压疮,且治愈缓慢,预防压疮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减轻老年卧床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探讨老年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老年卧床患者褥疮的易发部位、危险因素、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褥疮也称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坏死,目前倾向于将褥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护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资料表明,目前医院褥疮的发生率为3%~14%。文献报道治疗护理褥疮的方法很多。但我科彩用中药紫草油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