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50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分为3组:正常微量清蛋白尿组25例(A组),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30mg/24h;微量清蛋白尿组14例(B组),UAER30~300mg/24h;临床清蛋白尿组11例(C组),UAER〉300mg/24h。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A、B、C组血浆Hcy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组又较A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2型糖尿病高Hcy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4h尿微量清蛋白呈正相关。结论高He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检测血浆Hcy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6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20例口服缬沙坦,对照组B20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20例口服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3组均以12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舒张压(SBP)、收缩压(DBP)、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SBP、DBP、UAER、BUN、SC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A和对照组BSBP、DBP、UAER、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观察组SBP、DBP、UAER、BUN、SCr较两组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联合用药比单纯药物治疗方案更能改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的病情,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李瑜琳 《中国药业》2014,(15):95-9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在口服氯沙坦钾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仅口服氯沙坦钾,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素氮(BUN)、血肌酐( SCr)、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水平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UAER 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 UAER 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治疗前后 SCr,BUN,血红蛋白(HbA1C)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减少蛋白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均安地区人群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均安地区糖尿病(DM)患者150例。A组:糖尿病无。肾病患者55例,UAER〈30mg/24h;B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7例,30mg/24h〈UAER〈300mg/24h;C组:糖尿病临床肾病患者48例,UAER〉300mg/24h;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四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等微量蛋白水平。结果A组RBP/Cr、TRF/Cr分别为(3.34±1.62)mg/mmol、(3.01±1.57)mg/mmo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mALB/Cr、RBP/Cr、TRF/Cr分别为(29.43±19.13)mg/mmol、(5.17±2.16)mg/mmol、(5.824-2.26)mg/mmol,C组分别为(58.754-30.42)mg/mmol、(7.234-3.80)mg/mmol、(8.454-3.92)mg/mmo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贞清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秀英  熊亮  刘浩  王清华 《医药导报》2006,25(8):782-784
目的探讨中药贞清方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2型糖尿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口服格列喹酮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并发高血压者加用氨氯地平,并发冠心病者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贞清方口服液,每次50mL,tid,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加服贝那普利,每次10mg,q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的活性、尿微清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时照组(72.9%),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明显降低,血脂、t-PA/PAI-1、UAER、尿蛋白、BUN和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血脂、t-PA、PAI-1、24hUAER、尿蛋白定量、BUN、SCr均较对照组治疗后低(均P〈0.05或P〈0.01)。结论贞清方可通过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调节t-PA/PAI.1等途径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DN。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和金水宝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菊 《天津药学》2009,21(6):37-39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IV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此基础治疗上两组均服用缬沙坦,B组加服金水宝胶囊。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更显著(P〈0.05);A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治疗后均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和金水宝胶囊是治疗DKD的有效药物,金水宝还有降低SCr、BUN、TC、TG的作用,二者联用,可更有效延缓DKD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对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其在DN治疗中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DN(Ⅲ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n=34)、厄贝沙坦治疗组(B,n=42)和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治疗组(C,n=44)。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GB)、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的变化,分光分析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24h尿蛋白定量、FGB、BUN、SCr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TG、K+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A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C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B组治疗后亦显著改善(P〈O.05)。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0.01),而A和B组未见上述变化(P〉0.05)。A、B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1%、61.9%和81.8%,C组显著优于A和B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提高了DN患者体内SOD活性和降低了MDA的表达,改善了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可进一步降低24h尿蛋白定量,从而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淼 《中国药业》2014,(14):106-10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hs—CRP,β2—MG,UAER,BUN,SCr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配合达美康与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联合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配合达美康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达美康与氯沙坦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FBG),BUN、Scr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UAER、尿β2-MG、FBGBUN、Scr及血清SOD含量等相关参数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配合达美康与氯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SOD的含量,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糖尿病组(A组)、早期。肾病组(B组)、临床肾病组(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ey浓度,并同步应用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FA、VitB12水平,与48例正常对照者(D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UAERl(1.6±5.2)μg/min、HCY(14.8±3.6)μmol/L、FA(9.02±2.06)nmol/L、VitB12(552±162)pmol/L;B组UAER(82.9±45.8)μg/min、HCY(21.1±2.3)μmol/L、FA(7.85±2.45)nmol/L、VitB12(436±135)pmol/L;C组UAER(348.1±123.2)μg/min、HCY(32.3±2.5)μmol/L、FA(5.78±2.33)nmol/L、VitB12(292±92)pmol/L;D组UAER(10.9±5.3)μg/min、HCY(9.1±2.2)μmol/L、FA(10.39±2.93)nmol/L、VitB12(688±208)pmol/L。各组血He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组又高于A组和B组(P〈0.05),而FA、VitB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C组又低于A组和B组(P〈0.05)。Hey与UAER呈正相关(P〈0.01),,与FA、VitB12呈负相关(P〈0。01)。结论定期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Hcy、FA和VitB12有助于预测、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6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厄贝沙坦治疗(B组).(3)厄贝沙坦双倍剂量治疗(C组)。对所有纳入对象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B组和C组治疗前后UAER水平明显下降(P〈0.05);3组治疗后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UAER降低更显著,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能延缓DN的进展,建议DN早期患者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1b)与脂质代谢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异常间的关系。方法: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与血脂指标。结果:T2DM组FBG、G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NC组(P〈0.05)。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结果显示FBG、GHbA1c、TG、TC、LDL-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H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高脂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配合西医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滋阴清热方,每日1剂,早晚分次服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在治疗前、后测定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AGEs,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FBG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R在治疗第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在治疗第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TG、TC、AG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滋阴清热方配合西医治疗不仅能调节血脂,还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AGEs水平,这可能是其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DN患者[选择依据30ms/24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mg/24h,24h尿蛋白≥1.0g1,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雷公藤多苷及川芎嗪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及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肝酶学改变、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和血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UAER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lc、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酶和血常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川芎嗪治疗DN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肾病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ADU)组78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ADN)组62例。另选取老年正常人32例作为非糖尿病肾病(AN)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UAER)、肾病指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U组和ADN组尿酸、肾病指数及UAER均高于AN组,且ADU组高于A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UAER和肾病指数呈正相关(r=0.401,P<0.05;r=0.387,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16.
谢岚  毛欣 《成都医药》2013,(1):8-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MAP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UAER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UAE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案治疗DN效果基本相同,临床应合理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UAER(P〈0.05或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陈芳  马亚丽  陈宝平 《中国药房》2010,(28):2645-2647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加口服厄贝沙坦(150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FPG、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对早期DN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IL-18有抑制作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