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血病化疗药物体外药敏测定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宪明  欧阳仁荣 《上海医学》1998,21(10):612-614
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尽管近20年来化疗方法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不同个体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化疗药物反应不同,故仍有30%-60%白血病病人对强化疗耐药或复发。白血病化疗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的目的在于预测白血病细胞对...  相似文献   

2.
采用MTT法测定21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细胞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确定药物敏感性的判定指数,与其中11例临床治疗对照,结果表明该法与临床的总符合率为85%,阳性符合率为75%,阴性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法对急性白血病的个体化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反义核酸类药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光锦  韩金祥 《医学综述》2002,8(5):302-303
反义核酸技术是 2 0世纪 80年代出现的一种以应用反义核酸类药物来抑制特定基因表达为目的的基因治疗技术。反义核酸类药物包括反义寡核苷酸和核酶。前者是人工设计合成的与特定基因互补的寡核苷酸 ,它能通过W C配对与特定基因结合来抑制其表达。核酶是具有RNA裂解活性的RNA。它能与与其互补的靶基因的mRNA进行反式结合并能对其进行定点切割。应用反义核酸类药物可以特异 ,高效的抑制某种基因的表达 ,有望成为较理想的基因治疗手段。然而反义核酸要想真正成为一种药物用于临床尚存在一些问题 ,如 :他们必须先找到靶细胞 ,然后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Wilms肿瘤基因(WT1)反义寡核苷酸(ASO)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WT1ASO以及足叶乙甙(VP-16)作用K562、HL-60细胞系,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以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数。结果 K562细胞系经WT1 ASO作用24h和60h后细胞凋亡数分别为14.6%和26.8%;而WT1有义寡核苷酸(SO)组分别为3.1%(24h)和3.9%(60h);加入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独及联合应用BCR-ABL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 ODN)及C-MYB AS ODN对慢性粒细胞性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细胞及正常造血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BCR-ABL AS ODN、C-MYB AS ODN及错配ODN,分别对10例CML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on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鸟氨酸脱羧酶(ODC)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探索该核苷酸是否有可能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潜化制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人工合成的ODC反义寡核苷酸,用MTT法观察了其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3H参入试验检测其RNA及蛋白生物合成。结果:ODC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及R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增强该细胞对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的敏感性。结论:应用反义技术控制ODC表达将是抑制恶性细胞生长及增强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1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药物敏感性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联合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及化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 (MTT法 )检测了柔红霉素、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长春新碱和氢化可的松单药与两种药物联合对 2 2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 ,统计分析了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 :三尖杉酯碱 (H)与氢化可的松(HC)的协同率最低 ( 4 5 %) ,阿糖胞苷 (Ara -C)与HC的相加作用发生率最低 ( 2 2 7%) ,H与Ara -C的相加作用发生率最高 ( 5 0 0 %) ,H与长春新碱 (VCR)、HC的拮抗作用发生率最高 ,分别为 5 0 0 %和 5 9 1%。结论 :联合化疗药敏试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MCF-7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ASODN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系,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 结果survivin-ASODN可有效下调survivin表达水平,抑制细胞的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示,24h反义转染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增加到15.23%。 紫杉醇作用早期(6h),survivin mRNA 表达增高,利于肿瘤细胞逃避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肿瘤耐药的机会;反义转染组中细胞早期survivin mRNA表达上调受到抑制,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结论survivin基因ASODN转染细胞后,下调survivin的表达,细胞凋亡增加,提高了对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bcl-2 ASODN对U937细胞足叶乙甙(VPl6)敏感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绘制剂量-效应曲线,直线回归求半数致死量IC50;DNA电泳、AO/EB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VP16与bcl-2 ASODN联合作用比单独用VP16或VP16与SODN细胞存活率显著减少。bcl-2 ASODN作用后VP16对U937细胞的IC50由7.93μoml/L降至2.67μoml/L。与单独VP16作用组相比,bcl-2 ASODN与VP16联合作用后梯状DNA片段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 bcl-2 ASODN能促进VP16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提高白血病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bcl-2反义寡核苷酸在克服化疗药物耐药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肖扬  张洹  何冬梅 《广东医学》2004,25(12):1379-1381
目的 探讨端粒酶RNA(hTR)反义寡核苷酸 (ASODN)对急性白血病 (AL)原代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与人hTR起始密码子互补的硫代ASODN处理AL原代细胞 ,用台盼蓝拒染的方法计数活细胞 ,用端粒酶重复扩增分析 (TRAP) -PCR -ELISA检测法观察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用Giemsa染色、Hoechst332 5 8 PI双染荧光显微镜检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发生。结果 经hTR -ASODN作用后 ,AL原代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并与ASODN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相关 ,10 μmol/LASODN在作用 72h时端粒酶活性为( 0 0 95± 0 0 6 ) ,较细胞对照组 ( 1 15 4± 0 15 )下调明显 (P <0 0 1) ;在作用第 5天经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ASODN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其凋亡率为 ( 31 72± 8 6 4 ) ,与细胞对照组的凋亡率 ( 6 33± 0 91)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TR -ASODN可明显抑制AL原代细胞端粒酶活性并诱导其凋亡 ,hTR可能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脐血清体外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体外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法,观察正常成人血清和脐血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抑制期骨髓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③结果 脐血清组的正常骨髓CFU-GM 产率明显高于成人血清组(t= 6.993,P<0.01),脐血清组的白血病化疗后骨髓CFU-GM 产率亦高于成人血清组(t= 3.060,P< 0.05)。④结论 脐血清体外能促进正常骨髓和白血病化疗后抑制期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AML病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者共67例次,其中治疗组42例次应用rhG-CSF,对照组25例次不用rhG-CSF。比较两组ANC升达1.5×109/L所需时间,感染的发生率,发热及抗生素应用与住院时间,成分输血量。并观察rhG-CSF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ANC升达1.5×109/L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组的发热、抗生素应用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两组成分输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rhG-CSF治疗过程中病儿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复查骨髓无原始、幼稚细胞增多,未见其导致AML复发。结论应用rhG-CSF治疗儿童AML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杨娜  刘华林  刘瑞海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15-116,11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青岛市儿童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2008年新发ALL共31例为实验组,于CAT巩固化疗结束后24h测血小板,当其≤50&#215;10^9/L时,给予50μg/kg或1.5mg/d皮下注射rhIL-11,连续应用7~14d或应用至血小板达到正常水平。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2001年新发ALL病儿33例为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对照组于巩固化疗结束后不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治疗。结果化疗结束后两组血小板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用药后7、14d比较,两组血小板数量差异均有显著性(r=3.275、3.198,P〈0.01)。治疗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r=2.425,P〈0.05)。应用rhIL-11后,仅1例出现下肢关节疼痛、乏力,4例出现注射部位疼痛,1例出现头晕,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rhIL-11可明显升高儿童ALL化疗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下降的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药物三者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2例APL病人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72例初发APL病人,早期死亡7例(9.7%),47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CR),占72.3%;16例部分缓解(PR),占24.6%;2例未缓解(NR),占3.1%,总有效率96.9%。获得缓解的时间为20~48d,平均(30.8&#177;6.3)d。死亡组治疗前白细胞数与各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18~63,P〈0.05)。治疗过程中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仅1例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结论三联疗法治疗APL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在获得缓解所需时间、成分输血的数量、费用等方面可能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IL-2并IFNα对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并干扰素α(IFNα)对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的影响。②方法采用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 18例 (Ⅰ组 ) ,化疗联合IL 2、IFNα治疗 14例 (Ⅱ组 ) ,IL 2并IFNα治疗 8例(Ⅲ组 ) ,比较 3组病人治疗后完全缓解率、有效率 ;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小板计数 (BPC)、血红蛋白 (Hb)、骨髓幼稚细胞数的变化。③结果 Ⅰ~Ⅲ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38.8%、6 4 .2 %、2 5 .0 % ,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Hc=4 .2 6 ,P >0 .0 5 ) ;Ⅰ、Ⅱ组治疗后外周血WBC、BPC及骨髓幼稚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t =2 .387~ 6 .0 15 ,P <0 .0 5 ) ;治疗后 3组WB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 =4 .6 6 ,P <0 .0 5 ) ,Ⅰ、Ⅱ组均较Ⅲ组明显降低(q =3.34、4 .36 ,P <0 .0 5 ) ;其余各项观察指标 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F =1.5 6~ 2 .97,P >0 .0 5 )。药物副作用较少。④结论 化疗与IL 2、IFNα联合在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可能有协同作用。IL 2和IFNα的应用不增加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其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乳香提取物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乳香提取物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作用,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乳香提取物对36例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成熟。结果:诱导分化率ANLLM3(67.9±7.9)%;ANLLM2a(57.9±11.7)%。NBT还原率ANLLM3(67.8±3.9)%、ANLLM2a(59.9±9.5)%。墨汁吞噬功能:ANLLM3(56±8.9)%,ANLLM2a(59.8±8.7)%。结论:乳香提取物对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使之诱导分化成熟,并恢复其功能  相似文献   

17.
R啨sum啨   Objectif Pour啨tudierl effetinhibiteurdesoligod啨soxynucl啨otidesdecontresensdesr啨cepteursd endoth啨lineA (ONDs RETA)surlaprolif啨rationdescellulesdesmuscleslissesvasculaires (CM LV) . M啨thodes LesONDs RETA desens ,decontresensetnonappari啨sont啨t啨synth啨ti…  相似文献   

18.
用与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Mo-MuLV)5'端引物序列、env-LTR间序列及pol基因互补的三种反义脱氧寡核苷酸(14mer,18mer,35mer)进行抗小鼠白血病病毒(SRSV)作用研究。发现它们在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系统中能抑制SRSVmRNA的转译,其中,35mer作用最强,浓度为8μmol/L时抑制率约40%14mer作用较弱,抑制率仅23%;RNaseH能有效降解不对称PCR反应合成的单链反义DNA(119mer)与SRSVRNA杂交体中的RNA,加入RNaseH后,35mer和18mer对SRSVmRNA转译的抑制率分别由42%提高到59%和27%提高到33%,但14mer抑制率无改变。提示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抑制SRSVmRNA的表达,这种作用呈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它们可能是通过RNaseH对反义DNA·SRSVmRNA杂交体中的RNA降解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2例不同类型AL病人的RP、血小板(PLT),动态观察7例病人化疗过程中的RP、PLT的变化,并与12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L初治组、复发难治组RP、PLT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7.320、6.950,q=4.318-5.897,P〈0.05)。缓解组化疗前RP高于化疗后(t=2.806,P〈0.05);未缓解组化疗前RP低于化疗后(t=3.128,P〈0.05)。7例初治AL病人骨髓抑制期RP、RP%低于骨髓恢复期(F=7.061、9.345,q=3.932~5.983,P〈0.05)。AL病人RP%与PLT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 RP可反映AL病人的不同病理状态,也是化疗后骨髓恢复的一个早期且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存活3年以上的小儿急性白血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13岁。其中13例存活≥5年,6例已无病存活10年以上。结果表明,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时,外周血白细胞数≥25×10~9/L,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骨髓复发是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提示化疗过程中保持骨髓轻度抑制,加强前2年的化疗强度,坚持5年维持治疗及加强髓外白血病的防治是取得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