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是造成患者家属烦恼的主要原因,而非患者的智能受损〔1〕。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差,目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且锥体外系、体位性低血压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出现较多,在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障碍时,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对生理心理的潜在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1月在我院老年病各科住院的、年龄≥58岁患者280例,随访2年,调查分析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使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年龄均≥80岁,绝大部分患者服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痴呆患者占46.9%,痴呆是老年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疾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主要与急性谵妄或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痴呆相关的精神行为症状等有关。43.8%的患者连续服用≥1年,56.3%的患者合用镇静催眠药。结论痴呆、谵妄、焦虑抑郁症状是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重要因素,其联合用药多,需警惕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老年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其中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及照料者有重要影响。针对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痴呆综合症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其中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患者及照料者有重要影响。针对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治疗痴呆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针对患者的激越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疗效可靠,但不良反应较多,老年患者不易接受。利培酮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五羟色胺(5-HT)受体和多巴胺(DA)的平衡拮抗剂,本文研究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科》2020,(2)
精神和行为症状(BPSD)是痴呆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属于非认知性症状,常表现为人格改变、抑郁焦虑情绪、幻觉妄想、行为紊乱、身份识别错误、游荡等。BPSD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体验,增加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导致患者自我伤害或危及他人的安全;另一方面会加重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导致预后不良。抗痴呆药物可缓解痴呆患者的认知性症状和BPSD,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痴呆患者在抗痴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其照护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症状及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痴呆病人比较多见的行为障碍包括抑郁、精神病和焦虑。究其原因首先可能是其他疾病或中毒,合并存在的精神病综合征也不能忽视。治疗精神病综合征常常有利于痴呆的处理,可改善病人的功能状态,降低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对于用精神药物治疗者需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痴呆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痴呆行为并发症治疗的研究尚未引人注意。痴呆的行为并发症包括有淡漠、激动、不协作、神志恍惚、精神病等。目前,抗精神病药物仍是治疗行为并发症的主要药物并被广泛应用。作者曾对21篇有关文献作一综述,并对研究方  相似文献   

9.
神经安定药广泛用于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其副作用可发生于任何患者,尤以Lewy体痴呆(DLB)患者更明显。Mckeith等报告使用安定药的DLB患者有50%出现严重的“敏感反应”,有认知力下降、帕金森综合征和药物恶性综合征(NMS)等表现,病死率可增加3倍。虽然大多数患者使用氧哌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奎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分别给予两药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药的疗效近似(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的发生均明显高于奎硫平组(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李传平  李遵清 《山东医药》2006,46(31):80-80
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病情起重要作用。但是,对有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缺乏、行为懒散、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作用甚微。为此,笔者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尝试情感护理疗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伍光辉  潘天伟 《内科》2008,3(6):924-926
抗癫痫药单独或与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治疗包括双相障碍在内的各种心境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注意缺陷障碍(ADHD)与多动、品行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与痴呆)、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偏执性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病。本文将对抗癫痫药物的若干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年期精神障碍病例的逐年增多,因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影响认知功能、副作用大等原因已不适宜老年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奥氮平是最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5-羟色胺(5-HT)、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与其受体结合情况相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国外报道奥氮平在控制老年期精神障碍,特别是老年人伴器质性精神障碍有较好的疗效[1],能较快控制精神症状且副反应小[2].本研究用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副反应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51667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变化的4年纵向研究;20051668多奈哌齐对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20051669 抗精神病药对血糖的影响;20051670北京部分城乡社区老年人和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调查;20051671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051672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随机双盲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5.
<正>精神病是临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疾病,常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由于在服用药物过程中产生多种药物副反应,导致患者闭经,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而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因此,本研究用二甲双胍和逍遥丸治疗80例闭经患者,疗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选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80例,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年龄25~31(28.01±0.27)岁,未婚  相似文献   

16.
谢新凤 《内科》2009,4(6):952-953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指在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锥体外系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面舌颊部、下颌、肢体及躯干出现的快速的、不随意的、无节律的舞蹈样运动和肌张力障碍。TD多发生在长期、大量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情况。方法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分别于第一、二、三月复查心电图。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三月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P〈0.05);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与使用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率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晚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性精神症状是一个难于治疗的问题,有痴呆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和幻觉,减少抗帕金森药物或使用经典的精神抑制药会导致帕金森症状加重。氯氮平是一种有效的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很少引起锥体外的副作用。有报告应用该药治疗5例帕金森病伴药物性精神症状患者,结果显示有效的抗精神病作用,运动症状并无加重。病人作者选择16例有药物性精神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2例为维持必需的运动功能而长期稳定地服用大量的抗帕金森药物(左旋多巴和/或溴隐停);4例由于出现精神症状而减少了溴隐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对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13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120例以利培酮的使用频率最高47例(39.2%),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以地西泮为主53例(47.7%),情感稳定剂以丙戊酸钠使用频率最高(51.9%)。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52.3%,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结论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10月,我们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痴呆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我院神经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60-85(72.5±7.0)岁;病程(4.7±5.1)a。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伴幻觉妄想,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精神病性症状,BEHAVE-AD评分≥8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24分。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共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