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咪哒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E)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SE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咪达唑仑和地西泮治疗,方法:(0.15-0.2) mg/kg静脉推注,(0.1-0.6)m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不缓解者以(0.1-0.5)μg/( kg·min)的速度加量,直至完全缓解,最大量不超过3 μg/( kg·min);发作控制24 h后开始减量,48 h后停药.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咪哒唑仑治疗SE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作为SE的首选治疗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持续输注治疗成人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23例成人癫痫持续状态作为研究对象,先予咪达唑仑0.1mg/kg静脉注射后予0.1mg/(kg·h)静脉持续输注,如癫痫再发作,加用咪达唑仑0.1mg/kg静脉注射并以0.05mg/(kg·h)幅度加量,直到惊厥控制,如果给药剂量达0.6mg/(kg.b)时,癫痫未控制考虑无效,不再加大用药剂量。如持续24h无癫痫发作,予逐渐减量,每12h以0.05~0.1mg/(kg·h)减量直至停用。所有患者同时胃肠道给予其他1至3种抗癫痫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等处理。结果1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96%,3例出现低血压,经小剂量多巴胺升压及适当补液后纠正;2例出现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尚维持90%以上,未予特殊处理。结论静脉持续输注咪达唑仑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单用以及两者联合用药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它们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18)、右美托咪定组(n=22)及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20)。每组患者每24 h停药唤醒1次。咪达唑仑组:首次负荷剂量0.05 mg/kg,以后0.02~0.08 mg/(kg.h)静脉注射维持;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1μg/kg(>10 min),以后0.2~0.7μg/(kg.h)静脉注射维持;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的咪达唑仑0.05 mg/kg,然后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维持0.2~0.7μg/(kg.h)。分别记录3组达镇静满意时间,持续用药24 h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用药前CRP,用药24h和72 h后CRP,停药后唤醒时间,呼吸、心率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4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60次/min),停药后可随时唤醒,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组6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平均停药后唤醒时间为40 min。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无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组达镇静满意时间显著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前后CRP无显著变化(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用药后CRP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起效较慢,无呼吸抑制,停药后可随时唤醒;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快于右美托咪定,但存在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应激反应有一定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能是比较满意的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法,评价咪达唑仑治疗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癫痫持续状态(SE)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40例,给予地西泮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比较,并观察咪达唑仑的最大、最小用药剂量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咪达唑仑安全有效剂量为1~10μg/(kg·min)。在治疗剂量下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持续静脉泵人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吗啡-咪达唑仑与普鲁泊福、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93例需要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3组:普鲁泊福组:首剂1 mg/kg,维持剂量1 mg/(kg·h).吗啡-咪达唑仑组:吗啡首剂0.05 mg/kg,维持剂量0.05 ms/(kg·h);咪达唑仑首剂0.15 mg/kg,维持剂量0.05 mg/(kg·h).咪达唑仑组:首剂0.15 mg/kg,维持剂量0.05 mg/(kg·h).根据Ramsay镇静评分逐渐增加镇静药物剂量.记录镇静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镇静费用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咪达唑仑组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为(6.0±2.4)h,长于普鲁泊福组的(4.6±1.7)h(P<0.01).吗啡-咪达唑仑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5.6±2.7)h与普鲁泊福组(4.6±1.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咪达唑仑组镇静费用(101.7±20.4)元低于咪达唑仑组(127.7±21.3)元(P<0.05)及普鲁泊福组(199.7±65.9)元(P<0.01),咪达唑仑组及吗啡-咪达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普鲁泊福组[分别为3.2%(1/31)、9.7%(3/31)、35.4%(11/31),P<0.05,P<0.01].结论 吗啡-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较普鲁泊福及咪达唑仑更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麻)复合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6例采用腰麻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58例。咪达唑仑组采用10 mg咪达唑仑稀释至50 mL(0.2 mg/mL)按1.0 mL/(kg·h)负荷剂量静脉泵注10 min;右美托咪定组采用200μg右美托咪定稀释至50 mL(4μg/mL)按1.0 mL/(kg·h)负荷剂量静脉泵注10 min。麻醉开始前(T0)、腰麻后5 min(T5)、腰麻后10 min(T10,即开始给予咪达唑仑或右美托咪定时)及腰麻后40 min内每5 min(T15~T40)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双频脑电指数(BIS)。术后收集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咪达唑仑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阿托品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而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T15~T40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和咪达唑仑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镇静的62例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38例和DEX组24例.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负荷量,注药时间为30~60 s,再以0.05~0.15 mg/(kg·h)持续静脉泵入;DEX组在超过10 min内,给予负荷量1.0μg/kg,之后注射泵0.2~0.7.μg/(kg·h)持续静脉泵入.以Ramsay分级,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Ⅲ~Ⅳ级,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镇静前、镇静后10 min、30 min、2h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2种药物镇静后呼吸频率、心率较镇静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较镇静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镇静前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咪达唑仑组镇静前血压为(83.11±12.95) mm Hg(1mm Hg=0.133 kPa),镇静后10min为(74.13±12.50) 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后30 min、2h血压分别为(80.53 +12.93) mm Hg、(82.47±12.15) 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X和咪达唑仑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影响相当,DEX对循环的影响较咪达唑仑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对术中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手术发生重度寒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Ⅱ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观察患者寒战转归情况及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注药后药物的起效速度及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SpO2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SpO2在用药后降低,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均可用于治疗术中寒战,在对呼吸影响方面,咪达唑仑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10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24 h<机械通气时间<72 h)同时需要镇静镇痛治疗的患者8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39例)和右美托咪定组(41例).两组均静脉持续泵入芬太尼0.7~1.5μg·kg-1·h-1镇痛治疗,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OPT)评分0~3分,每小时进行1次疼痛评分,当COPT评分> 4分时追加芬太尼用量0.5μg/kg.达到镇痛目标后给予镇静治疗,其中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2 min静脉推注0.05 mg/kg负荷量,之后静脉泵入0.03~0.30 mg·kg-1·h-1;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0 min缓慢静脉泵入0.5~1.0μg/kg负荷量,之后持续泵入0.2~0.7μg·kg-1·h-1;每小时进行1次镇静评分,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0分时增加镇静药物用量,RASS<-2分时减少或停用镇静药物用量.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率、血压、镇静镇痛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镇静药物总费用、使用芬太尼总费用、入住ICU总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总量(mg/kg:0.03±0.01比3.35±1.39)、每小时镇静镇痛药物使用量(μg·kg-1·h-1:0.66±0.13比59.78±19.44)、芬太尼用量(μg·kg-1·h-1:0.40±0.21比0.57±0.26)、每小时使用芬太尼总费用(元:1.41±0.86比2.00±0.84)、每小时ICU总治疗费(元:264.42±99.55比297.80±138.70)均较咪达唑仑组明显减少(均P<0.05);每小时使用镇静药物总费用较咪达唑仑组明显增加(元:8.97±5.05比7.78±4.22);机械通气时间〔h:43.58(39.83,53.58)比58.58(46.17, 65.50)〕、拔管时间〔h:1.00(1.67,0.58)比3.67(2.00,5.50)〕、入住ICU时间〔h:57.25(47.33,67.37)比75.58 (64.67,90.83)〕 均较咪达唑仑组缩短(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增高〔低血压:29.27%(12/41)比7.69%(3/39)、心动过缓:24.39%(10/41)比5.13%(2/39),均P<0.05〕;谵妄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降低〔2.43%(1/41)比15.38%(6/39),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降低ICU的治疗费用,是较为理想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本组所有病儿均在使用安定、鲁米那无效后改用咪达唑仑。建立咪达唑仑专用静脉通道,首次按0.1—0.3mg/kg剂量静脉推注,随之以1μ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如发作不缓解,每15分钟以1μg·kg^-1·min^-1幅度加量,直到缓解为止。对患儿的发病年龄、抽搐控制情况、控制抽搐的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用药后病儿恢复清醒状态时间和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本组发病年龄跨度为0.02~14岁,平均年龄为4.55岁,1-3岁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的48.0%);控制发作的药物有效范围是1~6μg·kg^-1·min^-1,平均为2.69μg·kg^-1·min^-1;控制抽搐时间最短15min以内,最长90min,平均时间为40.34min;癫痫控制,停止药物输注,病人完全恢复神志的时间最短2h,最长6.5h,平均3.6h;1例出现瞳孔轻微缩小,其余病例均未发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的变化,更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起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应首选用于治疗难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咪达唑仑镇静控制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5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咪达唑仑组给予3~5mg静脉推注后,再给予0.03~0.2mg/(kg.h)持续泵入,维持患者达到Ramsay镇静分级3~5级,连续应用24~48小时,其余处理同对照组。结果术后咪达唑仑组再出血患者37例,死亡12例,对照组再出血54例,死亡19例,咪达唑仑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以减轻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血压波动,在控制再出血方面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27例,低剂量组28例,高剂量组29例。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术中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4~12 mg/(kg·h)静脉泵注,低剂量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 mg/(kg·h)复合丙泊酚2.5~5 mg/(kg·h)静脉泵注,高剂量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h)复合丙泊酚2.5~5 mg/(kg·h)静脉泵注。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谵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拔管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Ri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及术前、术后24 h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谷草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外科重症患者的镇静、镇痛作用.方法:将本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需要镇静、镇痛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右美托咪啶组(58例)和咪达唑仑组(62例).右美托咪啶组经静脉泵人负荷剂量1 μg·kg-1、10 min,继以0.2~0.7μg·kg-1·h-1维持;咪达唑仑组给予负荷剂量0.06 mg·kg-1,再以0.04~0.20 mg·kg-1·h-1维持.结果:右美托咪啶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低于咪达唑仑组[(2.38±0.48)分&(6.07±0.79)分,P<0.01];唤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0.17±0.03)h&(1.63±0.56)h,P<0.01].右美托咪啶组出现血压下降3例,自主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咪达唑仑组出现血压下降10例,出现自主呼吸频率下降3例(P<0.05).右美托咪啶组中有6例产生顺行性遗忘,咪达唑仑组所有患者均产生顺行性遗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是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较为理想的镇静、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确诊为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观察;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癫痫样发作控制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样发作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癫痫样发作控制时间,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持续性静脉泵入,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加护理干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髋关节骨折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静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择期行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2例。2组患者术前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静脉泵注0.05 mg/kg咪达唑仑镇静,后续以0.05 mg/(kg·h)的剂量不间断地泵注到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75;观察组静脉注射0.3 mg/kg瑞马唑仑,并以5μg/(kg·min)的剂量不间断地泵注至BIS降至75。比较2组患者在阻滞平面稳定后(T0)、BIS下降到<75(T1)、手术开始30 min(T2)、停药时(T3)、停药后BIS上升到>90时(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BIS。比较2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T2时SpO2、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2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泮组与咪达唑仑组,每组14例。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地西泮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控制时间为(140.65±20.64)s,短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地西泮组(2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AECOPD需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机械通气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缓慢静脉注射10 min后以0.2~0.6μg/(kg·h)静脉泵注维持;对照组机械通气前给予咪达唑仑负荷剂量0.06 mg/kg缓慢静脉注射10 min后以0.04~0.20mg/(kg·h)静脉泵注维持。记录2组镇静开始、镇静2h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统计2组镇静治疗过程中芬太尼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2组机械通气镇静治疗过程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镇静治疗2h,观察组、对照组心率[(85.8±15.7)、(94.7±13.0)次/min]、呼吸频率[(26.9±4.7)、(21.6±2.9)次/min]、气道峰压[(2.362±0.627)、(2.617±0.578)kPa]均较治疗前[(119.1±15.6)、(126.8±13.3)次/min,(37.6±3.6)、(35.8±4.9)次/min,(3.107±0.843)、(3.067±0.725)kPa]明显下降(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4.7±5.3)%、(93.2±8.2)%]均较治疗前[(66.0±14.1)%、(71.4±12.2)%]增高(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芬太尼用量[(0.29±0.13)μg/(kg·h)]较对照组[(0.40±0.12)μg/(kg·h)]少,停药后清醒时间[(42.2±6.6)min]、机械通气时间[(5.12±1.28)d]、ICU住院时间[(7.05±1.38)d]较对照组[(80.1±11.2)min、(6.18±1.56)d、(8.01±1.56)d]短(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心动过缓发生率(33.33%)、心动过速发生率(12.50%)、低血压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25.00%,16.67%,2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用于AECOPD需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与咪达唑仑比较,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芬太尼用量,易唤醒,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且无呼吸抑制,是较理想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19.
右美托咪啶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对重症患者的镇静、镇痛作用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需要镇静、镇痛的73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5例)和咪达唑仑组(38例).右美托咪啶组经静脉泵入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啶1μg/kg、10 min,继以0.2~0.7μg·kg-1·h-1维持;咪达唑仑组给予负荷剂量咪达唑仑0.06 mg/kg,再以0.04~0.20 mg·kg-1·h-1维持.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机械通气时间、顺行性遗忘情况、唤醒时间、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等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调整药物剂量使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均在2~4分时,右美托咪啶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低于咪达唑仑组[(2.38±0.48)分比(6.07±0.79)分,P<0.01];唤醒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0.17±0.03)h比(1.63±0.56)h,P<0.01].右美托咪啶组有2例出现血压下降,自主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咪达唑仑组有7例出现血压下降,2例出现自主呼吸频率下降(P<0.05).右美托咪啶组中有4例产生顺行性遗忘;咪达唑仑组所有患者均产生顺行性遗忘(P<0.05).右美托咪啶组和咪达唑仑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6±1.68)h比(5.21±1.56)h,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作为ICU镇静、镇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不同给药方式与右美托咪定在儿童术后镇静及镇痛的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2在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手术,需术后常规接受镇静治疗的1~3岁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0.2 mg/kg),咪达唑仑直肠给药组(0.2 mg/kg),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组(0.05 mg/kg),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组(1.0μg/kg)各30例。比较各组给药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2小时、6小时的镇静和镇痛深度。结果用药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2小时,各组CHEOPS疼痛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6小时,咪达唑仑静脉给药组镇静效果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用药后各时点,各组间Brussel镇静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需要镇静和镇痛的儿童,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均是有效、安全的药物。如果需要短时间镇静镇痛,建议咪达唑仑直肠给药,尽量不采取静脉用药途径。如果需要长时间维持用药,建议使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