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9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9例为治疗组,应用全自动换血术治疗;对照组为2005年7月以前应用旧法换血的患儿30例,观察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变化及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种方法血清总胆红素值较换血前均明显下降,全自动换血术后感染、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方法,全自动换血术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常规,血生化、血糖的变化.结果 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18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4.7%.结论 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抢救新生儿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简单.换血前得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对1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生化、血糖、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前后血生化、血糖、凝血功能指标稳定.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是抢救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血源选择与患儿同型血;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结果:血清胆红素在换血后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2.7 %,换血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近期无并发症,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临床应用及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24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4.7%.结论 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是抢救新生儿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改良换血术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符合换血指征的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手动控制密闭动脉抽血,静脉微量泵输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改良换血术进行治疗。检测换血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血糖、血常规、呼吸、心跳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7例换血术中无堵管现象,换血前后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下降明显,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糖升高,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跳、血红蛋白比较,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胆红素换出率高,对患儿内环境无影响,并发症少,安全,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8.
吕瑗玲 《西部医学》2011,23(5):842-844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前后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液酸碱度及肝功能等检查。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平均下降56.35%,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57.46%,血气?血糖比较平稳。血常规?电解质有一定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入住我科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双管同步换血术并观察换血前后胆红素变化。结果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换出率为58.75%。结论换血术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胆红素水平越高、胎龄越小、体重越小越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脑病,对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可考虑尽早实行换血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0例,采用改良换血术治疗:微量注射泵输血,手动控制密闭动脉抽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观察患儿换血前、中、后血总胆红素值、血糖、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换血后患儿血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前后体温、心率、血压、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堵管2例,无心力衰竭、失血性休克、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长靖  覃靖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9-120
目的探讨应用成分血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成分血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25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术前和术后进行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等的监测。结果换血术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25%(P〈0.01),未结合胆红素下降51.21%(P〈0.01),结合胆红素下降34.82%(P〈0.01),换出的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最高下降63.25%;换血后血红蛋白变化不大(P〉0.05),白细胞下降(P〈0.01),血小板下降(P〈0.01)。结论采用成分血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满意,操作简便易学,值得广泛推广,尤其在基层二级医院推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采用换血方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应用三种不同血球血浆比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3例,根据不同血球血浆比例随机分为A、B、C组,均给予换血方法治疗,A组采用新鲜全血,B组采用血球血浆1∶1成分血;C组采用血球血浆2.5∶1成分血,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WBC,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Hb及HC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球血浆1∶1,2.5∶1成分血和全血均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但2.5∶1成分血换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高于1∶1成分血治疗患儿,且更接近全血,更适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历资料,观察换血后血常规、生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降低(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7%。换血后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1),换血前后血总胆汁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检测下 ,行外周动脉抽血 ,静脉输血 ,记录换血出入量 ,换血前后作胆红素、血常规、生化、血气和血培养等检查。结果 换血时间 2 .4~ 3 .8h。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和 0 .0 1 )。血红蛋白和血糖明显增高 (p <0 .0 5)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外周同步换血疗法简便易行、副作用少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对 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血源选择与患儿同型血 ;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血清胆红素在换血后明显下降 ,总胆红素换出率为 4 2 .7% ,换血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 ,近期无并发症 ,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1球浆比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常规影响规律。方法回顾2005-01~2009-04我科因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不同球浆比换血治疗的新生儿76例,观察组44例用2:1球浆比换血,对照组32例采用1:1球浆比换血;检测换血前后胆红素(Bil)、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换血后RBC、Hb均升高,对照组换血后RBC、Hb下降,两组WBC、PLT明显下降。结论2:1球浆比换血治疗重症胆红素血症可明显降低血胆红素水平及纠正贫血;但换血后易出现一过性WBC和PLT降低;提示换血后应预防感染、出血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出现严重换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郑爱华  王丹 《安徽医学》2015,36(5):587-589
目的 观察换血疗法的疗效及对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患者换血前后血常规、生化及血凝的变化进行比较,评价换血疗法的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结果 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电解质、血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换血疗法能快速降低NHB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但对内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术后应密切观察内环境变化,以便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12例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穿刺,形成输入及排出回路,并检测患儿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并形成分析比较。结果 12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血糖升高(P〈0.01),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P〈0.01),钾+下降(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钠、氯、钙、尿素氮、肌酐在换血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法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疗效显著,但对内环境有一定影响,需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和血生化的改变,注意术后感染和出血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所有患儿均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换血治疗成功,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238±42)μmol/L、间接胆红素(215±32)μmol/L及直接胆红素(18±10)μmol/L水平均显效低于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517±39)μmol/L、间接胆红素(477±51)μmol/L及直接胆红素(39±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