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的应用价值以及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针对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46名护士实施层级管理方案,即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顺序.观察实施层级管理前与实施后的效果,比较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通过x2检验后发现,急诊科在实施层级管理后明显比实施前的效果更加明显,其护理措施良好率、基础措施落实良好率、护理差错率均得到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性提高,实施层级管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方案不但可以改善急诊护理的管理效果,也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针对急诊护理人员也可以有效地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护理人员遂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使护理工作合理分配,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责任困扰,因此层级管理的实施对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苑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05-106
目的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内科护理人员按照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三个层次组成护理小组,规定不同工作职责并进行业务培训。比较分层级管理前、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后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及总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5、4.07、4.76、4.39、3.99、5.02,P均〈0.05)。结论实施层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5名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25名护理人员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调查研究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工作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18.0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与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层级护理在消化内科病区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分别通过层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消化科病区患者实行管理,层级护理需对其整体加以护理,尽可能发挥护理人员最大的作用.结果 层级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的病区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服务的质量,并且可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P<0.05);层及护理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结论 层级护理应用于消化科病区实行管理,效果较佳,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障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质量,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护理中层级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2名护理人员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6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实验组:进行护理层级管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的差异和患者、护理实习生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实习生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层医院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有利于医护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且可以改善患者、护理实习生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11月体检中心护理人员8名,实行层级管理,对比实行前后护士考核成绩、体检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管理质量.结果:实行层级管理后,体检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层级管理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实行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与责任包干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以下简称:层级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前采取小组责任制,实施后采取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层级管理与责任护士分管患者全面实施责任包干护理相结合的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层级责任制护理后与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P<0.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密切医护关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2年9月~2013年3月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医院ICU科室,并结合护士的能力进行层级设置及制度培训和管理,并对进行层级护理模式下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护士综合能力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管理模式下综合护理能力、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ICU,有助于提高ICU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值得广泛运用于ICU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淑英 《吉林医学》2013,34(15):3064
目的:研究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护理人员实施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将护理人员进行分层使用与管理,并通过对科护士长、护理部进行考核,对比考核结果。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有显著的提高,和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层级管理可有效的改善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利于将整体护理工作持久深入的开展,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就诊的患者569例,分为护理标识管理前组及护理标识管理后组,评估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前患者满意度为75.00%,管理后为94.8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57%,管理后为2.1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能显著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肇春蓉 《中外医疗》2016,(17):170-172
目的:探究医疗护理责任制在护理质量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间在职的36名医护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组不进行医疗护理责任制,只进行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进行医疗护理责任制,并进行常规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查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的交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满意率76.67%不及观察组96.67%,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护理责任制在护理质量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文英 《中外医疗》2013,32(6):19-20
医疗卫生行业较高的专业性,广大群众缺乏医疗行业的深入了解以及相关医学知识的欠缺,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急诊室作为医院的最前线,急诊病人需求急切、病情变化较快、人员的流动性大,医护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时间短暂诸多现实问题,使急诊室成为了危机事件的高发区、医患纠纷的多发地带,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泽华 《中华医护杂志》2007,4(2):153-153,152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它应具备现场急救的能力,必须配备的设备并能安全地将病员转送到恰当的医院进行治疗。随着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急诊医学中的院前急救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我院于1997年4月正式开通“120”急救电话并成立绿色通道,专门负责我市院前急救的任务。随着社会各界人群急救意识的增强和急救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我院从1997年的180例次猛增至2005年的6976例次,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杨志宏  姚美玉 《中外医疗》2014,(17):167-168
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6月-2012年7月在护理质量控制中实施可追溯管理方法作为观察组,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该科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和服务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和急救物品管理的护理质量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为0.009%,观察组护士主动上报杜绝不良事件率为0.03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9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追溯管理可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谷蓉芳 《中外医疗》2013,(18):163-164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介入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外周介入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率,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率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护理管理中加入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产生风险的几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对一些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品质管理圈(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了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笔者对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N-Y--作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急诊科病区内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可促进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与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疾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绝对卧床、止痛、控制血压、心理监护、吸氧等护理与治疗。结果 10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出院,死亡2例。结论 早期诊断,安全转运,注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及时缓解疼痛,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均能有效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