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104例输液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52例。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详细观察记录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5%,对照组为69.2%。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不同静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采集血液标本与手背静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两种方法成功 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78例需采血化验并同时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新生儿按方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采用 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留置套管术,采取血标本后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41例采用7号肌肉注射针头 进行手背静脉穿刺直接采集血液标本,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 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x2=0.726,P>0.05)。结论 新生儿,如只作一般生化检查, 不进行静脉输液者,则应选择手背静脉穿刺采血;如需生化检查的同时又要进行静脉输液的,选择静脉穿刺留置套 管术采集血标本,既可采集血液标本,又能进行静脉补液,是高危新生儿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入院时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分别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方便的优点,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封丹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91-92
目的:探讨改良式止血带松解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后按常规方法松解止血带,实验组于穿刺成功后按改良方法松解止血带,观察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皮下血肿及液体外渗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皮下血肿发生率、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止血带松解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皮下血肿和液体外渗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置管输液.结果 比较2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渗出发生率(P<0.05).结论 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置管输液.结果 比较2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渗出发生率(P<0.05).结论 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需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的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穿刺置管输液.结果 比较2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渗出发生率(P<0.05).结论 留置针逆向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封管期间或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即在封管期间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为A组,在输液过程中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为B组,并同时用负压采血管在A、B两组患者对侧肢体采集血标本做自身对照,对比检测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应用静脉留置针封管期间或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标本与其自身对照组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作为采血路径,可在封管期间或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标本,以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的痛苦,但要注意方法必须正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腋静脉穿刺术在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置管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将186例行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颈静脉、四肢静脉等留置针置管输液,比较2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以及置管后局部外渗、导管脱出和套管堵塞等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局部外渗、导管脱出和套管堵塞、静脉炎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腋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简单、安全、易操作的静脉留置方法,是早产儿留置针穿刺的最佳位置,可在早产儿输液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直接滴入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将住院患儿200例,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实验组应用24G型留置针穿刺浅静脉直接滴入采血法(以下简称滴入采血法),对照组应用股静脉采血法,比较一次性成功率、溶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结果 滴入采血法一次成功率高,溶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采血后可接上输液。结论 滴入采血法较股静脉采血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压穿刺置管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拟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正压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患儿应用正压穿刺法,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颞浅静脉穿刺输液的最佳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输液质量。方法将10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实验组采用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4.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并进行比较。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2.8%,对照组为8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组采用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明显提高了小儿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入院的435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实验组23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技术,并对2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能为患儿建立有效通畅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再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发生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留置针导管的脱落,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疼痛,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使用,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930例,分成观察组(470例,静脉留置针)和对照组(460例,一般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穿刺方法 、采集血标本、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诊抢救中留置针建立的静脉通道,能保证及时给药,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能同时采集血标本,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大隐静脉输液用小夹板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5例次输液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先穿刺后固定。结果2组进行对照,实验组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输液用先固定再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协助诊治,短时间内完成静脉穿刺采血,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对其邻近器官的损伤。方法 选择220例29天~3岁的患儿,做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110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照组110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一次性采血针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02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8例,一次性注射器组一次性穿刺成功86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24例。结论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静脉留置针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弹力网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后再用弹力网绷带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网绷带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既减轻患儿的疼痛,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9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76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病人的输液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