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行峡部断端间植骨内固定.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9.08±2.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05±1.73)分.CT显示所有患者术峡部裂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年轻且无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突出的峡部裂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行峡部断端间植骨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平均为(19.08±2.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05±1.73)分。所有患者术后峡部裂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年轻且无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突出的峡部裂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钉棒系统加单侧Cage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加单侧Cage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49例,按Heyevding分类[1],38例为Ⅰ°滑脱,11例为Ⅱ°滑脱。结果:49例患者经8个月~6年(平均17个月)随访,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88%,良8%,可4%;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78%,B级14%,C级8%。结论:钉棒系统加单侧Cage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固定可靠,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的15例患者,行脊柱后路滑脱椎体复位、椎板切开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5例滑脱椎体获得良好复位,术后13例患者得到6~25个月随访,全部患者腰背疼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改善,无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结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病例少见,临床上易遗漏下位峡部裂的诊断及治疗,手术治疗需同时固定融合下位峡部断裂的椎体,防止术后再次滑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36例,实施改良Jaslow技术联合360°椎体间融合术,以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DI功能障碍指数、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Henderso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腰骶角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36例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腰骶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结果:LenkeA级及30节段,B级6节段;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26例,良7例,可3例。结论: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360°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腰椎结核患者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康复指导.结果: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融合率由前期的33.4%提升到58.8%(P<0.05).均在术后20周内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2周~2年,未出现脊髓损伤及腰椎结核复发.结论:开展积极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腰椎结核行植骨融合术后椎体融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9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收治的98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9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以上,均达到植骨融合.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疗效满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颗粒骨打压植骨进行椎间融合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颗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31例获得随访,其中29例患者术前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缓解,双下肢麻木疼痛感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于椎弓根钉+颗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帮助降低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张辉  靳安民  姚伟涛  闵少雄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92-8092,i005
目的 评价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MAIF)对腰椎峡部裂患者脊柱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峡部原位植骨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术治疗15例创伤性腰椎峡部裂患者,术后软腰围固定3个月,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疗效评定采用Henderson标准。结果15例患者中,14例患者术后腰椎运动恢复满意,1例患者术后腰椎后伸10。时疼痛致后伸受限,其他方向活动正常。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3%(14/15),随访中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MAIF治疗腰椎峡部简便易行、固定可靠,有利于腰椎稳定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RFⅡ)内固定加后路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峡部裂腰椎滑脱行RFⅡ复位内固定后行椎管、神经根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其中7例加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1月至3年,平均17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价,优良率88.4%。结论RFⅡ内固定、后路减压、行椎体间植骨或加横突间植骨治疗峡部裂腰椎滑脱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张曼丽  王艳群  高杨 《全科护理》2010,8(6):503-504
[目的]介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完成腰椎峡部不连16例。[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26个月病人腰部活动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X线示峡部裂消失,植骨融合满意。[结论]要确保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成功,除了常规方法外,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完成腰椎峡部不连16例。[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26个月病人腰部活动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X线示峡部裂消失,植骨融合满意。[结论]要确保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成功,除了常规方法外,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RF椎弓根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RF椎弓根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共45例。其中退行性滑脱31例,椎弓根峡部不连滑脱14例;Ⅱ度滑脱34例,Ⅲ度滑脱11例。结果:经3个月~6年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未发现断钉,椎体间融合好。结论:RF椎弓根钉系统加椎体间植骨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Wiltse入路峡部植骨跨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腰椎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拟行峡部植骨跨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入路,而试验组患者实施经Wiltse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经Wiltse入路峡部植骨跨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轻术后7 d的疼痛与功能障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改良椎管成形联合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一期后路改良椎管成形加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术,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37例患者均未出现重大并发症;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15.1±2.3)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效果优64%,良23%,有效13%,平均改善率为79%。结论:在一期后路改良椎管成形联合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术前后采取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地保证手术疗效,防止重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腰椎结核患者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康复指导。结果: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融合率由前期的33.4%提升到58.8%(P〈0.05)。均在术后20周内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2周一2年,未出现脊髓损伤及腰椎结核复发。结论:开展积极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腰椎结核行植骨融合术后椎体融合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寰椎和枢椎峡部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8例上颈椎损伤致上颈椎不稳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椎侧块和枢椎峡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使寰枢椎得到稳定,在寰枢椎后弓间植骨融合。结果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神经症状者等到改善,所有患者后伸活动无障碍,左右旋转功能略受限,X线示螺钉位置良好,无钉棒断裂、螺钉松动、脱落等现象,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利用寰椎侧块螺钉和峡部螺钉通过钉棒连接既可获得上颈椎的稳定,又保留了枕颈间良好的运动功能,适用于上颈椎损伤稳定性重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丁德富  冯步龙 《临床医学》1999,19(12):20-21
作者根据腰椎峡部的生物力学特点,自1995年使用峡部清理、植骨、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腰椎峡部裂伴滑脱1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30~46岁。平均年龄37.6岁。均为体力劳动者,病程经过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腰痛剧烈,影响生活,L_5~S_1,峡部裂14例,L_4~L_5峡部裂2例,Ⅰ度滑脱6例,Ⅱ度滑脱10例。有神经根压迫症状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护理.[方法]对30例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3.6个月,2例病人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症状,最终缓解.30例经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远期并发症,均获得满意护理效果.[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有其特殊性,重点在于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指导与协助病人早期康复训练,并可早期离床活动,对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圈手术期综合救治对颈椎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5例颈椎创伤致骨折脱位失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救治并实施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3~30个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受损脊髓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骨折脱位复位良好,相应颈椎椎体节段稳定,序列良好;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断裂,固定位置好;无植骨块移位,植骨节段有不同程度骨融合.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救治对实施颈椎后路手术、恢复颈髓神经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