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便秘与肛管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的异常有关。直肠肛管测压可以通过检测直肠肛管的各种指标客观地评价直肠肛管的功能,从而探究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并为该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直肠肛管测压仪器的改进,使其检测准确度得到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随之增加。本文就直肠肛管测压在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直肠肛管测压的认识,从而推动该检测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症状的功能型便秘患者肛门直肠测压的特点,指导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胃肠动力室85例功能性便秘排便障碍型患者,分别用三维高分辨直肠测压技术进行测量,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不同症状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变化的特点.结果 三维高分辨肛...  相似文献   

3.
黄艳  陈咏梅  刘争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17-1718
目的总结水合氯醛在婴幼儿直肠肛管测压检查过程中使用的经验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行直肠肛管测压检查的145例婴幼儿,在检查过程中口服水合氯醛后出现的反应及护理方法。结果145例婴幼儿采用10%水合氯醛0.75ml/kg口服后,10~20min熟睡。在直肠肛管测压过程中,有3例患儿出现面部皮疹,8例体重较重患儿测压时过早苏醒,4例患儿发生呕吐,另有5例患儿发生呛咳,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婴幼儿直肠肛管测压过程中,正确应用水合氯醛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直肠肛管测压安全和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FC)症状与基于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HR-ARM)诊断的肛门直肠动力、感觉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HR-ARM的FC患者资料,检查前记录便秘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填写症状评分系统(CSS)总分,分析症状与HR-ARM参数和HR-ARM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排便费力患者较无排便费力患者肛管残余压高(t=2.359,P=0.021),肛管松弛率低(t=-2.996,P=0.004),直肠推进压高(t=3.099,P=0.003)。粪便干硬患者的直肠推进压低于粪便柔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0,P=0.017)。需要辅助排便的患者较无需辅助排便的患者肛管残余压高(t=2.249,P=0.027),急迫便意阈值低(U=451.000,P=0.013)。腹胀患者初始感觉阈值低于无腹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2.500,P=0.016)。HR-ARM结果显示,与无排便费力的患者比较,排便费力患者不协调性排便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P=0.030)。CS...  相似文献   

5.
小儿直肠肛管测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柏平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29-1130
直肠肛管测压是通过气囊法或灌注法来了解肛门直肠动态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查直肠感觉功能、直肠顺应性和肛门内外括约肌压力、直肠肛管松弛反射、肛管高压区压力及长度等 ,提供反映直肠和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的客观指标 ,为判定便秘程度和类型提供可靠依据。目前 ,据国内外报道对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的阳性率已达到 90 %以上[1] ,已经成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特异性诊断方法。 2 0 0 2年我院对 2 0 0例便秘患儿进行了肛门直肠测压 ,现将具体检测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参数的改变,探索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肛管直肠测压及肌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肛管直肠测压显示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容量感觉阈值、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有所下降(P〈0.05),而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虽有增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电图显示盆底肌和腹肌的矛盾运动消失。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存在肛直肠动力异常,有盆底肌和腹肌的矛盾运动,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肛直肠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慢通过型便秘患者直肠肛管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功能性慢通过型便秘患者直肠肛管动力的改变与大便结肠通过缓慢的因果关系。方法 对 32例功能性慢通过型便秘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肛门内、外括约肌静息压降低 (P <0 .0 5 ) ;直肠感知阈值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扩张最小充气量升高 (P <0 .0 5 )。结论 肛管直肠动力的变化是长期的通过缓慢性便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是通过生理学检查评估肛门括约肌功能,可以明确反映肛门直肠部的动力学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量化的指标,是一种安全、简便、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查技术[1-2]。本院从90年代开展此项技术,目前已开展4 000多例。本文对2009年1月~2009年12  相似文献   

9.
肛管直肠测压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勇  张锦坤 《内镜》1993,10(2):70-7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病人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行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的功能性便秘病人100例,根据测压结果进行综合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取症状积分法和复查肛管直肠测压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差异,分析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病人的影响。[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100例功能性便秘病人临床症状好转总有效率为69%,异常的肛肠测压参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病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长期便秘可引起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结肠黑便病和泻剂结肠等,同时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因之一。严重便秘患者还可伴有失眠、烦躁、抑郁、易怒、强迫观念及行为异常等心理障碍[1]。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及生物反馈治疗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29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及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每次20 min,每周3次,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分析29例治疗前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特点,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29例患者中排便不协调者26例(89.7%)、排便推进力不足者3例(10.3%)。括约肌静息压松弛率小于20%为20例(69.0%)。排便反射感知阈值增加24例(82.8%)。经治疗后临床痊愈2例(6.9%),显效7例(24.1%),有效14例(48.3%),无效6例(20.7%),总有效率为79.3%。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多存在盆底肌不协调收缩,排便反射感知阈值增加,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便秘与生物反馈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的肛管动力学特点及其生物反馈治疗的意义。方法  36例患者生物反馈治疗 1个月 ,治疗前后进行排便情况、肛管测压、2 4小时GITT以及直肠和盆底肌电描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的 (0 .8± 0 .3)次 /周增加到 (4 .1± 1.1)次 /周 ;2 4小时GITT由治疗前的平均 19.4 %增至 6 2 .1% ;功能性出口梗阻及混合型便秘患者经治疗后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消失 ;便秘组直肠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量、肛管 直肠抑制反射阈值有所下降。结论 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均存在肛管 直肠动力异常 ,并有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 ,治疗后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改善 ,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消失 ,每周排便次数增加 ,便秘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气囊测压肛管的研制及在大便失禁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新方法.方法研制气囊测压肛管,对24例大便失禁病人采用气囊测压肛管持续引流.结果24例病人无1例发生肛周潮红、溃烂,5例病人院外带入褥疮痊愈;护理时间由每天2~3 h降至0.5 h;护垫使用由每天13张降至2~3张;观察期内直肠黏膜无出血.结论气囊测压肛管持续引流能防止大便失禁病人并发症发生、同时具有节省护理用物、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减少病人痛苦、节省病人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联合耳穴压豆干预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应用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排便指标评分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AC-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在干预14d后的PAC-SYM评分均降低,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均提高,排便指标各项内容评分均降低,PAC-QOL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中医封包综合治疗仪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便秘症状和排便指标、提升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0):1756-1757
目的探讨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新方法.方法研制气囊测压肛管,对24例大便失禁病人采用气囊测压肛管持续引流.结果24例病人无1例发生肛周潮红、溃烂,5例病人院外带入褥疮痊愈;护理时间由每天2~3 h降至0.5 h;护垫使用由每天13张降至2~3张;观察期内直肠黏膜无出血.结论气囊测压肛管持续引流能防止大便失禁病人并发症发生、同时具有节省护理用物、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减少病人痛苦、节省病人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可出现自主神经病变[1]。大肠功能异常或结肠无力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便秘。目前依帕司他(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村等人报道了依帕司他成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动力的病例[2],但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2年1月31日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干预组采用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排便评分情况、临床疗效及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情况。结果:干预组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评分、排便时间评分、排便频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显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肛管静息压、最大肛管静息压、力排松弛率、直肠最大排出量、直肠排出最大增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P<0.01),力排残余压、首次感觉量、首次便意量、强烈便意量、最大耐受容量阈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线治疗措施,灌肠排出宿便后再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3D-endoanal ultrasound)方法对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图像分析,以期提高对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B—K2050)检查对6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图像采集。结果直肠前突32例,直肠黏膜内套叠46例,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13例,肠疝23例,其中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28例,合并肠疝11例;耻骨直肠肌肥厚痉挛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7例;直肠黏膜内套叠合并肠疝19例。结论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方法对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抗抑郁护理在功能性便秘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9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均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小剂量帕罗西汀;B组患者行抗抑郁护理;C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后1,2周对各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患者入院时平均SDS、SAS评分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0.280,1.286;P>0.05,LSD法两两比较分析均P>0.05)。入院1周A、B组SDS、SAS评分略低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927,1.286;P>0.05,且LSD法两两比较分析均P>0.05);入院2周A、B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6.337,17.733,P<0.05,LSD法分析A、C组,B、C组间比较P<0.05)。析因实验方差分析SDS、SAS改变与不同抗抑郁干预方式-时间因素均存在差异( F分别为66.744,12.806;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同时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P<0.01)。结论抗抑郁护理能明显缓解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临床症状评分,并可有效避免抗抑郁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