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药的色泽与品质关系密切,历代本草有对颜色质量评价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表明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对古本草、现代文献、《中国药典》等进行查阅整理,将中药颜色与质量的关系从中药颜色的药性、临床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相关性,颜色影响因素,辨色论质的历史渊源、研究进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达到利用现代化方法更全面地认识中药色与...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药典》2005版记载为标准,结合《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从药物功效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方面对当归属药物进行文献研究;依据临床应用特点,分类讨论当归属内药物的止痛作用及其机制,并从药物亲缘学角度阐明其止痛作用的异同,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寻找新的药用资源和成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石斛类药材品种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石斛类药材品种的源流和现状。石斛类药材品种十分复杂,已由一种中药单一基源发展到有众多植物基源,涉及的种类达三四十种。经众多学者考证历代本草中石斛的相关记载,以及近30年的研究整理,石斛品种基本厘清,其成果体现在历版《中国药典》之中。作者认为,2005版《中国药典》新增的"及其近似种"值得商榷;由于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功能主治与其他石斛不一致,应将鼓槌石斛从石斛条中分出单列;希望重视霍山石斛的质量标准研究,尽早为《中国药典》收载。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典(2015版)》收录了43个记载为"小毒"的常用中药,其中仙茅、金铁锁及香加皮均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其药性也都为"小毒"。本文综合历代本草文献和现代研究文献资料,从其毒的历史认识过程,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分析,并从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为全面认识这些中药的毒性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典(2015版)》收录了43个记载为"小毒"的常用中药,其中仙茅、金铁锁及香加皮均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其药性也都为"小毒"。本文综合历代本草文献和现代研究文献资料,从其毒的历史认识过程,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分析,并从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毒性反应与药效活性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为全面认识这些中药的毒性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石斛类药材品种的源流和现状。石斛类药材品种十分复杂,已由一种中药单一基源发展到有众多植物基源,涉及的种类达三、四十种。经众多学者考证历代本草中石斛的相关记载,以及近30年的研究整理,其品种基本厘清,其成果体现在历版《中国药典》之中。作者认为,2005版《中国药典》新增的“及其近似种”值得商榷;由于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功能主治与其他石斛似不一致,应将鼓槌石斛从石斛条中分出单列;希望重视霍山石斛的质量标准研究,尽早为《中国药典》收载。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历代本草、古代方剂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有关牛蒡子功用的记载,确认历代本草与古代方剂中牛蒡子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中国药典》记录基本一致,但由本草文献中总结出来的明目、止痛、通利二便、祛风止痒等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牛蒡子复方所治中风、诸痛、风瘙痒、内外障眼、水肿、大便不通等病症,并未被《中国药典》所收录。结合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初步认为平肝息风、明目、止痛、通利二便、祛风止痒是牛蒡子的潜在功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五加皮和刺五加的本草学考证,研究其原植物基原及产地、功效等,为刺五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和分析历代本草到近现代本草著作的记载,对刺五加和五加皮形态、产地、品质和加工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梳理古代文献,推断古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五加皮品种,并不是刺五加植物。刺五加从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作为独立的药物记载。结论本研究为刺五加的应用以及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药典》水蛭动物来源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药典》水蛭动物来源的商榷宋金斌周琴妹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水蛭是一味传统中药,《神农本草经》后的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水蛭的动物来源为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onipp...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水试鉴别法是我国传统经验鉴别内容之一。早在 1千多年以前《名医别录》就有秦皮水试、《图经本草》有秦皮沉香水试的记载〔 1〕, 我国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把水试作为鉴定中药的一种方法予以收载,此后历代本草著作将水试这种方法沿用至今。《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仍将这种方法作为鉴别真伪和优劣的重要内容。中药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理化反应现象),以鉴别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实践证明,一些药材在水中的特殊变化与其所含某种化学成分有关。根据水试的情…  相似文献   

11.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29-3434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嘉辰  李霞  王莹  罗雨家  高伟建  高文远 《中草药》2020,51(10):2593-2602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连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关键点。经过加工炮制以后的中药材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些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正是导致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药质量控制,也一直是社会和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2016年,刘昌孝院士首次提出了"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新概念,引起了中医界的热烈讨论。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与加工炮制相结合,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形成具有体现中药炮制特点的质量控制的新思路,有利于加快中药加工炮制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薛澄  张潇予  李瑞  柴欣  杨静  王跃飞 《中草药》2020,51(22):5864-5867
中药陈化是一种独特的药材处理方法。中药在陈化过程中,受外界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影响导致其理化性质、活性成分、功能效应发生变化,陈化后药性缓和、药效增强、毒性降低,进一步提高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使之更加符合临床用药需求。结合本草文献和现代研究系统总结了中药陈化过程中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功能变化,探讨了中药陈化机制,以期为中药陈用理论和陈用方法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相关文献,筛选含海洋中药方剂,抽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初步分析挖掘含海洋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和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6 715 首含海洋中药的方剂,包含144 014 条数据,涉及海洋中药218 味,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明、清两朝代的海洋中药方剂数最多;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 味,全部由海洋中药组成的方剂占8.065%,其他的都是与陆地中药进行配伍,其中各占一半的达到7.754%,所有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海洋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陆地中药是甘草和当归。结论:含海洋中药方剂数量庞大,配伍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特色,可以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黄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大黄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及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本草所载大黄虽来源较多,但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结合所附药图来看,均为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具体品种因产地不同而异,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品种为主流。古代大黄多以甘肃与四川为道地,与现代商品生产情况基本一致,尤以有锦纹、味苦、色黄者为质优,其炮制方法历史悠久,各医家因需不同对症选用炮制方法,其中以酒制品最为常见,经历代沿用衍变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大黄和熟大黄规格。小承气汤方中“酒洗”之法经历代演变成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大黄炮制规格,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中采用,其余经典名方可根据具体方义进行炮制。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解决中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之一,对促进中药市场的优质优价有着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使用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制定在30年以前,中药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已经与现代市场不符。该文综述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文献,认为与单一或少数化学成分相比,生物活性更能反映商品规格等级的内涵;对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使用对象、涵盖范围、功能定位、与需求多样性的协调、与药典标准的关系、尺度等问题进行了商榷,提出了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应着重解决中药材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反映主要品质差异,中药材商品规格划分权重应视具体品种而定,等级不应只看大小。该文认为部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可以涵盖切片;以三七为例介绍了规格等级标准范例,对中药材生产、管理和中药经济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聂安政  赵雪睿  王雨  凡杭  朱春胜  张冰 《中草药》2019,50(3):767-771
"包煎"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而一些人对需包煎的中药、包煎的原因以及如何包煎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副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尝试剖析中药包煎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包煎提出探索性的思考,为中药包煎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中药性状鉴别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药的整体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是中药经验鉴别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技术难题。现有国家标准及地方药材标准、炮制规范对中药性状的规定内容尚停留在文字描述层面,依靠人的感官判定,操作性亟待改进。据此提出了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供性状鉴别用对照饮片和对照药材的建议,为中药性状鉴别的客观数字化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有助于完善中药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中药标准汤剂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白明  宋亚刚  郭晖  苗明三 《中草药》2018,49(17):3977-3980
中药汤剂具组方及用法、用量可随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的特点,经过几千年的应用,仍为目前中医最常用的剂型。但缺乏对中药"汤剂"的质量品质内涵的研究,有学者提出"标准汤剂"这一概念。中药标准汤剂作为一种标准物质和标准体系,不仅确保临床用药的疗效,还可用于标化衡量临床用药的其他剂型。从影响汤剂"标准"因素综合分析探讨,规范煎煮过程,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疗效的一致性,也为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中药复方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按中药药理学、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的要求,通过"蒿芩清胆汤"的解热、抗菌、抗内毒素、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胆道感染和利尿、对胃肠调节、对湿热模型的影响等药效学及制剂学、质量标准、慢性毒性、对比验证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及有关理论的有益探索,以揭示蒿芩清胆汤的药效原理、创新特点及相关理论、以及在制剂学、质量标准、毒理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治疗外感热病药物的研发、临床的推广运用奠定可靠的、科学的实验研究基础及理论根据,也必定会对某些外感热病的临床治疗产生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