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微  袁琳  顾雪竹  康文艺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240-3242
目的:研究金铁锁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运用多种波谱分析手段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2个β-咔啉类生物碱,经结构鉴定分别为1-乙酰基-3-甲酯基-β-咔啉(1),1-乙酰基-3-甲酯基-4-羟基-β-咔啉(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金铁锁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铁锁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从金铁锁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鉴定了5个化合物.结果:5个化合物分别是16-异皂树酸(16-isoquillaic acid,1)、丝石竹苷元(gypsogenin,2)、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α-spinasterol-3-O-β-D-glucoside,3)、α-菠甾醇(α-spinasterol,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金铁锁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金铁锁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华国  李明  龚小见  周欣  田园 《中草药》2010,41(2):204-206
目的研究金铁锁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尿囊素(1)、D-3-O-甲基肌醇(2)、正十八烷酸(3)、豆甾醇(4)、正二十六烷醇(5)、大豆脑苷Ⅰ(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α-菠甾醇(9)、鸢尾苷(10)、环(丙-丙)(11)。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金铁锁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金铁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N-甲基糖精(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日尔曼醇(4),二十三烷酸(5),二十八烷(6),杜鹃花酸(7),琥珀酸(8),stellarine A(9),齐墩果烷-12-烯-3α,16α-二羟基-23,28-二酸(10).结论:除化合物10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铁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化合物8,9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内生真菌AR-15-1的环二肽类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方法:内生真菌AR-15-1是采用组织学方法分离自恒山黄芪的根部,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内生真菌大量发酵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环二肽成分的分离使用柱色谱法,HPLC法结合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波谱表征分析。结果:从黄芪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AR-15-1被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从AR-15-1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到8个环二肽化合物,分别为环(脯-甘)二肽(1),环(脯-亮)二肽(2),环(脯-异亮)二肽(3),环(脯-缬)二肽(4),环(苯丙-甘)二肽(5),环(苯丙-丙)二肽(6),环(苯丙-络)二肽(7)和环(苯丙-脯)二肽(8)。结论:环二肽类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大部分环二肽化合物已被发现是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亓小坡  田均勉  沈云亨  张卫东 《中草药》2019,50(11):2513-2517
目的研究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经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反相硅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并运用NMR、HR-ESI-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根80%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麦芽酚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芽酚-3-O-[6-O-(4-O-α-L-吡喃鼠李糖基)-Z-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和麦芽酚-3-O-[6-O-(4-O-α-L-吡喃鼠李糖基)-E-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的麦芽酚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金铁锁酚苷A和B。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7,(1)
目的:研究僵蚕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僵蚕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β-D-4-O-甲基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7-O-β-D-4-O-甲基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山柰酚(4)、环(缬-脯)二肽(5)、腺苷(6)、尿嘧啶(7)、环(丙-脯)二肽(8)、白僵菌素(9)。结论:其中,化合物1~4、6、8均为首次从僵蚕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并且为特征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多棘蜈蚣化学成分的研究(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银丹  李振麟  濮社班  钱士辉 《中草药》2013,44(13):1726-1729
目的 研究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多棘蜈蚣乙醇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7,8-二甲基异咯嗪(2)、吲哚-3-乙酰胺(3)、N-乙酰基-2-苯基乙胺(4)、(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5)、环(L-异亮-L-脯)二肽(6)、环(L-亮-L-脯)二肽(7)、环(L-苯丙-L-脯)二肽(8)、环(L-苯丙-L-酪)二肽(9)、环(L-缬-L-脯)二肽(10).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多棘蜈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白僵蚕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居敏  邓华勇  蔡英  李旸  张普照  杨明 《中草药》2015,46(16):2377-2380
目的研究白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僵蚕醋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D-脯-D-缬)二肽(1)、环(S-脯-R-亮)二肽(2)、环(D-脯-D-异亮)二肽(3)、环(D-脯-D-苯丙)二肽(4)、金色酰胺醇酯(5)、(+)-松脂醇(6)、异黑麦草内酯(7)、butyl-2-pyrrolidone-5-carboxylate(8)、(-)-杜仲树脂酚(9)、(-)-落叶松树脂醇(10)、4-羟基苯乙酸甲酯(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僵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芡实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研究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成熟种仁芡实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95%甲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PharmadexLH-20凝胶、RP-18反相柱层析进行分离,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和1个含有2个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环(脯-丝)(1)、环(异亮-丙)(2)、环(亮-丙)(3)、5,7,4′-三羟基-二氢黄酮(4)、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5)、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6)、α-生育酚(7)、β-生育酚(8)和δ-生育酚(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自然界分得,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金铁锁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刘潇潇  王磊  王强  邱斌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921-923
目的:研究金铁锁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EI-MS,NMR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goyaprosaponin(1),大豆脑苷Ⅰ(soya-cerebrosideⅠ,2),鸢尾苷(tectoridin,3),α-菠甾醇(α-spinasterol,4),正二十五烷酸(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三种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环肽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勇  黄忠京  温露  万乔  刘凡  佘志刚  林永成  周世宁 《中药材》2007,30(12):1526-1529
从三种红树林内生真菌Paecilomyces sp.(treel-7),4557,ZZF65中分到九个环肽类的次级代谢产物,分别是viscumamide(1),cyclo(Pro-Iso)(2),cyclo(Phe-Gly)(3),cyclo(Phe-Ana)(4),cyclo(Gly-Pro)(5),cyclo(Gly-Leu)(6),cyclo(Trp-Ana)(7),neoechinulin A(8),cyclo(Pro-Thr)(9)。其中化合物1,7,8,9是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植物内生真菌Fusariums sp.LC-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以期得到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植物内生真菌Fusariums sp.LC-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甘-缬)二肽(1)、环(甘-异亮)二肽(2)、白僵菌素(3)、麦角甾醇(4)、3β,5α,6β,9α-tetrahydroxyergosta-7,22-diene(5)、fusaric acid(6)、dehydrofusaric acid(7)、对羟基苯甲酸(8)、环(羟脯-亮)二肽(9)、环(甘-脯)二肽(10)、环(丙-苯丙)二肽(11)、环(亮-丙)二肽(12)、环(亮-缬)二肽(13)、环(苯丙-甘)二肽(14)、环(亮-甘)二肽(15)、尿嘧啶(16)、胸腺嘧啶(17)。结论 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9、12、13、14为首次从镰刀菌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New cytotoxic cyclic peptides and dianthramide from Dianthus superb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ur new cyclic peptides, dianthins C-F (1-4), and a new dianthramide, 4-methoxydianthramide B (5),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eOH extra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Dianthus superbus. The sequences of cyclic peptides 1-4 were elucidated as cyclo(Gly(1)-Pro(2)-Phe(3)-Tyr(4)-Val(5)-Ile(6)-), cyclo(Gly(1)-Ser(2)-Leu(3)-Pro(4)-Pro(5)-Ile(6)-Phe(7)-), cyclo(Gly(1)-Pro(2)-Ile(3)-Ser(4)-Phe(5)-Val(6)-), and cyclo(Gly(1)-Pro(2)-Phe(3)-Val(4)-Phe(5)-) on the basis of ESI tandem mass fragmentation analysis, chemical evidence, and extensive 2D NMR methods. The conformation of compound 1 was established as an alpha-helix by CD analysis. Furthermore, compounds 3 and 5 showed cytotoxicities toward the Hep G2 cancer cell line with IC(50) values of 2.37 and 4.0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槐耳Trames robiniophila Murrll.发酵液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槐耳发酵液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ODS、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3,4-二羟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16.
两株新种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中的环二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两株新种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色球孢囊菌分离鉴定了4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天冬酰氨)(1)、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L-脯氨酸-L-苏氨酸)(4)。从云南韩国生工菌分离鉴定了3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苏氨酸)(4)、cyclo-di-Nδ-acetyl-L-ornithyl(5)。结论: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化合物1,5的碳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两种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Two new cyclic nonapeptides, cycloleonuripeptide E, cyclo (-Ala-Pro-Ile-Val-Ala-Ala-Phe-Thr-Pro-), and cycloleonuripeptide F, cyclo (-Gly-Tyr-Pro-Leu-Pro-Phe-Tyr-Pro-Pro-),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fruits of Leonurus heterophyllu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2D NMR analysis and chemical degradation. Cycloleonuripeptides E (1) and F (2) showed moderate vasorelaxant effects on rat aorta.  相似文献   

18.
Crotogossamide, a cyclic nonapeptide from the latex of Croton gossypifoli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 cyclic nonapeptide, crotogossamide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latex of Croton gossypifolius.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use of 1D and 2D NMR and MS and by hydrolysis followed by GC-MS analysis as cyclo(-Gly(1)-Ala(2)-Ser(3)-Gly(4)-Leu(5)-Asn(6)-Gly(7)-Ile(8)-Phe(9)-).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cyclic peptide from a Croton species. The known flavonoids kaempferol 3-O-rhamnopyranoside, quercitrin, and myricitrin were also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latex.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药金铁锁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RP-18反相柱、中压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中药金铁锁中分离得到两个环七肽成分,tunicyclin C (1)和tunicyclin K (2)。 结论: Tunicyclin K 为一个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