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O1群霍乱弧菌是形态和生物学性状与O1群霍乱弧菌非常近似的重要的致病性弧菌之一,不仅可引起散发病例,还可以引起水型和食物型爆发流行。自1999年6月-2000年8月作者进行了连续的调查,以查清该菌在赣江水域南昌段霍乱病原监测点中的分布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们在作埃尔托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同时,也把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同时进行分型,结果发现非O1群霍乱弧菌也可被某些型别的噬菌体裂解,为此我们将1986~2001年从各类标本中分离所得的284株非O1群霍乱弧菌和9株拟态弧菌用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噬菌体进行分型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但多数位点具有1-2个优良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态值和杂合度分析表明,检测的17个酶基因位点都是多态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NO1为0.627,平均杂合度hNO1为6.5,说明非O1VTK  相似文献   

4.
非O1群霍乱弧菌是腹泻病原菌,由于它们分布较广,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威协;应用核酸技术对98株非O1菌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从DNA和基因水平对5株非O1菌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6.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肝硬化患者感染霍乱弧菌报道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肝硬化患者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肝硬化患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需重视血培养与大便培养。  相似文献   

7.
霍乱弧菌非O1群菌株多位点酶电泳分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准确分型和分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多位点酶电泳地对来源不同的98株非O1群乱弧菌进行12个酶基因位点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98例非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59个ET型,每个型别所包含的菌株数较少。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7~9日,平阳县山门中学先后发生21例腹痛、腹泻症状为主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病原学检测,认定为一起食源性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性腹泻疫情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O1群霍乱弧菌在人类疾病上的流行病学意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17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基因位点中,大多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较多,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但多数位点具有1~2个优势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态值和杂合度分析表明,检测的17个酶基因位点都是多态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NO1为0.627,平均杂合度hNO1为6.5,说明非O1群霍乱弧菌群体遗传结构复杂,群体中的变异程度很高;这与非O1群霍乱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水体中是一致的。结果提示:在被检测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中尚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的较大优势群体存在;同时也说明环境的自然选择在细菌进化变异中的重要作用。文中还对非O1群霍乱弧菌群体遗传结构的明显变化可能导致的流行病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准确分型和分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多位点酶电泳(简称MEE)法对来源不同的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12个酶基因位点的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98株非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59个ET型,每个型别所包含的菌株数较少。在计算不同型别遗传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数值分类分析,可将59个ET型划分为22个克隆群(CL),不同克隆群的菌株具有一定的地区特征,其中CLE是新疆1990~1991年分离的大部分菌株,CLN是河北1988~1989年分离的大部分菌株。遗传学分析显示,与O1群霍乱弧菌相比,尤其是与流行株相比,非O1群霍乱弧菌不同ET型别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远,但同一地区分离的菌株遗传关系相对紧密。提示:环境因素在非O1菌进化变异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2003年6月7—13日,我县人民医院相继收治了12例急性肠道感染患者,经县卫生防疫站检验,确诊为非O1群霍乱弧菌(NAG)所致,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霍乱弧菌O1群菌株多位点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更准确区分霍乱弧菌O1群不同菌株的流行病学意义,应用多位点酶早泳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时间和人群的霍乱弧菌O1群菌471株进行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数值分类分析。结果;通过11种酶基因位点的检测,471株O1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71个ET型,ET1-ET28为噬菌体-生物分型所区分的流行株,其中ET1-ET6为古典型菌,ET7包括大多埃尔托流行株和部分古典型菌株;  相似文献   

14.
霍乱的病原菌是O1群霍乱弧菌,但在O1群霍乱弧菌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因此不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差异很大。为探讨O1群菌不同型别和亚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变异规律,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O1群霍乱弧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NhaA基因,并分析其变异性。方法:收集我国散发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40株,用PCR方法扩增NhaA基因,克隆至pcDNA3载体,通过序列测定分析其同原性和变异性。结果:分别从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扩增出约1.2kb的NhaA基因片段,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我国霍乱散发O1群和O139群的NhaA基因与GENEBANK中霍乱弧菌O1群野毒株参考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6%。编码氨基酸的突变率相近(均为2%),NhaA基因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簇(Asp133,Asp163,Asp164,His225,Leu73和Gly338)未发生变异;第204、222位的氨基酸,O1群和O139群发生相同的变异(Gly→Ala,Gly→Glu)。结论:成功扩增并克隆我国散发霍乱O1群和O139群NhaA基因为研究霍乱流行规律和基因疫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NhaA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变异可能是霍乱弧菌适应外环境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霍乱弧菌O1群菌株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研究其主要毒力基因分布和DNA分子特征,已成为目前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应用原位杂交法对471株O1群VC的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用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其中34株进行染色体DNA特征和CT基因Southem杂交分析。  相似文献   

17.
O_(139)霍乱弧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O139霍乱弧菌是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自1992年10月,印度、孟加拉国相继发生霍乱样腹泻的爆发流行,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都与O1 群霍乱弧菌基本相似,而且从病人分离的菌株与O1 -O138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因而被  相似文献   

18.
从养殖蛙及池水中检出51株O1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养殖蛙及其池水中O1群霍乱弧菌检测,了解霍乱弧菌在其中的存活及菌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人工养殖蛙及养蛙池水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符合O1群霍乱弧菌者,按国标法进行系统菌株鉴定。 结果 从624份标本中检出51株O1群E1-Tor霍乱弧菌,总检出率为8.17%,其中稻叶型42株,占 82.4%,小川型 9 株,占 17.6%;噬菌体—生物分型:5K29 株,占 56.9%,其次为 9L8 株、5L5 株、13K5株、9K2株、12K2株。 结论 检出51株O1群 E1-Tor霍乱弧菌均属非流行株。池水检出率高于蛙的检出率。总检出率较高,提示在今后霍乱监测中,这些环境应作为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霍乱的病原菌是O1群霍乱弧菌,但在O1群霍乱弧菌中,仅有部分可以引起霍乱流行,因此不同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差异很大。为探讨O1群菌不同型别和亚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变异规律,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法对O1群霍乱弧菌进行研究。结果:O1群霍乱弧菌的大多基因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尤其是古典型菌株和埃尔托型流行株,大多被检测基因为非多态位点;O1群霍乱弧菌的平均遗传多态值(HO1)为0.183,平均杂合度(hO1)为5.67;其中古典型菌、埃尔托型流行株、埃尔托型非流行株的平均遗传多态值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HCVC=0.106,hCVC=1.5;HESEVC=0.056,hESEVC=2.3;HNSEVC=0.425,hNSEVC=5。结果显示:古典型和埃尔托型流行株作为霍乱的病原体是一个遗传关系紧密的群体,而埃尔托型非流行株遗传关系较为离散,与流行株之间的关系也较远,可能是其长期作为环境菌株进化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来自腹泻病人及外环境分离的19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共有153株能分型(80.5%),37株未能分型(19.5%)。能分型的菌株共分布于29个血清型中,以VBO—51、VBO—2、VBO—23、VBO—13、VBO—10等血清型为主;而来自腹泻病人的菌株则以VBO—51、VBO—2、VBO—23、VBO—13等为常见血清型(45.2%),来自海产品的菌株以VBO—12血清型为主。试验结果肯定国产血清分型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