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输注DC-CIK联合TACE对进展期肝细胞癌的治疗价值。方法自2011年3月1日—2014年1月1日,选取收治入院的进展期肝细胞癌146例,随机分成3组。A组51例,单纯行TACE治疗;B组46例,行TACE治疗+外周静脉回输DC-CIK细胞治疗;C组49例,行TACE治疗+肝动脉回输DC-CIK细胞治疗。观察治疗后AFP、肝功能、肿瘤进展情况、T细胞亚群变化、毒副作用及病人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CD3+、CD4+和C组CD3+、CD4+、CD8+及CD4+/CD8+均高于A组和本组治疗前(P<0.05);B、C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半年进展率、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CIK联合TACE较全身应用CIK联合TACE是安全的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与乙醇化学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malignant hepatic carcinoma,MH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MHC患者行肿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76例患者随机分为RFA组43例共56个病灶,PEI组33例共42个病灶。比较患者RFA及PEl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第1、2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结果肿瘤消融率RFA组为88.4%;PEI为组69.7%;RFA组肿瘤消融率高于PEI组(P<0.05)。RFA组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95.3%、86.0%;PEI组患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84.8%、66.7%;RFA组2年生存率高于PE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MHC的治疗,RFA临床疗效优于PEI;但位于肝脏表面、靠近大血管、胆管的MHC,以PEI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BACE)与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两组病例,A组38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加微球颗粒栓塞,B组38例肺癌患者只行灌注化疗。结果两组病例随访均达一年,A组缓解率CR+PR(%)为68.42%,一年生存率50%;B组缓解率CR+PR(%)为39.47%,一年生存率34.21%,A组较B组的缓解率、生存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BACE疗效优于BAI。并且更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较单纯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不良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33例)、C组(32例)和D组(30例)。A组给予单纯化疗,B组采用HIFU治疗联合化疗,C组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联合化疗,D组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IFU治疗+化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受益情况、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27.59%,84.85%,78.13%和83.33%,联合治疗(B组、C组和D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的A组(P<0.05),B组、C组和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7.24%,72.73%,43.75%和93.33%,联合治疗(B组、C组和D组)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的A组(P<0.05),且D组明显优于B组,B组明显优于C组(P<0.05);A、B、C、D组的肿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4.7%,54.3%,31.8%和65.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位生存期比较,联合治疗(B组、C组和D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的A组(P<0.05),且D组明显优于B组,B组明显优于C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IFU、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化疗均为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选择的有效手段,联合治疗较单纯治疗更佳;HIFU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治疗并辅助化疗的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广辉  韩正祥  胡春峰 《江苏医药》2012,38(13):1535-1537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瘤内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价值。方法 PHC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TACE联合PMCT治疗(A组)和TACE治疗(B组)。治疗前、后测定PHC组织中T细胞亚群含量,定期行彩超检查肿瘤大小,并检测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比较两组术后6、12、18个月生存期。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高于B组(88.6%vs.66.7%)(P<0.05);A组肿瘤血流消失率高于B组(95.8%vs.33.3%)(P<0.05);A组CD4+T细胞低于B组[(2.86±0.82)%vs.(4.16±1.42)%](P<0.05);A组CD8+T细胞高于B组[(12.76±3.46)%vs.(7.89±2.53)%](P<0.05)。A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7%、75.0%、37.0%,B组分别为70.8%、37.5%、20.8%。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PHC是安全、微创、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进行的108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中45例行PEI联合MWA,63例行单纯MWA术。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及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MW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1%(41/45),明显高于单纯MWA组的82.5%(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3%、30.8%、70.2%、85.5%、95.8%及9.8%、18.4%、54.7%、74.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6%、90.5%、79.1%、68.2%及90.3%、81.9%、65.5%、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A联合PEI与单纯MWA治疗相比,对于肿瘤局部控制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肿瘤完全消融率,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DF方案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70例中晚期食管癌进行随机分组,同步放化组34例(A组),单纯放疗组36例(B组)。A组采用DF方案化疗同期给予三维适形放疗,B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A组有效率(CR+PR)88.2%,B组有效率63.9%,P<0.05。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12%、54.43%、38.74%。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56%、40.15%、30.18%,P<0.05。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A组均大于B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DF方案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食管癌较单纯放疗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增加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无水酒精注射术(PEI)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方案与单纯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进行的68例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37例行PEI联合RFA术,31例行单纯RFA术。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复发时间,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89%,局部复发率10.81%,局部复发时间(14.22±3.48)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19%、81.08%和72.97%。单纯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70.97%,局部复发率32.26%,局部复发时间(9.15±2.68)月,1、2、3年的生存率87.10%、77.42%和48.39%。PEI联合RFA组在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复发时间、术后3年生存率方面好于单纯RFA组。结论 PEI联合RFA治疗小肝癌疗效优于单纯RFA治疗,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介入治疗肝癌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处注入不同化疗药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并发症及肝功能、AFP变化。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恶心、上腹不适症状出现率与B组、C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B组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较A、C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AFP较A、C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1月,A、B组肿瘤直径与C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做为化疗药物患者生存率高,肿瘤直径减少明显,丝裂霉素+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组患者并发症少。临床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苗素琴  赵玉  吕德珍 《安徽医药》2019,23(2):287-289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治疗策略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入组病人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膀胱部分切除组(A组)、膀胱癌根治组(B组)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放疗组(C组)。比较三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手术及肿瘤相关指标、术后复发率、生存质量及5年生存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病人109例,其中A组35例,B组41例,C组33例。三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个指标均为A组最低,C组最高(P<0.05);B组病人SF-36评分为(97.3±18.7)分显著低于A、C组病人(P<0.05);A组病人肿瘤复发率(68.6%)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40.0%)显著低于B、C组(P<0.05),而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部分切除联合术中放疗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与膀胱癌根治术相当,但可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6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TACE手术为治疗组,共32例;单纯TACE手术为对照组,共30例.观察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病人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随访两组病人2年,对病人半年、1年、2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组32例病人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8.1%与对照组的56.7%比较,Uc=1.936,P=0.053;治疗组病人治疗后时间段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WBC) 、T细胞亚群(CD4 /CD8、CD+4 、CD+3)、自然杀伤细胞(NK) 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1、2 年生存率分别为67.65%、36.74%,高于对照组的37.38%、10.10%,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改善生活质量、保护肝功能及延长病人者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肝癌手术切除治疗与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B组采用手术切除.术后均行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术后5年肝癌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患者5年肝癌复发率为13.3%、5年生存率为93.3%;B组患者5年肝癌复发率为16.7%、5年生存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诊断的原发性小肝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术与手术切除治疗效果相当;但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创伤小,是治疗早期原发性小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综合介入治疗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综合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肝癌的疗效。方法:6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肝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31例行单纯TACE,B组31例行综合介入治疗,于TACE治疗两周后再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1个月~2年。B组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06%和38.71%,高于A组的22.58%和9.68%(均P〈0.01)。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1.23±8.12)ml少于对照组的(187.45±9.55)ml,手术时间(160.31±8.52)min、肛门排气时间(2.12±0.51)d、留置导尿管时间(2.56±0.23)d及住院时间(8.11±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168.25±8.32)min、(2.54±0.46)d、(3.14±0.33)d、(12.88±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67%、86.67%、7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63.33%、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56、6.787,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载药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伊立替康载药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疾病稳定(SD)率、疾病进展(PD)率、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0%、56.0%、20.0%、20.0%、60.0%、80.0%;对照组患者的CR率、PR率、SD率、PD率、ORR和DCR分别为0、16.0%、40.0%、44.0%、16.0%、56.0%;实验组OR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贫血、血小板降低、呕吐、乏力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疼痛和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载药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较全身化疗显著,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经导管药盒系统(PCS)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榄香烯乳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灌注化疗药物+榄香烯乳)、B组32例(单纯灌注化疗药物),比较2组近期疗效。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46.7%,1y生存率分别为56.7%、43.3%,2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PCS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加用榄香烯乳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可行,且疗效优于单纯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对于急诊救治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急救疗法,观察组给予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盆功能、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存活率100.00%、Majeed评分(89.26±8.57)分均高于参照组的84.62%、(74.21±8.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84.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2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的急救处理,损伤控制可显著提升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预后,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percutaneous acetic acid injection (PAI) and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 for treating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remains unclear.
Aim  To compare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PAI vs. PEI for treating small HCC.
Methods  From July 1998 to July 2004, 125 patients with small HCC were enrolled. Seventy patients receiving PAI and 55 patients receiving PEI were enroll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umour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rates were assessed.
Results  Mean follow-up time was 43 months. The local recurrence rate and new tumour recurrence rate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PAI and PEI groups. The PAI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survival than the PEI group ( P  = 0.027).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AI was the signific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PAI vs. PEI, RR: 0.639, 95% CI: (0.419–1.975), P  = 0.038]. The treatment sessions required to achieve complete tumour necrosis were significantly fewer in the PAI group than in the PEI group (2.4 ± 1.0 vs. 2.9 ± 1.3, P  = 0.018).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acetic acid injection required fewer treatment sessions than PEI and provided better survival after long-term follow-u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在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3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8.82%高于对照组的3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期、2年期、3年期生存率分别为63.24%、51.47%、26.47%,均高于对照组的45.59%、29.41%、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紫杉醇联合顺铂与放疗为基准的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