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近年,天然物化妆品在市场流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现代的天然物化妆品绝大部分是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天然物质,而且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添加的天然物以植物性原料为主.由于中草药往往兼具营养和疗效双重作用,且作用缓和,很适宜作化妆品中的添加剂,故国内外对添加中草药的化妆品研制很重视,被选用的中药已达百余种.目前,各种中药主要根据其理化特性被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其作用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在现代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霏莉 《北京中医》2001,20(2):48-50
近年,天然物化妆品在市场流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现代的天然物化妆品绝大部分是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天然物质,而且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添加的天然物以植物性原料为主.由于中草药往往兼具营养和疗效双重作用,且作用缓和,很适宜作化妆品中的添加剂,故国内外对添加中草药的化妆品研制很重视,被选用的中药已达百余种.目前,各种中药主要根据其理化特性被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其作用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应用于化妆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人们就知道用凤仙花染指甲 ,用青黛描眉 ,用动物的油脂护肤。古籍中所记载的“太真红玉膏”即是一种化妆品 ,可达到使用“旬日后 ,色如红玉”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 ,化妆品工业的进步 ,选用适合且无害的合成香料和色素的原料 ,已经受到了重视。很多合成香料和色素的原料都含有重金属汞、铅、铝等毒性较大的成分 ;煤焦油类合成色素 ,往往对皮肤刺激性很大。在化妆品的制备中可应用一些中药品取代合成的香料和色素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疗效 ,而且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前景。已经认识到许多中药和天然…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医药植物与天然植物原料制成的美白化妆品,以温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本文讨论了化妆产品中常见的中药及天然植物美白成分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美白功效的原理,及美白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化妆品可谓是各种各样,不同化妆品功能也不同,价格不一,这导致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而中国的中医药文化深厚,在世界的认可度也与日俱增,中药化妆品在该行业也备受关注。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来自于国家对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现代消费者对美容和健康的相对重视、我国中草药文化博大精深以及中药资源的优势。而中医药化妆品研发技术的问题、研发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大量开发虫草等野生资源造成资源破坏都为中药化妆品的未来带来了挑战。所以不管是要顺应时代潮流,继续传承创新研发出适合中国人的中药化妆品,都是需要对中药化妆品存在的挑战、机遇、发展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皂苷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主要由皂苷元和糖构成,根据皂苷元结构不同可分为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中药皂苷是天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具有抑菌、抗炎、抗衰老、美白等活性,可作为功效成分被添加到化妆品中。但是,目前中药皂苷从功能到种类上在化妆品中的开发度有限,仍有许多中药皂苷并未在化妆品中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常用的中药皂苷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法、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酶法等,每种方法均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中药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提取效果。本文对中药皂苷乳化清洁、抑菌、抗炎、抗衰老、美白等多种功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扩大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美容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彩霞  郑体厚  杨静 《陕西中医》2002,23(10):940-94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出现一系列对人体健康无害 ,又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天然原料制备的护肤化妆品。利用中草药提取物作为美容护肤化妆品的添加剂 ,具有药效稳定、持久、对皮肤作用温和、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 ,中药已被广泛应用于美白、祛斑、防晒、治疗痤疮等美容护肤化妆品中。   1 用于美白、祛斑 决定人体肤色最重要的因素是黑色素。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则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达…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药的毒性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克让 《中药材》1989,12(5):38-43
通常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毒性低,其实有毒中药的毒性并不低。由于有毒中药原植物不易鉴别,容易混淆,且品种繁多,加之剂量混乱,不易管理等因素,误服或超量服用有毒中药中毒或死亡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西药类似事故。仅乌头类中毒一项,已累计达700余人次,死亡近20人.湖南省1982年不完全统计中药中毒死亡12人。各地中药中毒事例屡有发生。因此应加强有毒中药的管理和研究。其中毒性分级的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使用中药发生中毒反应的事件也屡见报道。为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现对服用中药导致毒性反应的原因分析如下。1对中药毒性认识不足因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动植物,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一般很少生发毒副作用,在崇尚自然、回  相似文献   

10.
中药虽为天然药,毒副作用不如西药大和严重,却也有毒副反应。本文通过对中药毒性的含义、产生毒性的原因及中药毒副作用的预防等方面的阐释,使大家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合理用药,从而减少和避免药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毒性的有无或大小是确定用药剂量、使用久暂、配伍等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对于中药毒性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采用客观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中药毒性进行科学分级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中药毒性分级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鉴于中药质量评价指标与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脱节的问题,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为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中药毒性的早期预测、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的发现、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的形成以及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的易感性,这是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的几个关键环节。作为与机体毒性表型最接近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从四方面进行阐释:1.代谢组学结合模式识别等技术,建立中药毒性整体预测模型,即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预测的应用;2.从中药物质成分分析、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初筛、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验证、毒性机制的阐释出发,阐释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中发现中的应用;3.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生源途径分析、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出发,综述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形成中的应用;4.从中药导致的靶器官毒性易感性出发,阐释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关键靶点及代谢途径,最终明确“有毒”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的易感机制,即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质量标志物易感性研究中的应用。借助于代谢组学技术,有助于系统地、全面地发现与中药安全性相关的质量控制指标,这为临床“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现代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道华 《中草药》2004,35(9):961-963
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中药现代化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遴选常用、高效低毒、价廉、易得的中药及处方,建立国家基本中药材及处方目录,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建议由企业牵头,用GAP规范种植与栽培国家基本中药材,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可控性;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确立符合药材提取规范(GEP)的中药材提取方案;加强具有高可信度的中医病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解决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药物筛选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所需的平台;组建一些符合新药研发规范(GLP)和新药临床规范(GCP)要求的国家中药药理毒理实验室及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形成准确的中药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策略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产品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力地拉动和促进了以消耗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为特征的资源经济产业强劲增长,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中药资源深加工制造企业。然而,分析其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特征,大多仍属于资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低、废物排放量大的传统线性生产方式,并由此导致药材原料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和药材价格的不断攀升,依赖于自然生态提供的天然药物资源趋于紧缺或濒于枯竭。庞大的经济规模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和人工替代与补偿资源的大量生产,同时产生巨量的废弃物和环境承载压力。因此,如何减少资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绿色发展,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科学问题,已是政府、学者及中药产业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分析我国中药资源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探索性提出了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策略与产业发展模式等,以期为推进中药资源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转变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健康理性的循环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Many important drugs in th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re known to be toxic, and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in classical Chinese medical theory that toxicity can arise directly from the components of a single CMM or may be induced by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ombined CM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ents a unique set of pharmaceutical theories that include particular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ombining and decocting, and these techniques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oxicity as well as enhancing efficacy.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of toxic CMM drugs,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oxic CMM and the prohibited use of certain combinations,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experience and ancient texts and monographs, but accumulating evidence increasingly supports their use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oxicity. Modern methods are now being us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CMM; however, a new system for describing the toxic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may need to be establish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ose herbs whose toxicity is delayed or otherwise hidden, and which have no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This review explains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and justifies it where appropriate, us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ofte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previously not available outside China.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基于药、毒效成分辨证关系探讨有毒中药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红玉  周春祥 《中草药》2008,39(11):1601-1603,1674
有毒中药一直被认为是药效成分与毒效成分的组合体,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包含的两类不同成分存在着辨证关系,它们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呈现典型的"双面"或"多面"特征,展现药效成分与毒效成分的角色转换。基于上述认识提出有毒中药未来研究的新思路,包括坚持在生、病理状态下进行有毒中药毒性评价;运用不同病理模型确立有毒中药药、毒性;着眼不同病理状态下药、毒效物质最佳组合;探索药、毒效物质角色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  陈丹妮  王彬  蔡宝昌 《中草药》2014,45(21):3041-3047
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指纹图谱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的质控模式,但是如何实现中药指纹图谱数据的快速匹配、检索、识别和鉴定功能是指纹图谱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和建立,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加快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程。主要从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研究历程、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优势、研究成果等方面予以阐述。总结了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配伍规律是中医药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作为战略性课题。循中医药理论自然属性,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复方与人体"印迹模板"定性定量作用规律:中药与人体都是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有效成分群和人体疾病诸证有着对应的"印迹模板",按印迹规律产生"气析"作用,而中药配伍可以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可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中药配伍文献研究及现代研究现状,再提出亟待解决的7个关键问题,并结合超分子化学提出解决之策,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核心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佘一鸣  胡永慧  张莉野  刘素香  陈常青 《中草药》2017,48(17):3636-3644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人群也逐渐增大。高脂血症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临床上,化学药针对高脂血症有很好的疗效,但存在毒副作用甚至毒性,长时间服用也存在耐药性等问题。中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具有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在临床上能够辨证治疗,发挥中医药特色,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进行综述,并分析探讨调血脂中药的开发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