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单药治疗,比较两组降压疗效与心绞痛疗效。结果①降压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②心绞痛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结论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一个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波 《中国处方药》2015,(3):124+128
目的对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bid;研究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qd)和依那普利(5 mg,bid),2周后依那普利增加到10 mg,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缺血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缺血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芪蛭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同时口服依折麦布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蛭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冠心病总有效率分别为78.18%、89.09%;两组血脂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87.27%,两组冠心病总有效率和血脂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09%、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贾毅  梁红  李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57-1958
目的 探讨社区随访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其中依那普利5 mg/d,1次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d,1次口服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5mg/d,1次口服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纽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较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痛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75例)则给予单独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尼群地平、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有利于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给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片和尼群地平联合双氢克尿塞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成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通过对比治疗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75.61%和53.66%,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和78.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年后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疗效显著优于尼群地平联合双氢克尿塞,并能更有效地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依那普利胶囊5mg口服,每天2次;硝苯地平1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用法同治疗组。2组均连续服用21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血脂康胶囊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明显好过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医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入院时2组患者均接受抗凝、降脂、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尼群地平、氢氯噻嗪片及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比较2组患者血压情况,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1%(P<0.05)。2组患者均未给予药物治疗,停药后症状自行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降压平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宫瘤消胶囊联合甲睾酮和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7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进行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睾酮片,1片/次,1次/d;并在睡觉前口服米非司酮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宫瘤消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6%、9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E_2、P、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甲睾酮和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效果较好,可显著缩小肌瘤体积,降低E_2、P、FSH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山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早晨饭后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1片/次,1次/d;同时饭前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1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饭后口服六味能消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每4周复查1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4%和86.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舒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乙肝舒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降低,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BV-DNA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舒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联合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隆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44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20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正清风痛宁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软骨寡基质蛋白(COM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9%、9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综合评分、IL-1β、TNF-α、COMP、MMP-3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联合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次,2次/d;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次,2次/d,以及饭后口服克拉霉素片50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荆花胃康胶丸,16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痛和胃镜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胃痛疗效分别为81.25%和91.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胃镜疗效分别为85.42%、8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Hp清除率31.2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确切,与三联疗法联合使用可增强根除Hp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强力定眩胶囊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力定眩胶囊,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波传到速度(PWV)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7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WV水平和颈动脉IMT值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WV水平和颈动脉IM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非洛地平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松龄血脉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而健康愉快感评分、工作表现评分和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山绿茶降压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进行治疗的H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山绿茶降压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均明显低于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绿茶降压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血清Hcy,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蛭芎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8年05月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蛭芎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6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血清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ADL评分和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蛭芎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提高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