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编制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成初测问卷。576名初中生接受测试。结果显示,问卷共包括5个因子:家务劳动、个性生活习惯、学习娱乐、人际关系、经济财务。结果: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信度,全部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Guttman分半信度均在0.7以上,结构效度较为理想,各分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25~0.43之间,分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45~0.71之间。内容效度基本符合预期设想。结论: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能有效揭示出我国初中儿童亲子冲突发生的特点,是衡量亲子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验行动研究是否能改善初中生的亲子沟通状况.方法:通过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量表筛选了13个亲子家庭,按照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为期8周、每周一次、每次一至一个半小时的干预活动.自编总体评价问卷对亲子双方共同收集量化数据,同时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分5种不同的活动形式辅以亲子体验报告举例.结果:(1)亲子对各项活动的喜爱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亲子游戏(19人)、角色扮演(17人)、故事分享(14人)、案例分析(9人)、知识讲授(4人);(2)大多数亲子认为活动内容通俗易懂且非常实用,如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这一结果的家长共有11例,学生共有12例;(3)从现场观察的亲子语言记录来看,活动效果较好.结论:行动研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值得加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矿工子女的人格特点,并考察其与亲子沟通的关系.方法 应用亲子沟通问卷和小五人格量表对155名矿工子女进行调查.结果 矿工子女中,男生的外向性、开放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情绪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亲子沟通多个维度与矿工子女人格五因素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回归分析也表明,矿工家庭中,父亲沟通的开放性、母亲沟通的开放性、父亲沟通的问题可以预测矿工子女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和情绪性,而母亲沟通的问题对人格各因素预测作用不大.结论 亲子沟通对矿工子女人格特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10,自引:3,他引:110  
目的:本研究以SCL-90大样本调查结果,探讨建立我国中学生的SCL-90常模,并分析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全国范围的大城市、县级市及周边地区的各类中学取样,用SCL-90共测评了2209名中学生,并同时由其家长填写他评问卷.结果:除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外,SCL-90其它因子分无显著地区差别;与1984-1997年间14篇SCL-90研究文章中所调查的中学生综合样本的数据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分低于综合样本,偏执因子分没有显著差异外,其它7个因子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综合中学生样本(比综合样本高0.06~0.20,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价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SCL-90常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5.
李神英 《校园心理》2012,10(6):394-395
<正>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就开始关注亲子沟通的研究。但是大体上是从亲子沟通的行为层面进行研究,或是就是单纯把亲子沟通看成是一种单一的心理机制,而没有把亲子沟通从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结合研究。而对幸福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青少年成长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却不是很多。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深处偏远山区,很多孩子父母远出打工,孩子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尤其是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这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问题学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6名问题学生进行质化访谈,并采用自编问卷对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①问题学生在被父母严厉批评时所表现出的亲子沟通模式分别为分歧与冲突解决(85.2%)、理解性(8.0%)、开放表达与交流(6.8%)(χ~2=115.34,P0.001);②问题学生的分歧与冲突解决亲子沟通模式具体表现为屈服让步(68.0%)、攻击反抗(25.3%)、回避冲突(4.0%)、他人调节(2.7%)、主动解决问题(0%)(χ~2=85.59,P0.001);③65.5%的家长采取严厉的教育方式(χ~2=85.59,P0.001),40.0%的家长认为与子女关系紧张,有对立的现象(χ~2=15.64,P0.01)。结论:问题学生多采取较为消极和被动的亲子沟通模式,而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的作用.方法 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对156名在校学生进行前测调查,筛选出亲子沟通问卷得分偏低、适合进行心理干预的留守儿童40名进行团体箱庭心理干预活动,并进行后测.结果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得分比较:①父亲的亲子沟通得分,留守儿童低于非留守儿童,且差异具有显著性(F=14.124,P<0.001);②母亲的亲子沟通得分,虽然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得分低,但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3.593,P>0.05);③从父母总的亲子沟通得分上看,非留守儿童要明显高于留守儿童,而且差异显著(F=7.681,P<0.01);④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心理干预情况的前后测比较:这40名亲子沟通较差的留守儿童,通过团体箱庭的心理干预后,亲子沟通质量明显提高.无论是与父亲的沟通(F=15.390,P<0.001)、与母亲的沟通(F=6.923,P<0.01),还是与父母总的沟通(F=11.889,P<0.001),后测成绩都明显高于前测,且前后测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比非留守儿童的差,心理干预对留守儿童亲子沟通质量的提高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在初中生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在初中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班级整群抽取,分为2个样本.对样本一的616名初中生施测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考试焦虑量表;对样本二的679名初中生施测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自尊量表、Beck抑郁问卷.结果:对样本一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条目在所属因子的因子负荷为0.548~0.858,三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4.44%;对样本二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为原量表的三因素结构(高标准因子、差异因子和秩序因子)提供了支持,拟合指数为:x2/df=6.653、GFI=0.907、CFI=0.901、RMSEA=0.066,模型拟合较好.利用两个样本的数据进行的信度分析表明,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9、0.904和0.708.效标关联效度检验表明,高标准和秩序分量表均与自尊正相关(r=0.30、0.10,P<0.01或0.05),与抑郁负相关(r=-0.20、-0.12,P<0.01);高标准分量表与考试焦虑负相关(r=-0.13,P<0.01);差异分量表与自尊负相关(r=-0.57.P<0.01),与考试焦虑、抑郁正相关(r=0.34、0.78,P<0.01).结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初中生的完美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初中生在社会支持的来源、性别和年级方面的特点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问卷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548名初中生(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结果: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社会支持方面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重要社会他人(F=110.2,P〈0.01),是初中生社会支持最主要的来源;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性别(F=2.88,P〈0.05)、年级差异(F=4.43,P〈0.01)显著,成人(主要是母亲)是初一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性朋友是初二、初三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女生感受到的母亲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男生感受到的同性朋友和父亲的社会支持高于女生。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对与教师关系满意度、与父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母亲的肯定与支持和对与母亲关系满意度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的社会关系中有重要意义,从初一到初二是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发生转折的时期;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能力问卷和人格5因素问卷,对北京市某普通中学597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人际关系能力呈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袒露能力高于男生(F=6.03,P<0.05;F=9.78,P<0.01);初一和初二学生在发起交往上的得分高于初三(F=5.89,P<0.01);初一学生冲突解决的能力高于初二、初三(F=3.50,P<0.05);2除情绪性之外,人格5因素与人际关系能力的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人格5因素对于人际关系能力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的预测力。结论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中生的人格与人际关系能力具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8,自引:8,他引:98  
目的: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5个省、直辖市20个地区的912名中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有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九个因子上其均分都显著地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男生抑郁、恐怖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初中生躯体化、恐怖二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强迫症状均分高于初中生。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普通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对抽到的1421名中学生使用白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Beck抑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评估。结果: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3.5%(328/1393)。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1.家庭因素:父母离异、父,母去世、再婚家庭、童年期受虐待、家庭成员的暴力或自杀行为。2.学校因素:受同伴欺侮和欺侮别人。3.物质滥用:使用成瘾药物、吸烟、饮酒。4.抑郁量表得分高。5.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得分高。6.性别因素:女性。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优良、独生子女和家庭关系和睦。结论:自杀意念在。中学生中有较高检出率,应根据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学生烦恼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当前中学生的烦恼状况及造成烦恼的主要因素作调查。方法:通过开放式、自编问卷,对山西省59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普遍感到烦恼,而在对自己的形象、父母的管教、学业压力、个性发展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较为明显;(2)最烦恼的问题是“被朋友出卖”、“学习效率不高”、“被老师讽刺挖苦”等;(3)在个人外貌和个性发展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烦恼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给予中学生足够的关注,减少造成中学生烦恼的负性事件;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一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影响初一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用瑞文智力测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智力成就责任感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自编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乐昌市234名实一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差生与优生在性别、年龄、父母亲职业,家庭居住地,智力水平,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与学习成绩不良有关的相关因素是年龄、性别、父亲惩罚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的关系模型.方法:对1009名初中生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565、-0.064、-0.172、0.377),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161、-0.042、-0.115).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女生的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男生组更大(女生权重为-0.142和0.292,男生权重为-0.097和0.198).结论: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症状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修订自测健康量表(SRHMS V1.0)在山区农村中学教师中的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修订SRHMS以更适合于中学教师健康自测.方法:以SRHMS对60名中学教师试测并访谈,修订之后构建新的<中学教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307名山区农村中学教师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新量表的信度与原量表差异不显著;新量表的3个子量表与总体自测及总分之间具有高相关,维持了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对SRHMS修订之后构建的<中学教师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适用于中学教师群体,比较直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中学教师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修订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并考察该问卷在我国初中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1893名初中生进行原始问卷的测量,其中953名被试的测量结果作探索性因素分析,940名被试的测量结果作信、效度检验。结果:修订后的问卷包含44个项目,一阶因素共10个,二阶因素共3个,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同质信度,与亲子依恋安全性量表的相关表明问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结论:修订后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具有较为满意的信、效度,适用于对我国初中生安全感的初步评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初中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某城市四所中学初中学生共1244人的幸福感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从总体上看,83.1%的初中生经常有幸福感的体验.2.初中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同伴关系、宽松的外部环境、自尊需要的满足、掌握知识、漂亮的外表、自主自由、物质生活的满足、休闲娱乐八个因素.结论:初中生幸福的体验主要来自良好的同伴关系、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赏、学习知识、漂亮的外形、自由不受约束、富足的物质生活及休闲娱乐.这些因素和初中生心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