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ADR)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100例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患者。对这些病例按照WHOADR器官/系统类型的分类,分析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ADR的临床表现、引发患者器官损害以及ADR的死亡病例等,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ADR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器官损害、ADR的死亡病例等。并分析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ADR)及其用药安全性。结果 100例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患者涉及16个器官/系统类型,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在任何年龄中发生,临床上的表现各种各样,反常情形比较多,引起死亡的ADR主要是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上,应当合理使用克林霉素,注意该药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所引起的AD R的严重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和救治合理性,为有效降低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中2009~2012年6月收集到346例由克林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林霉素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与超说明书使用有一定的关联性,预后与及时诊断和合理救治关系密切。结论开展克林霉素安全性监测,及时合理选择和使用救治药品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4年至2013年5月国内中文医药期刊文献46篇,共计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51例,对患者年龄与性别、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原患疾病、过敏史、给药方式、临床表现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在女性和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以速发型为主,发病剧烈且难以预测;涉及多个器官功能的损害,死亡4例(7.84%)。结论:临床应规范克林霉素的使用,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振花 《中国药业》2008,17(24):50-50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特点及处理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医院门诊观察及住院治疗的8例患者发生克林霉素ADR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例克林霉素ADR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胃肠系统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利用Excel表格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89例头霉素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等。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头霉素类抗菌药主要不良反应涉及皮肤黏膜系统、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系统和(或)器官的损害,其构成比为82.1%,尚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重视头霉素类抗菌药所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国内文献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探讨国内应用上述3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1994年~2005年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检索获得。结果:文献表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消化道反应多见;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可致少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死亡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0.66%、占用药病例数的0.17%。结论:临床用药不可忽视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存在,应重视用药后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郭均平  张金安  黄艺芬 《中国药师》2013,(12):1895-1896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类抗菌药,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常用于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我国盐酸克林霉素杂质限度为低于8%,而美国则低于6%[1]。据文献报道,克林霉素排在前3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克林霉素致急性严重肝肾同时损伤的病例很少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使用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临床特点、用药情况及预后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方法:利用国内医药数据库,以"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洁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死亡"、"致死"、"休克"、"过敏反应"、"严重"等为关键词进行交叉搭配检索(检索截至时间2014-08-31),下载报道病例报告原文,分析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致患者死亡原因。结果:检索到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致患者死亡病例报告25篇40例(男24例,女16例),其中31岁以上中老年患者25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其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所致过敏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呼吸肌麻痹,以及联合使用高致过敏药物;医务人员对患者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漠视,对处理突发药物不良事件的能力不足,以及卫生、药监部门对个体诊所监管不力等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严格选择用药人群和严格控制用药适应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剂量、浓度与滴速用药,谨慎联合用药,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处理突发药品不良事件能力的培训,加强个体诊所的监管等是避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致患者死亡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写在卷首     
《世界临床药物》2009,30(7):I0001-I0001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评价中心发布《克林霉素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报告》,报告显示,由于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导致克林霉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问题严重,不良反应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泌尿系统损害等。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至今无任何不良反应的药物尚未见报道,关键是如何合理用药。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除药物正常的不良反应外,在使用时须特别注意用药剂量、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禁忌等,尤其是针对儿童,老年人,孕期、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  相似文献   

10.
91例静脉滴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上报的91例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较轻微,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联合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克林霉素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法用量,注意患者过敏史、药品稳定性,并做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1.
克林霉素预防术后感染98例的安全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克林霉素注射剂在预防术后感染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和面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应用克林霉素注射剂作术后预防用药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克林霉素预防术后感染98例,其中单用克林霉素51例(感染控制率100%),联用其他抗菌药物47例,共发生不良反应7例,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克林霉素可以用于术后感染的预防,应用时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尽量采用单独用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吴静  徐璐 《抗感染药学》2023,(12):1250-1252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磷酸酯所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克林霉素磷酸酯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3例患者住院期间,因中耳炎或支气管炎而使用了克林霉素磷酸酯;3例患者在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过程中或滴注完不久,突然出现了畏寒、全身颤抖麻木、心率快速上升、血压快速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病例-1和病例-3甚至还出现意识丧失。结果:发生ADRs后,临床快速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得到了缓解;后续,采用诺氏评估量表法评估克林霉素磷酸酯与ADRs之间的关联性,病例-1的结果为“肯定”,病例-2和病例-3的结果为“很可能”。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使用中存在发生严重ADRs的风险,临床在用药过程中应做好ADRs监测,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4—2008年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对其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在检索时间内国内公开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118例,死亡病例3例。男性占54.24%,女性占45.76%,13.46%患者有过敏史;发生过敏性休克42例(35.59%)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9例(24.58%);克林霉素的使用以静脉给药为主(96.60%)。结论使用克林霉素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原患疾病,控制好药物的用量、滴注速度,并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14.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3  
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ADR)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将248例ADR病例按WHO ADR器官/系统类型分类后,对其ADR临床表现、并用药物与ADR发生机制以及克林霉素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48例ADR病例症状涉及15个器官/系统类型,前三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应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用药,警惕临床应用中可能因本品的药物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中药注射剂诱发的药品不奶反应进行监察分析。方法:从ADRs病例的诱发药物、严重程度、损害类型、主要表现、发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98例ADRs报表中由中药注射剂诱发的为37例,占全部报表的12.42%,严重损害者4例,死亡1例。涉及4个器官/系统损害,9个品种药物。结论:对中药注射剂所诱发的ADRs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基本信息、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涉及药物、涉及给药途径、转归及死亡病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更高;超过75%的病例发生在给药30 min内;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85.56%);引发过敏性休克前5位的药品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物(48.80%)、中药注射剂(9.62%)、神经系统药物(8.37%)、消化系统药物(5.49%)及维生素类、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药物(4.43%)。引发过敏性休克前5位的药品为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均为抗菌药物。结论 多种药物均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且往往发生迅速。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静脉用药的监测与管理,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加强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等的合理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时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降低过敏性休克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时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部分参考。方法:收集100例使用过克林霉素的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并且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克林霉素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表现有: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结论:对克林霉素的临床运用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控制,防止患者因其导致的副作用出现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利巴韦林注射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统计、分析,为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的某时间段收集到的56例利巴韦林注射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各年龄段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损害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等为主,其中以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憋气、喉头水肿等为主要严重不良表现。结论:应加强利巴韦林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和监测,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37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6-2006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有关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并对其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及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内国内公开报道的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共37例,其中死亡3例。结论使用克林霉素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原患疾病,控制好药物的用量、滴注速度,并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克林霉素所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选取由克林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案例500例,对这500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等分类,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相差无几,共涉及4种给药途径,发现14种不良反应类型和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其中主要对皮肤和胃肠系统的损害尤为多见。结论应用克林霉素会发生多种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在应用克林霉素时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