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万艾可)上市8年来可疑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对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查阅世界卫生组织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并分析和比较万艾可的不良反应报告。结果:万艾可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神经、消化等系统,各个系统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各异。严重不良反应如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异常勃起的报告率逐年下降。结论:应该继续规范万艾可的临床应用,以尽量减少死亡、异常勃起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该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神经再生、女性性功能障碍等病症的新型应用研究应该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盐酸伐地那非(艾力达)上市以来总处方量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评估其安全性,旨在对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查阅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并分析比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等系统。各个系统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比较轻微,基于总处方量来讲,不良反应报告率极低。严重不良反应如心肌梗塞、异常勃起的报告率极少。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安全性比较高;应继续规范药物的临床应用,尽量减少死亡、异常勃起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自1998年3月在美国批准上市以来,西地那非(sildenafil)作为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口服药,已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ED, 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广泛的确认[1-4]。但是,作为使用方便的治疗ED的口服药,其安全性一直是广大医生和患者关注的问题,尤其是ED和心血管疾病有很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总处方量,比较和探讨上市后3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可疑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旨在对临床规范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查阅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并分析比较3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结果:3种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神经、消化等系统。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各有特点,严重不良反应如异常勃起的报告率逐年下降。结论:应该继续规范3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尽量减少死亡、异常勃起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肺动脉高压、神经再生、女性性功能障碍等病症的应用研究更应该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口服国产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对240例患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评价标准包括: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记事本、总评题。结果西地那非组皿亚评分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1),记事本、总评题结果西地那非组亦明显优于安慰剂组,无不良反应中断研究。结论国产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比较2004和2005年度市售补肾壮阳中成药擅自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检测结果,笔者发现时过一年,目前市售补肾壮阳中成药暗中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情况不仅没有遏制减少,而且造假手段更趋专业性和隐秘化,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比较2004和2005年度市售补肾壮阳中成药擅自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检测结果,笔者发现时过一年,目前市售补肾壮阳中成药暗中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情况不仅没有遏制减少,而且造假手段更趋专业性和隐秘化,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安痛定诱发不良反应 (ADR )与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34例ADR病例按WHO器官/系统类型进行分类分级后 ,对本组ADR临床表现、症状程度、诱发ADR的机制与安痛定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4例ADR病例症状涉及8个器官/系统类型 ,中、重度ADR18例 (52 94 % ) ;体外试验显示 ,安痛定对人体骨髓粒系祖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 :安痛定易诱发严重ADR ,用药潜在危害性大  相似文献   

9.
安痛定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祥  冯颖  梅巍  王金萍 《中国药房》2002,13(10):614-615
目的 :探讨安痛定诱发不良反应 (ADR )与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34例ADR病例按WHO器官/系统类型进行分类分级后 ,对本组ADR临床表现、症状程度、诱发ADR的机制与安痛定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4例ADR病例症状涉及8个器官/系统类型 ,中、重度ADR18例 (52 94 % ) ;体外试验显示 ,安痛定对人体骨髓粒系祖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 :安痛定易诱发严重ADR ,用药潜在危害性大  相似文献   

10.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71  
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ADR)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将248例ADR病例按WHO ADR器官/系统类型分类后,对其ADR临床表现、并用药物与ADR发生机制以及克林霉素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48例ADR病例症状涉及15个器官/系统类型,前三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应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用药,警惕临床应用中可能因本品的药物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349例泛影葡胺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与分析泛影葡胺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至2008年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349例泛影葡胺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泛影葡胺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能导致多个系统一器官不良反应发生。349例患者中,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20~69岁人群发生不良反应为314例(占89.97%);胃肠系统损害最常见(31.13%),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42%)、呼吸系统损害(15.97%)、全身性损害(11.29%)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7.90%)。结论临床必须重视泛影葡胺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不同专业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不同专业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情况及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报告制度的认知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医务人员的报告数据,导入ACCESS软件,用EXCEL统计分析报告情况及质量。结果本组资料中,来自医师的报告占总报告数的65.87%,高于药师(26.13%)和护士(8.0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质量分级标准,医务人员ADR报告的级别99%以上达到3级,但报告的基本信息存在缺失,如病历号缺失率高于10%、联系方式高于5%。2006年,医师、药师、护士上报的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为3.54%、4.20%、5.85%,2007年分别为5.55%、6.33%和12.28%。关联性评价中,护士的评价与市中心的评价一致比例最高。结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关注的角度和报告技术要点的掌握并不一致,要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效率,必须调动和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与分析我国传统中医药文献在药物安全性及其警戒意识方面的认知,为研究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内涵,探索控毒方式及其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有史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常以"毒药"表达药物警戒及其安全性;并常通过控量限时、炮制、配伍等方式降低毒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在此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用药经验,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105例因静脉滴注引起的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临邑县2009年收集的105例经静脉滴注引起的新的、严重的病例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评价。结果中老年人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累及17个系统-器官,涉及国家基本药物35个。结论临床必须重视静脉滴注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及其治疗成本,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药费用的支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0例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造成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140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主要为抗感染药物(50.71%),其次为心脑血管药(12.14%),ADR主要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每例平均治疗时间为2.69天,平均每例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直接成本费用为112.11元,间接费用为100.10元。结论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成本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更多地进行ADR经济成本的监测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社会和患者的ADR成本负担。  相似文献   

16.
从中药毒性的内涵、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目的及作用等方面,探讨了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已上市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经验和事实证明,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性试验数据;能够提示药物风险,权衡药物的风险和效益;弥补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不足;能逐步深化、丰富上市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为中成药上市后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基础性研究支撑。因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已上市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28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淄博市2007~2008年收集的128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分析。结果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0分钟内(占59.3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占47.4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1.34%);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占59.38%)。结论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尽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847例药物神经损害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辽宁省2007年药物性神经损害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探讨药物神经损害发生的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2847份药物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神经损害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微生物药物(30.31%)、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15.81%)、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15.24%)和中药(14.99%);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憋气、潮红、眩晕、嗜睡、失眠等。结论重视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合理使用有神经毒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在机构改革时代背景下,结合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探讨新形势下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89例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筛选有效ADR报告表,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胺碘酮给药方式、剂量对胺碘酮所致ADR严重程度的影响,分析静脉注射胺碘酮ADR的临床表现,同时分析对ADR的处理情况和预后转归。结果共收集ADR报告189例,其中男性116例,平均年龄(67±15)岁;女性73例,平均年龄(60±15)岁。原患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174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肿瘤4例,外科疾病2例,其他5例。给药方式包括负荷给药37例,无负荷给药152例。严重不良反应共30例,肝损害最多,占74.19%,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和血压下降,分别占6.45%,尖端扭转型室速、肾功能不全、心悸、神经系统损害分别占3.23%。对ADR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减量、停用、积极临床治疗。共对183例进行随访(6例未能随访),其中67例治愈,106例好转,7例有后遗症,3例死亡(原有疾病死亡)。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严重ADR比例为15.87%, ADR的发生与性别(P=0.061,〉0.05)、年龄(P=0.140,〉0.05)、剂量(P=0.857,〉0.05)、有无使用负荷剂量(P=0.572,〉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胺碘酮在临床应用中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但其ADR多样,但经及早对症处理,均获得良好转归,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临床医生对药品ADR的重视,注意个体化应用,严密监测ADR情况,减少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