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三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效果,并通过与兰索拉唑三联或四联疗法对照研究以评价不同方案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93例经胃镜证实的Hp阳性伴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RBC三联组(A组,RBC 350mg 阿莫西林1g 甲硝唑400mg,bid,疗程1周)、兰索拉唑三联组(B组,兰索拉唑30mg 阿莫西林1g 甲硝唑400mg,bid,疗程1周)和兰索拉唑四联组(C组,兰索拉唑30mg 阿莫西林1g 甲硝唑400mg 枸橼酸铋钾220mg,bid,疗程1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感染情况,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A,B和C三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84%和90%;3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6%,83%和91%.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C为主的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与以兰索拉唑为主的三联及四联疗法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6例符合条件的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30mg,2次/d)加左氧氟沙星(0.2g,2次/d)加甲硝唑(0.4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兰索拉唑(30mg,1次/d),3周;对照组兰索拉唑(30mg,2次/d)加左氧氟沙星(0.2g,2次/d)加克拉霉紊(0.5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兰索拉唑(30mg,1次/d),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观察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9%、7.1%和89.3%、14.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三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达90%,并且费用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兰索拉唑为核心的三联疗法对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奥美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兰索拉唑组口服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0.5g、左氧氟沙星0.2g,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30mg、克拉霉素0.5g、左氧氟沙星0.2g,法莫替丁组口服法莫替丁30mg、克拉霉素0.5g、左氧氟沙星0.2g。结果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94.3%,Hp根治率分90.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疗效高于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对照组而不良反应低于这两组(P<0.05)。结论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之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分析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30 mg+左氧氟沙星0.2 g+克拉霉素0.5 g三联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20 mg+左氧氟沙星0.2 g+克拉霉素0.5 g三联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及对Hp的根除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用兰索拉唑30mg,qd×4周,克拉霉素0.5g,bid×1周,阿莫西林1.0g,bid×1周;B组用法莫替丁20mg,bid×4周,克拉霉素0.5g,bid×1周,阿莫西林1.0g,bid×1周。疗程(4周)结束后,复查胃镜并做^14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结果A、B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0%、82.5%,Hp根除率为92.5%、70.0%。A、B两组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二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双平 《海峡药学》2009,21(10):126-127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组)50例:以雷贝拉唑10 mg,克拉霉素缓释胶囊0.5,及替硝唑1.0,1日2次,口服,治疗5d后单独服用雷贝拉唑10 mg,连服10 d;对照组(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组)51例: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缓释胶囊0.5,及替硝唑1.0,1日2次,口服,治疗5d后单独服用兰索拉唑30 mg,连服10d;治疗期间每周门诊随诊,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药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d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2%,66.7%,15d后症状缓解率均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84%和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方案均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缓解临床症状,并能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优于兰索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7.
王燕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53-53
目的:探讨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予口服兰索拉唑同时加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周为1个疗程。停药后4周行胃镜及Hp检测。观察1、2周末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结果: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均取得满意结果,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较高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且止痛效应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铋剂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15例Hp阳性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三联组38例,给予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85.5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2次/d,治疗7d;四联组38例,予以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85.5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2次/d,7d;序贯组39例,前5d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85.5mg,后5d口服兰索拉唑胶囊30mg、克拉霉素片50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均2次/d。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C呼气试验检查,评估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组完成35例,失访2例,未能按要求服药1例;铋剂四联组完成36例,失访2例;序贯组完成37例,未能按要求服药2例。三联组成功根除29例,按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为82.9%(29/35),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根除率为76.3%(29/38);铋剂四联组成功根除32例,PP根除率为88.9%(32/36),ITT根除率为84.2%(32/38);序贯组成功根除34例,PP根除率为91.9%(34/37),ITT根除率为87.2%(34/39)。3组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与序贯治疗均有较高的Hp根除率,但从安全性与疗效方面考虑,含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疗法可作为Hp初治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却)感染的疗效和成本。方法:86例经胃镜确诊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伴阳性患者分为3组,RCF7:雷贝拉唑(R)10mg bid,、克拉霉素(C)0.5g bid、呋喃唑酮(F)0.2g bid联用7d;RAC7:R20mg bid,阿莫西林(A)1.0g bid、C0.5g bid,联用7d;RAC5:R20mg bid,A1.0g bid,C0.5g bid,联用5d。联合治疗结束后再分别予以雷贝拉唑10mg,qd,整个疗程3周。成本分析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法。结果:3组却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成本不同。结论:RAC5组的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0.
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燕华 《中国药房》2005,16(1):35-37
目的 :对3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拉唑类三联疗法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法对文献报道的3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 ,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3种十二指肠溃疡三联疗法中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含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3种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一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性渍 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3组患者均予阿莫西林胶囊(0.2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A组空腹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 囊(20 mg,1次/d),B组空腹给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15 mg,1次/d),c组空腹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1次/d).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93.66%,96.6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0%,9.68%,6.67%(P>0.05).B组的治疗方案成本 和成本一效果比明显低于A组和C组.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B组方案即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为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 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兰索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消化性溃疡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成 《海峡药学》2007,19(7):73-74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长期效果.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根治Hp,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甲硝唑0.4g,每日2次.连服1周后,治疗组继用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铝碳酸镁1000mg,1日3次,治疗4周;对照组仅用兰索拉唑30mg,每日二次,治疗4周.结果 停药4周后复查Hp根除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5%(55/57)和95.6%(43/35)(P>0.05).结论 Hp根除后单用兰索拉唑1年复发率为24.4%,兰索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组1年复发率仅3.5%.复发率降低可能与铝碳酸镁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多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药品费用,以探讨临床较佳的根除Hp的方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并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各方案的费用效果(C/E)比。初次根除Hp共175例分为:A组为加替沙星200mg,bi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B组为加替沙星400mg,q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C组为加替沙星400mg,qd,甲硝唑0.4g,bid,雷贝拉唑10mg,qd;D组为克拉霉素0.5g,bi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E组为再次根除Hp共17例,方案同A组。疗程为7d。结果:A,B,C,D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91%,92%,84%,A,B,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E组根除率为8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A+E组与C或D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B,C,D,E组的C/E分别为3.44,3.40,2.76,4.41,3.77,应用加替沙星组总的C/E为3.34。结论:加替沙星能有效地根除Hp,不良反应少。根除Hp及费用以A,B两组方案较优,C组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4.
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庆地 《中国药业》2007,16(3):48-49
目的对3种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将85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3组。OAC组28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LAC组27例,口服兰索拉唑30mg;RAC组30例,口服雷贝拉唑10mg。3组均2次/d给药,均加服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d,疗程7d。7d后各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雷贝拉唑10mg,1次/d,连续14d。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OAC组、LAC组、RAC组HP根除率分别为85,71%,92.59%,93.33%。结论LAC组治疗方案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拉唑类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omeprazole,O)三联疗法比较,观察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和雷贝拉唑(rabeprazole,R)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121例患者分为3组:兰索拉唑(LFC组,41例)和雷贝拉唑试验组(RFC组,40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OFC组,40例).3组均先给予三联治疗:兰索拉唑30 mg,雷贝拉唑10 mg,奥美拉唑20 mg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F)100 mg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250 mg,bid,连续7 d.然后,单独给予兰索拉唑30 mg、雷贝拉唑10 mg或奥美拉唑20 mg,qd,连续14 d,并于用药结束后第28~56天内作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率的效果.同时在用药后第l,2,3,7,21,35天对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以及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110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方案,11例失访.LFC组的Hp根除率为91.9%,RFC组为91.4%,OFC组为89.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地根除Hp.但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较奥美拉唑为优.  相似文献   

16.
曹建华 《医药导报》2008,27(1):63-64
目的 探讨新型质子泵抑制药雷贝拉唑肠溶片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 方法 将65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分成治疗组37例, 对照组28例, 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片10 mg, 阿莫西林胶囊1 g, 克拉霉素500 mg, bid, 7 d后, 继续口服雷贝拉唑片10 mg, bid, 连服7 d.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 阿莫西林胶囊1 g, 克拉霉素500 mg, bid, 7 d后, 继续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 bid, 连服7 d. 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 观察两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Hp的根除率, 同时于用药后第1, 2, 3, 7, 14天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 62例患者完成试验, 治疗组失访2例, 对照组失访1例. 治疗组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为91.4%(32/35), Hp根除率为82.9%(29/35), 对照组分别为88.9%(24/27)和81.5%(22/27),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组第1天和第2天症状缓解率分别为45.7%和68.6%, 高于对照组的14.8%和37%(均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和7.4%. 结论 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清除Hp和缓解症状, 并有较高的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42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30 mg,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500 mg,阿莫西林(Amoxicillin,A)1000 mg,2次/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50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30 d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各为93.3%,88.8%(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9.2%,84.4%。结论左旋氧氟沙星联合兰索拉唑和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入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给予66例兰索拉唑组患者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疗程1周。给予60例奥美拉唑组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复发率的差别。结果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兰索拉唑组疼痛、返酸及嗳气症状缓解病例显著多于奥美拉唑组(P〈0.05);兰索拉唑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可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西咪替丁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 ,及对Hp的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的影响。方法 :确诊Hp感染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61例。治疗组 3 0例 ,采用西咪替丁 80 0mg ,qd ,阿莫西林0 .5g ,bid ,呋喃唑酮 0 .2g ,qd ,疗程 2周后 ,继续口服西咪替丁至 4周。对照组 3 1例 ,采用奥美拉唑 2 0mg ,qd ,阿莫西林0 .5g ,bid ,呋喃唑酮 0 .2g ,qd ,疗程为 2周。结果 :两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西咪替丁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 ,缓解症状迅速 ,费用低廉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郑立春 《中南药学》2006,4(3):230-232
目的观察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证实有Hp感染的4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1;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1;甲硝唑0.2 g,3次.d-1)和对照组(20例,口服雷尼替丁三联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0%和80%,P<0.01;Hp根除率分别为95.455%和85.0%,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及雷尼替丁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均有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疗效上优于雷尼替丁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