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本文针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来源及发表SCI论文情况,分析了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因素,进而围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题,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研究基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良性互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提高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更好地发挥学生及导师群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法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教授进行相关专业前沿知识及论文设计讲座,定期组织研究生论坛,对有创新性的论文进行剖析;发挥导师群的指导优势等,对2002级以后在校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与常规带教组比较。结果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实验组2002级-2004级共发表论文884篇,年均295篇,人均1.1篇(295/270);对照组共发表论文290篇,年均75篇,人均0.27篇(75/28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申请课题、参与课题数量增加,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明显增多(P<0.05),课题设计质量好,开创性课题明显增多。结论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新性及能动性,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于高校的常规带教模式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为研究生科研学习与培养提出建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19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的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与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P<0.05)、外语水平、评述文献和学术资料的频率、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数、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学校开展学术活动情况(P<0.01)成正相关。科研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与个人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向导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学习、和对公开发表论文的看法相关(P<0.01)。在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方面,导师管理的宽严情况与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相关(P <0.05);与导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导师交流、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和课题来源相关(P <0.01)。对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与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学术活动开展现状、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学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对科研能力培养情况、学生对自己总体科研水平的评价相关(P <0.01)。结论强化研... 更多  相似文献   

4.
应用自制问卷,调查研究生对导师科研能力、指导情况及师生关系等的评价,为全面掌握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情况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科研能力很强(61.3%),导师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指导很充分(51%),指导方法很适合自己(48.5%),师生关系融洽(70%),导师指导侧重的方面和研究生注重的方面基本一致,主要是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轨合一”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培养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素质型医学人才,满足时代的要求。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2017和2018两个年级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4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和实验组(22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管理,实验组通过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优化课程设置、打造网上课程平台、完善考核监督机制、组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帮扶小组六个方面解决科研时间不足的问题,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意识、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统计至毕业前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由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人员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审核评分。结果 实验组研究生毕业前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硕士学位论文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I论文发表数量、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发表文章总数量三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培养方法能有效激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科研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导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目前药学研究生培养存在创造力不足的主要问题,探讨药学研究生创造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和药理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33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4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培养模式、兴趣与选题能力、独立科研能力等方面调查数据行描述性分析或t检验.结果 67.31%(70/104)的研究生认为采取团队导师制培养研究生比单一导师制好(t=4.409,P=0.011).师生认为: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指标具有客观、公正和可操作性;应注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培养除自身努力外,导师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在选题能力培养方面(t=6.220,P=0.002),特别是在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方面导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t=5.115,P=0.004).结论 建立药学研究生创造力培养评价体系很有必要.该评价体系及其指标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对提升药学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水平与质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对导师培养的满意度,导师在思想道德、学位论文、专业知识上对研究生的影响,导师现行培养方式与研究生期望的培养方式的比较等.结果 研究生对导师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论文写作、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上的培养基本是很满意或满意;而导师在思想道德、学位论文与专业知识上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对于导师现行的培养方式与研究生期望培养方式的比较,在专业知识方面相一致,但在科学研究、指导类型和指导频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2006-2009年毕业的622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中,按照就业主要聚集地区和分布单位,抽取在上海地区26家医院就业的415名研究生,由医院的人事主管或科室领导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包括职业价值观、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身心素质和科研能力5个方面)进行评判,并与毕业生的自我评价结果作配对比较.结果 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较低的依次是批判性思维能力(21.62%)、创新能力(36.0%)和相关学科知识(36.04%);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与毕业生的自我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人单位注重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毕业生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用人单位对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本科毕业院校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证因子分析得出4个公因子,分别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迁移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结论用人单位认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相关学科知识薄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预期目标存在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城乡差异、本科毕业院校等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影响.评价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迁移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价值观4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业绩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高校科研业绩的定量评价,要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其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由承担项目、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奖成果扣成果鉴定、获得专利、创造价值、人才培养七方面构成,并提出评价指标量化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23-127
随着我国医疗及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许多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逐渐意识到科学研究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已经成为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SCI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成为每位研究生在求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我校为了提高研究生阅读和撰写SCI论文的能力,实施了SCI论文研读汇报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引下,鼓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撰写及发表SCI论文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该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为"主动研究性学习",对培养研究生形成正确的科研思路、掌握科研技能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我校SCI论文研读报告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19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论文质量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学术氛围、课程设置、论文质量保障、导师的指导作用维度得分分别为(4.25±0.56)分、(4.24±0.62)分、(4.22±0.51)分、(4.07±0.56)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学术氛围、论文素材积累、科研环境维度上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学术氛围、课程设置、论文素材积累、导师的指导作用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建议研究生管理者和研究生导师完善研究生课程设置,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其毕业论文质量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现况,收集各方意见与建议,制订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并推广应用。方法通过调研,了解山东省6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点学科带头人与管理人员等对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改革方案,以一家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试点。结果大多数医学院校理论学习时间为一年,课程单一。在被调查的研究生中,86.7%的认为理论学习时间可以缩短为半年,83.3%的认为需要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94.4%和97.2%的认为参与课题和实践对丰富知识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帮助较大。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将理论学习时间由一年改为半年,增加研究方法类、思维方式训练课程。结论传统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突出问题表现在对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上。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改革3年来,师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生获得的科技创新奖项以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优于改革前。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位论文质量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问卷形式,从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导师指导、科研训练、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多方面情况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进行了广泛调查。进一步评析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现状,并就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探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10年中在读研究生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年度分布、类别、SCI收录隋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读研究生共发表论文182篇,前5年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0.0篇,后5年26.4篇,数量上呈增长趋势;前5年共发表SCI论文3篇,后5年发表48篇,在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博士生发表SCI论文数量远高于硕士生;基础文章多于临床文章,且以优势学科为主。结论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科教管理部门的合理激励措施是研究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探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1.5对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10年中在读研究生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年度分布、类别、SCI收录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读研究生共发表论文182篇,前5年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0.0篇,后5年26.4篇,数量上呈增长趋势;前5年共发表SCI论文3篇,后5年发表48篇,在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博士生发表SCI论文数量远高于硕士生;基础文章多于临床文章,且以优势学科为主.结论 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科教管理部门的合理激励措施是研究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培养有效途径的看法。方法 以某医科院校研究生为对象,应用尤金创新能力测试量表和自制问卷,调查研究生一般情况、创新能力水平及其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有效途径的认识。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等级水平比较实施卡方检验;研究生对培养环节、途径的重要性认识情况实施方差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6份。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主要为一般(557/936,59.6%)和强(356/936,38.0%);在各培养环节中,研究生认为科研及实践环节最重要(F=225.49,P=0.00);在各培养途径中,研究生认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最重要,其次是分类培养(F=50.36,P=0.00)。结论 要重视研究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见,根据本次调查反映的重要方面,应下大力气抓好科研实践环节管理、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分类培养工作,以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目前军医大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军医大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军医大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定量考核办法。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军政素质、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临床能力和论文质量等7个项目41项指标,通过对各考核指标进行评分,综合计算得出研究生培养质量总的分值,实现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定量考核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简称SCI论文)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医师发表SCI论文的内在原因。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40个学科的857名临床医师中随机抽取335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率92.24%。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在2007—2011年SCI论文的撰写情况、对SCI政策的知晓和反应情况、撰写SCI论文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对自身和身边医师"被科研"问题的看法。结果被调查者愿意撰写SCI论文的主要原因为职称评定(69.11%)、科室考核(47.15%)和申请人才计划(47.15%);不愿意撰写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工作量太大(82.80%)和顾虑录取门槛较高(59.14%)。65%以上的被调查者知晓相关政策,主要知晓途径是科主任的宣讲。被调查者对SCI论文与个人职称挂钩政策的反对率高于支持率,但对将其纳入科室考核、获得经济奖励、申请学位和导师以及人才计划评定政策的支持率高于反对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67%的被调查者曾有过"被科研"现象,80.26%的被调查者知道身边的同事存在"被科研"现象。结论临床医师撰写SCI论文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来自政策导向,但反对将其与个人职称挂钩;"被科研"现象普遍存在,应当从本质上提高医师的科研兴趣,进而提高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首届“研究生科研论文院士奖学金”(简称“院士奖学金”)评审工作揭晓,有31名博、硕士研究生所发表的87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奖,发放奖励金额共计35,600元。其中有的论文发表于影响因子2.98和2.74的国外杂志上,居全校科研论文的前列。97级博士研究生庞战军荣获本届“院士奖学金”的唯一一个二等奖。目前,国家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对我校“院士奖学金”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宣传报道。我校首届“院士奖学金”揭晓  相似文献   

20.
朱俊利  李珊 《医学与社会》2012,25(12):89-92
目的:研究临床学院研究生导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阐述了指标的使用方法。结果:临床学院研究生导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权重分别是28.67%、21.67%、18.00%和31.67%。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体现了临床学院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及人力资源中的"胜任特征"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