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诊断并不困难,但要迅速而有效的止血并不容易.传统的止血方法是鼻腔填塞,对反复发生的顽固性鼻出血行后鼻孔栓塞,但此方法损伤鼻腔黏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尤其是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出血点多位于鼻腔后端,以致填塞不到位,常不能彻底止血,多需反复填塞,易导致鼻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我科于2006年4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在鼻窦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传统鼻腔填塞和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3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其中64例应用传统鼻腔填塞止血,75例经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止血.结果 传统鼻腔填塞法平均填塞3.4次,治愈54例,未愈10例,治愈率84.4%;双极电凝法一次治愈64例,二次治愈7例,4例未愈,治愈率94.7%,经检验P<0.05;平均住院天数,传统填塞法7.2±1.2天,双极电凝法3.2±0.3天,经检验P<0.01;双极电凝法应用前后,血管结扎手术率分别是15.6%和5.3%,P<0.05,139例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安全可靠,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痛苦程度小,减少手术率,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同时行高频电凝止血与传统填塞止血疗效比较。方法对115例经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和121例传统前后鼻孔填塞治疗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治疗组手术过程短暂、刺激小、反应轻、恢复快,有效率达98.26%,无并发症发生;传统治疗组患者行传统前后鼻孔填塞痛苦大、反应重、恢复慢,有效率85.12%,并发鼻腔粘连发生率13.22%。两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晰、止血准确,免除了传统前后鼻孔填塞之痛苦,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尤其对探明鼻腔深部的出血点具有重要意义,应常规采用。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以电凝止血结合可吸收材料微创填塞鼻腔治疗。结果:26例一次治愈,1例行二次治疗痊愈,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嗅裂区和下鼻道后端多见,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止血治疗,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严重后段鼻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严重后段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5例后鼻孔填塞治疗无效的鼻出血住院患者,行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其中24例全身麻醉,1例局部麻醉。25例中有2例患者同时行双侧蝶腭动脉电凝术。结果 术中所有蝶腭动脉均能明确识别,并在出蝶腭孔处将其成功电凝。22例术后未再出血;1例术后6h再次出血,经后鼻孔填塞2d后出血治愈;2例术后当天轻微鼻出血,药物治疗后停止。出院后随访3~6个月,患者均无再次鼻出血,除2例出现轻度鼻腔黏连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严重后段鼻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麻下鼻内镜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麻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89例)行全麻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照组(46例)行常规前后鼻孔填塞。结果 观察组1次治愈86例,2次治愈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次治愈24例、2次治愈17例,总有效率8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麻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老年难治性鼻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二次鼻内镜下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提高鼻出血的一次性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鼻出血经过二次鼻内镜探查及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鼻内镜下再次寻找出血点,并用带吸引的高频双极电凝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同时分析首次鼻内镜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15例患者二次鼻内镜检查发现明确出血点,经电凝止血后治愈;8例患者仍未发现出血点,予以电凝可疑部位同时行预防性填塞后治愈。结论 熟练掌握鼻出血的出血部位,鼻内镜下反复仔细检查,电凝止血处理出血部位,必要时辅以微填塞,可避免二次鼻内镜检查,进一步提高鼻出血一次性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治疗严重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鼻出血部位明确,出血量少,经压迫,药物烧灼,微波等治疗均可止血;少数鼻出血部位不明确,出血量多,这种鼻出血治疗时往往需鼻腔填塞止血,但接诊时由于某些基层医院临床医师缺乏良好的止血操作技能及一定的实践经验,经一次或多次鼻腔填塞均难以奏效,而改行后鼻孔填塞或血管结扎方可止血。自1999年以来笔者用改良前鼻孔填塞方法治疗严重鼻出血患者,均一次治愈,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鼻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腔填塞术是治疗鼻腔出血最常用最重要的止血方法,后鼻孔填塞术是治疗发生在后鼻孔出血的重症鼻出血的常用止血方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除利特尔区及其附近可窥见区域内的出血可以通过鼻腔填塞有效压迫出血点止血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特别是重症鼻出血,往往出血点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认真寻找6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行电凝止血加选择性鼻腔填塞,其中60例在鼻腔黏膜局部麻醉下进行,7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结果:顽固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嗅裂区、鼻中隔后端为主,占71.7%。患者均1次治愈。结论:鼻内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并电凝止血,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成人严重鼻出血位置分布规律及有效微创处理方法。方法:通过鼻内镜观察成人严重鼻出血位置,并以微创手段进行止血。结果:129例成人严重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鼻中隔嗅裂区及鼻顶前端68例(52.7%);下鼻道后端穹隆部37例(28.7%);蝶筛隐窝下方10例(7.8%);利特尔氏区8例(6.2%);中隔后上端5例(3.9%);部位不明1例(0.8%)。查明出血部位的128例患者为动脉出血,均予电凝止血。结论:绝大多数患者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嗅裂区、鼻顶前端和下鼻道后端穹隆部;鼻内镜下绝大多数出血部位均可发现;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创伤微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住院鼻出血患者的常见病因、出血部位、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37例住院鼻出血患者,统计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7例住院鼻出血患者中,男176例,女61例, 14~86岁(平均55岁),单侧出血232例,双侧出血5例。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部47例,下鼻道42例,嗅裂区31例等。102例予以凡士林或碘仿纱条填塞,68例治愈,34例改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134例予以膨胀海绵或明胶海绵填塞,40例治愈,94例改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1例未填塞,予以降压止血药物后治愈。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共128例,治愈122例。结论 住院鼻出血患者以老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单侧多于双侧,最有效治疗方法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局部填塞。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32例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使用铬酸局部烧灼、明胶海绵局部填塞止血,回顾性分析出血部位、疗效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全部病例可见鼻腔黏膜多处糜烂,出血部位最多见于嗅裂鼻中隔部11例,鼻中隔棘或嵴7例,下鼻道顶部7例,中鼻道4例,中鼻甲后端2例,蝶筛隐窝1例;7例鼻中隔偏曲有棘或嵴致出血者,同期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单独使用铬酸止血16例,单独使用明胶海绵止血7例,联合应用铬酸和明胶海绵止血9例。全部病例1次治愈30例,2次2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精确定位出血点是实施微创局部烧灼或填塞止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1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方法 对41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电凝止血.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380例(91.57%),两次手术治愈28例(6.75%),三次手术治愈5例(1.20%),四次手术治愈2例(0.48%).出血部位不能确定者4例经明胶海绵局部填塞后未再出血.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以下鼻道穹窿部、鼻中隔嗅区及中鼻道最为常见,鼻内镜下电凝止血为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鼻动脉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动脉出血的有效诊治途径。方法:用鼻内镜检查106例难治性鼻动脉出血,部位不明者配合鼻腔异常结构或鼻腔病变处理进一步寻找出血点,找到出血点后行选择性微创治疗。结果:内镜检查一次发现出血点93例(87.74%),内镜下行鼻腔结构或病变处理再次发现出血点11例(10.37%),2例(1.89%)部位不明。106例中,1次治愈90例(84.91%),2次治愈14例(13.20%),3次治愈2例(1.89%)。随访3个月无复发,鼻中隔穿孔1例。结论:难治性鼻动脉出血的诊治应施行个性化治疗,首先在内镜下明确出血点,明确出血点后,选择性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生物胶粘贴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鼻内镜下应用医用止血纱布和生物胶粘贴止血,探讨鼻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 2003~2004年间我科收治的鼻出血78例,均在鼻内镜下仔细检查鼻腔出血部位,取医用止血纱布和生物胶粘贴止血. 结果 1次治愈70例,2次8例,痊愈率100%(78/78),平均住院日3.5天. 结论鼻内镜下可吸收性止血纱布 医用生物胶粘贴治疗鼻出血创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7年12月因难治性鼻出血住院并行鼻内镜检查明确鼻出血的患者120例,均采用鼻内镜监视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局部微填塞,术后随诊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一次性治愈80例,二次治愈16例,6例因鼻中隔重度偏曲,经行鼻中隔成形术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意外、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检查能准确查找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鼻内镜辅助下彭氏电刀电凝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其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尤其适用于有全身疾病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下鼻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下鼻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对21例下鼻道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下鼻甲黏骨膜分离、下鼻甲骨骨折后部分切除,局部填塞。术后鼻腔粘连者,分离后放置薄荷石蜡油浸后的明胶海绵,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手术填塞后止血满意,3~7 d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黏骨膜分离及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下鼻道鼻出血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用薄荷石蜡油浸润后的明胶海绵放置隔离预防粘连,简单易耐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绘制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及精准优化诊疗模式。方法 检索近10年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难治性/隐匿性”鼻出血的中文文献117篇,患者11 708例,结合我院患者总共纳入患者11 860例,分析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总结我院鼻内镜下精准搜寻出血部位、射频微创止血和无填塞的优化诊疗模式。结果 我们发现责任血管主要是蝶腭动脉和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出血部位的频率依次是下鼻道穹窿区域31.90%(3783例)、中鼻甲嗅裂区域29.70%(3522例)、中鼻道后端区域11.37%(1349例)、鼻中隔偏曲区域8.98%(1065例)、鼻腔最前上区域6.22%(738例)、其他/不明区域11.83%(1403例),将隐匿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简明的鼻出血分布“地图”。152例患者按照我院的优化诊疗模式,99.34%(151例)患者能够精准微创止血。结论 我们绘制出了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便指引出血部位的搜寻;鼻内镜下针对隐匿出血部位的精准搜寻和微创止血是优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