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席弘赋》为针灸医家席弘所著,是席氏临床经验之总结,极受明代针灸名家汪机之推崇。 《席弘赋》篇幅不大,赋中仅就头痛、痹证、心痛、癫痫等21个病证进行辨证用穴,而赋中用穴亦只有50多个。但此赋却充分地反映了元明时代,针灸治疗的特点。 现根据经络腧穴的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择其要对《席弘赋》作以解释。1 头痛 “列缺头痛及正偏,重泻太渊无不应运”。头痛分外感、内伤。歌赋提出的处方,应为治疗外感头痛而设。列缺为肺经络穴,专治头项病症;太渊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希冀后学领会仲师针灸立法之精微,以供临证参考。[方法]从《伤寒论》针灸条文中总结其针灸治疗的特点与规律。[结果]《伤寒论》中对针灸疗法的记载简要,其中论述针刺者10条,论火灸法者7条,论火逆证者18条,体现出针与灸的使用范围、针药并用、灸药并用、针法治未病,治病求本等思想。[结论]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对指导后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不无裨益,其在针灸史上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3.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4.
邵经明教授针灸学术思想探讨朱彦岑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邵经明, /中医师,辨证,辨病,选穴,背俞穴邵经明教授、主任医师是当代中医针灸学家,业医六一余载,学识深厚,经验丰富,精通针灸,每起沉疴,现将其学术思想整理如下,以飧读者。1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5.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主张针灸必以《内经》、《难经》为本,并对后世诸家针灸之书中违背经旨、“错杂紊乱,繁冗重复”之处,提出了批评。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认为金元医家朱丹溪提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不无道理,指出经中所言补法,即张子和所谓祛邪扶正、去旧生新之意。此外,汪机重视灸法的应用,反对无病滥灸;强调施针疗疾,必先以诊视为务;要求医家临床施治,“当知圆机活法,不可守经无权”。汪机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针灸医学的正本清源、拨乱纠偏、传承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介宾教授,男,汉族,四川省金堂县又新乡人,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一面读书,一面随父临证习医,高中毕业后,即悬壶桑梓。一九五八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师资专修班深造。此间,他有辛亲炙蜀中名医吴棹仙、蒲湘澄门下,尽得二位大师之真传。杨氏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主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道,在长期的临床和教学科研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针灸学术思想,现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明代医家汪机著有《针灸问对》一书,集中反映了其针灸学术思想。主张"针法浑是泻而无补",提倡无病忌灸,反对保健灸法,说理熨贴,笃实明辨;提倡医家应圆机活法,灵活治病取穴,不可按图索骥,同时应提高医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世医所行针刺手法和行医陋习怀疑否定,重视用针从简,不可巧立名目。  相似文献   

8.
葛洪,字稚川(约公元261~341年),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著名道学家和医学家。他于三世纪末成书的《肘后备急方》(以下简称《肘后》)是二本最早专论急证处理的医学方书。书中对急救原则、具体救治措施及很多行之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都有论述,并将针灸治法特别是灸法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中,对灸法治病的效用、操作、忌宜等均作了较全面的论  相似文献   

9.
一、阐发幽微 深得要旨;二、调理脾胃 振奋阳气;三、善用灸法 辨证施艾(灸);四、崇尚泻血 效如反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针灸学家汪机的生平、成就及《针灸问对》,对其针灸学术思想从师宗岐黄,重在发挥;重视诊法,特色昭著;简化针法,针药合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1.
近部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最基本的取穴方法.该文阐述了近部穴位治疗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总结了近部取穴的运用特点.近部选穴在应对痹症、五官科疾病、局限性皮疹或是其他发病具有局灶性特征的疾病时,方法简易直观.但是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疾病,其症状表现不具有上述局灶性的特点,而相关疾病的近部穴位依然被高频地应用于针灸治疗.总结这类...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便秘,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理论依据,并对循经配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及特定穴应用等四种配穴方式进行探讨,总结出常规治疗便秘的穴位,在临床实践中,以更好地发挥针灸临床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罗秀素,女,63岁,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血液系统疾病已三十余年,已于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多次获得一等奖,尤其对血液病的研究和治疗有着自己独到的辨证体系和学术思想,在中医血液界已自成一派,深得血液界同行们的认可和推崇.其辨证之精当,用药之效验,疗效之卓著,若非亲临随诊,实难领悟其辨证治疗之精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验探讨盐酸格拉司琼之中间体1-甲基-吲哒唑-3-羧酸经1H-吲哒唑-3-羧酸甲基化制备的方法及工艺。方法:通过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批实验。结果:产品产率70%,转换率90%,熔点215~216℃,纯度95%以上。结论:该实验产品完全满足后续生产制备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世纪教学和未来针灸学术发展的要求,对《针灸医籍选》这一编写于1980年代的教材从编写形式入手,突出重点,增加针灸医案和趣味性,达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拓视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近30年来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文献,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检索维普数据网(VIP)、中国知网(CNKI)1989~2018年间涉及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文献,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临床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SPSS Clementine 软件中Apriori算法等进行信息挖掘。结果 经统计发现纳入的175篇文献中,虽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耳鸣的主穴主要为听会、翳风、听宫,但是只有54.15%的支持度;Jadad分析统计高质量文献仅有13篇(7.43%);有明确诊断标准的文献103篇(58.86%);明确提出疗效判定标准的文献63篇(36%);随机对照文献117篇(66.86%)。结论 近30年来针灸治疗耳鸣的取穴、组方有一定规律可循,但由于高质量文献数量较少,不能完全客观、透明的反映临床研究,所以只能一定程度上说明针灸治疗耳鸣采用听会、翳风、听宫较多。故临床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试验方案,为今后临床治疗与试验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儒家文化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来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以全面地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儒家的爱有差等的思想,在不少医家论述中表现出来;二是轻视解剖,致使人体解剖成为伦理禁区;三是儒学的尊经复古思想客观上造成了医家的聪明才智受到压抑,遏制束缚创新;四是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多不重视,影响了中医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临床文献的取穴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方法 参考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WanFang Data,WF)、维普(China Se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VIP)、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并从中摘取2000年1月-2019年6月以来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类文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临床取穴规律特点。结果 共纳入32篇文献,涉及腧穴25个:①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会阳、次髎、中髎、中极;②腧穴关联度:会阳-中膂俞、次髎-三阴交(会阳)、大赫-委中;③涉及到的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占总频次的81.2%;④腰骶部选穴部位频次最高,占选穴部位总频次的53.4%。结论 以数据挖掘技术的方式总结出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腧穴和经脉的内在规律,以会阳、次髎、中髎、中极最为常用,电针为主,采用局部(病位)(腰骶部)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相结合的取穴方式,为针灸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选穴依据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收集建库至2021年9月所有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用Microsoft 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分析,用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和SPSS modeler18软件(Apriori 算法)进行聚类、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 110项,涉及腧穴103个,总腧穴应用频次为601次。频次在10以上的腧穴共有14个腧穴,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太冲(75次),常用经脉为阳明经、肝经;聚类分析得到2个有效聚类太冲-曲池-足三里-人迎-合谷和百会-三阴交-风池-太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度最大的是曲池和太冲。结论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多选用阳明经、肝经腧穴,主要是太冲、曲池、足三里、合谷等,重视太冲和曲池的腧穴配伍使用,重视调理气血,实证处方主穴为太冲、曲池、足三里、人迎、合谷,虚证处方主穴百会、三阴交、风池、太溪,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倍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才能不断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