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普遍性及人体内抗EB病毒lgG长期存在,给临床判断EB病毒的感染状态带来较大的困难[1].目前唯有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situhybridiza-tionhistochemistry,ISH)的方法既可确定病毒存在的情况,又可区别感染的细胞类型。原位杂交是将重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与组织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起来,在组织细胞原位显示某种特定基因,mPNA其产物(特异蛋白质)的表达、并可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然而常规的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操作过程复杂、时间长、工作条件要求苛刻,难以为一般实验室接受。我们在简…  相似文献   

2.
EB病毒(EBV)属疱疹病毒科,其核酸为线状双股DNA,长度因不同的病毒株而异,平均175 kDa,被衣壳蛋白包裹,核衣壳外有包膜,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许多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与EBV感染有关,包括鼻咽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临床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电镜等.  相似文献   

3.
霍奇金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概况 170年前英国伦敦的病理医师托马斯霍奇金首先报道了7例淋巴结和脾脏肿大病例。后来人们将其称为霍奇金病。一个多世纪以来,对霍奇金病的性质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是炎性疾病,有人认为是肿瘤。不过,目前人们已普遍认为霍奇金病是一种具  相似文献   

4.
EB病毒 (EBV)与许多恶性肿瘤有关 ,例如与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以及鼻咽癌均有很高的相关性。本文对 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了研究 ,初步探讨其组织学分型、免疫表型及与EBV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 1995~ 1997年手术及活检材料 ,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病例共 5 1例 ,经筛选最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42例。标本经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单克隆抗体UCHL 1(CD45RO) ,L2 6 (CD2 0 ) ,LCA ,EMA ,KP 1,CD6 8,CD15 ,多克隆抗体S 10 0均为DA…  相似文献   

5.
EB病毒(EBV)与许多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有关,临床主要检测方法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电镜。近年来,EBER原位杂交已成为EB病毒常用的检测手段,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但也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石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IHC)阴性切片上建立EBER原位杂交(ISH)检测方法,为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病变在组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检测结果及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间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的病例23例,其中NK/T细胞淋巴瘤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例,伯基特淋巴瘤2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先选取1例组织量充足的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用于IHC后EBER ISH前组织预处理条件的摸索,然后使用最佳预处理条件建立本实验的检测流程并用于另外22例组织中。22个蜡块每例连续切片2张,1张进行常规的EBER原位杂交检测,归为对照组;另1张归为实验组,先进行IHC染色,再按最佳预处理条件进行EBER原位杂交。最后对两组切片杂交的成功率、阳性强度、阳性细胞比例及组织细胞结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EBER杂交的成功率为90.91%(20/22),与对照组[100%(22/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成功的切片阳性着色位于细胞核,定位准确,背...  相似文献   

7.
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睾丸非淋巴瘤的形态结构特征、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石腊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 S- P法标记 L CA、L2 6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  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为睾丸不同程度肿大 ,组织学图像与胃肠道MAL T淋巴瘤相似 ,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表达 L CA、L2 6阳性。结论 老年人出现弥漫性睾丸肿大 ,首先应考虑睾丸淋巴瘤的可能。该病的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在不同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外周血EBV-DNA与淋巴瘤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96例明确诊断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在241例B细胞淋巴瘤和55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EBV-DNA阳性率高于B细胞淋巴瘤患者,且EBV-DNA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其乳酸脱氢酶(LDH)成正相关。预后分析中,T细胞淋巴瘤EBV-DNA阳性患者预后更差,而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EBV-DNA在不同淋巴瘤类型中的检出率不同,外周血EBV-DNA可能是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咽癌EB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理分型95%属于非角化鳞癌。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嗜淋巴病毒属的DNA病毒,大量研究认为它与鼻咽癌特别是非角化型鼻咽癌关系密切。我们同时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中的EB病毒,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及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2002—2003年我院10例鼻咽癌标本,按WHO(1999)分类方法诊断为非角化鳞癌10例。1.2方法全部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5μm连续切片,HE…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EB病毒与p100/p52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了解EBV阳性的DLBCL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DLBCL中EBV与p100/p5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检测EBV编码mRNA(EBER-1)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及p100/p52蛋白的表达。结果 190例DLBCL中EBV(+)24例(12.6%),发病年龄>40岁,平均70.04岁。其中,汉族发病高峰年龄>70岁,维族>60岁,汉族患者发病年龄略高于维族。DLBCL中EBV阳性与阴性组进行对比,IPI和LDH差异显著(P<0.05)。24例EBV(+)中22例p100/p52蛋白(+),p100/p52蛋白与EB病毒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100/p52蛋白在EBV阳性DLBCL中高表达,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并促进肿瘤的生长;因存在相关性,则抑制剂可作为选择性治疗方式。NF-κB过表达是不良的预后标记,p100/p52也许能用于预测预后并在治疗性干预措施中成为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原位PCR(ISPCR)的敏感性 ,对原位杂交 (ISH)检测阴性或弱阳性的尖锐湿疣组织 (CA)进行ISPCR检测 ,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标本来自我院和西京医院 ,从 80例光镜诊断为CA或可疑CA中选择 2 7例HPV6 11DNA弱阳性 (ISH)和 18例HPV6 11阴性的标本行ISPCR对比检测。标本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切片 4μm厚。HPV6 11DNA探针为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制备 ,试剂盒购自德国BochringerMannheim公司。HC 2 0 0型多功能PCR仪为西安飞机工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网状分枝扩增法(RAM)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外周血EB病毒基因在EB病毒感染与NHL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用人工合成EBER-1启动子基因,建立网状分枝扩增检测法,以EB病毒阳性细胞株Raji和EB病毒阴性的人白血病细胞株NB4作对照,检测120例NHL患者外周血中EB病毒基因.结果 RAM最少能够检出样品中10拷贝/μl的EB病毒DNA,与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的灵敏度一致;并从120例NHL患者中,检出76例阳性(63.3%),与m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100%.结论 RAM法具有高度敏感度和特异性、操作简便,且可在等温条件下扩增核酸;同时证明NHL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DNA原位杂交方法(ISH)检测移植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并与HCMV-pp65抗原血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结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肾移植患者标本60例,移植前后采集外周血标本250例,分离获得白细胞经涂片固定后分别采用ISH和IHC检测HCMV。结果ISH检测阳性率高于IHC,ISH检测的HCMV DNA阳性细胞见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HC检测的HCMV抗原阳性细胞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ISH检出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IHC,且显然早于IHC。结论原位杂交检测HCMV DN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利于早期、快速监测HCMV的激活。  相似文献   

15.
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与EB病毒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与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CD20,CD79a,CD45RA,k,λ,CD5,CD10,bcl-2,cyclin D1)和T淋巴细胞(CD3g,CD8,CD45RO,CD56,GramB,TIA),同时进行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EBV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结果60例中,免疫组化证实B细胞性淋巴瘤48例(80%),T细胞性淋巴瘤12例(20%)。EBV—EBER原位杂交40例中6例阳性表达,均为T细胞性淋巴瘤,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的30%~80%,34例B细胞性淋巴瘤:EB病毒检测阴性。结论肠道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发,并以惰性的黏膜相关性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多发,与EBV无相关性。肠道T细胞性淋巴瘤侵袭性较强,且与EBV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与人类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BV)是从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细胞培养中发现的一种嗜人B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该病毒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绝大部分感染者为健康携带状况。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BV与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等多种肿瘤发生有关。然而,最新文献证实,最初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测EBV核抗原(EBNA)抗体284与MAGE-4存在交叉反应,因而对基于该抗体免疫组化检出的EBV与某些肿瘤相关的结论产生质疑,提出EBV不是乳腺癌病因的观点。此外,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治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效果明显,而在其他EBV相关肿瘤治疗方法和效果还有待研究。现对EBV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EBV与各种肿瘤发生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状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 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厚切片2片),86.7%(52/60)标本DNA的纯度(260nm/280nm)≥1.6,其中50%(30/60)淋巴瘤组织EBV呈阳性表达(10^0~10^6拷贝/ngDNA)。结论 采用改良TES水浴法能获取石蜡包埋组织中高质量基因组DNA,使用该新的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标本资源进行与疾病相关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TTV感染与肝组织炎症程度 及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并经原位 杂交证实;对TTV阳性和阴性组的血液学生化指标,诸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 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γ 球蛋白(γ 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进行了比较。 结果 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抗原(TTVAg)阳性15例,检出率为28.8%;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肝细 胞浆内,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偶见肝细胞核内有表达;TTV阳性表达细胞呈单个、散在或片簇状分布;TTVAg阳性的 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毒性肝炎的一些病理变化,如肝细胞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 样变、灶性坏死、凋亡、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从15例TTVAg阳性病例中任选10例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 检测,结果8例阳性,二者符合率80.0%;同时对5例免疫组化TTVAg阴性肝组织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检测,结 果5例均为阴性,二者符合率100%;TTVAg阳性组ALT、AST、TBIL、γ G均值均高于TTVAg阴性组,ALB、PTA 均值均低于TTVAg阴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型趋化因子受体3(CCR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T-NHL中的表达意义,探讨T-NHL的分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T-NHL中CXCR3和CCR3的表达,利用?字2检验分析两者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XCR3和CCR3总表达率为24.4%;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 0.05);CXCR3和CCR3总表达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以及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根据肿瘤细胞是否表达CXCR3或CCR3来进一步分类T-NHL,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鼻咽癌石蜡组织为材料,用Chelex-100法提取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扩增出EBNA-3C片段,以建立快速提取石蜡组织中EB病毒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组织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的情况,应用Chelex-100法快速提取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用PCR扩增出EBNA-3C片段。结果:(1)30例鼻咽癌石蜡组织中原位杂交检测EBER全为阳性。(2)用Chelex-100法从30例鼻咽癌石蜡组织中提取了EB病毒基因组DNA并成功扩增出EBNA-3C片段。结论:Chelex-100法是快速提取鼻咽癌石蜡组织中EB病毒基因组DNA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