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永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3):335-337
“归因疗法”(Attributiontheraaa),就是在心理治疗中通过引导患者对其症状产生原因的知觉,来控制和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是由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心理疾病都和患者对症状产生原因的不良知觉或推断有关,所以,心理治疗是基本的原则就是将患者的不良归因置换为无害的归因,形成两种运用归因理论于治疗实践的模式;~种是“真归因疗法”(veridicalattributiontherapy).另一种是“假归因疗法”(misattrlbutlontb,rayy)o1复归因疗法许多心理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己症状产生原因的不正确知觉引起… 相似文献
2.
女子垒球运动员归因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四十年代,Herder首先建立了归因理论,其观点是,人的行为结果之原因可归结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前者包括了努力及能力两个方面,后者包括运气和任务难度两方面[1]。后来,Weiner根据前人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消极归因模式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消极归因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归因训练,对照组26例只给予常规的分娩护理。结果归因训练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水平(7.36±1.63、6.45±1.39)较对照组(9.51±1.89、9.19±2.04)明显减轻(P〈0.01);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358.42±21.51、60.24±4.49min)较对照组(471.10±33.70、66.72±4.57min)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对消极归因模式初产妇进行归因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情绪,利于分娩。 相似文献
4.
抑郁的归因理论与归因训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抑郁的归因理论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Abramson等从归因方式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该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心理学界广泛的关注,近二十年来已成为抑郁研究的热点[1-3].抑郁的归因训练就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它的出现为抑郁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条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抑郁的归因理论及相关问题进行一些介绍和探讨,并简要介绍抑郁的归因训练,以期能够引起国内学者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归因模式。方法:用Beck 抑郁自评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46 例抑郁症病人和46 例正常人进行测定。结果:抑郁症组Beck 均分为13-42 ±5-87,比正常组明显增高;抑郁症组ASQ好事件和坏事件在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三项指标和总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在好事件上三项指标与总分无差异;对坏事件的归因,持久性、整体性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oNeg、无望感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PCN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缺乏正常人归因时自我服务的偏向,采取的是消极的自我归因,把坏事件看作稳定的、普遍的因素,是一种悲观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共抽取了170名在校大学生,研究当代大学生在正性事件及负性事件上的归因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对正性事件归因时,倾向于做出内在的、整体的、持久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归因时,倾向于做出内在的、局部的、暂时的归因。提出了归因训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个体的归因方式、心理求助、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检验归因方式和心理求助是否能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杀意念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心理求助问卷等对广州某大学37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利用层次回归对变量间的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相关(r=0.30,P<0.001);②可控性归因方式和向亲友求助的意愿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可控性归因倾向、向亲友求助的意愿能降低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减少个体自杀意念产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自治区各大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成就动机和职业归因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其成就动机来更好地促进高校咨询事业的发展。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职业归因风格问卷》(WASQ)对30名新疆高校心理咨询师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新疆高校心理咨询师追求成功动机显著高于避免失败动机(t=3.551,P0.01);高成就动机的新疆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对消极事件进行归因时,比低成就动机的咨询师更倾向于进行可控性归因(P0.01);职业归因风格在多个维度上与成就动机达到显著相关(r=0.533,P0.01;r=0.435,0.408,-0.380;P0.05)。结论新疆高校心理咨询师成就动机与职业归因风格存在显著相关,可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来提高咨询师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抑郁症患者治疗后归因方式的变化.方法 选取62名住院抑郁症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归因方式问卷(ASQ)的测评.同时选取58名无抑郁病史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归因方式问卷(ASQ).结果 ①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与ASQ得分相关显著(SDS,r=-0.54,P<0.01;HAMD,r=-0.38,P<0.01);②抑郁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抑郁状况显著改善(SDS,t=21.43,P<0.01;HAMD,t=28.19,P<0.01);③抑郁症组治疗后ASQ得分有所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t=-1.62,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归因方式在治疗后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依然显著.归因方式并非抑郁症的伴随症状,而是抑郁者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且具有可变性的类特质.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病人归因与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记忆和知觉归因模式的文化倾向。方法:选择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48名,对中国和美国社会动型的两类鱼群游动卡通片进行知觉归因与记测试。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同正常人一样,对中国动型图片倾向于向外归因,对美国动型图片倾向于内归因,但回忆成绩与归因倾向无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以归因效果理论、习得无助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等当代有影响的三大归因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因素上谈三大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成败进行积极归因,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与保持自我正确的归因方式。 相似文献
12.
父母对儿童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及其与父母情绪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国父母对孩子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和情绪反应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从北京、保定和郑州随机选取287名1岁至8岁儿童的父母,运用故事情境法对这些父母进行访谈.结果:1.父母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不同,它是暂时的,而在"天性与环境"归因和目的性方面,这种差异很小.2.父母关于攻击行为持续性的归因与"天性与环境"、目的性的归因的归因之间相关显著,关于退缩行为持续性的归因与关于"天性与环境"的归因相关显著.3.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归因与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他们越倾向于将这种行为归因于与环境有关的、会持续下去的、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对消极社会行为所产生的消极情绪越强.结论:父母对儿童的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的归因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都与父母的情绪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248名16~22岁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大学生与乐观归因方式的大学生相比,回忆出较多的过度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较少的情感温暖,悲观的归因方式与父母的偏爱无明显关系。结论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早期教养方式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个人责任归因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心理问题的个人责任归因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武汉市七所高校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包括主动求助和未求助两组),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结果:内部-外部归因可以显著预测责任推断,可控性归因不能显著预测责任推断。责任推断和内部-外部归因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可控性归因却显著影响求助行为。结论:无论是主动求助还是没有求助的被试都倾向于对心理问题进行内部归因,并进一步推断自己有责任,但责任推断不能预测求助行为。而心理问题的可控性可以预测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中生内外动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归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和归因量表对137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外部动机的水平高于内部动机的水平。内部动机与归因的多元回归为:能力R2=0.021,努力R2=0.035,任务R2=0.050;外部动机与归因的多元回归为:能力R2=0.376,努力R2=0.391,任务R2=0.317,运气R2=0.384。结论高中生外部动机水平明显高于内部动机水平;不同归因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预测作用不同,能力、努力和任务归因对内部动机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任务归因对内部动机具有反向预测作用,任务、能力、运气和努力归因对外部动机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群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33-435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对3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均无显著差异;②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水平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③自我和谐水平与不同的归因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④努力归因在自我和谐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高中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与归因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山东省某大学279名在读大学生,运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乐观量表(LOT-R)及归因方式问卷(ASQ)对心理健康状况、归因方式及灵活性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ASQ的正性事件普遍维度和负性事件的内外维度上以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正性事件内外维度及归因灵活性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均呈负相关(r=-0.42~-0.14,P0.05或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0.31,P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得分与SDS、SAS及PANAS负性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38、0.26、0.33,均P0.01),与PANAS正性情绪和LOT-R得分呈负相关(r=-0.17、-0.29,均P0.01)。回归分析表明,正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相关(β=-1.42,P0.05),归因灵活性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6.12、-5.49、-1.84、2.49、1.67;P0.05或0.01),负性事件内外维度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及乐观度相关(β=4.72、3.09、2.63、-1.45、-1.17;P0.01)。结论:倾向于把正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把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持续的和普遍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倾向于把正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和持久的、把负性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和暂时的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正性情绪,有着较高的乐观水平;归因灵活性得分低的个体抑郁、焦虑情绪较高,正性情绪、乐观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超重、肥胖初一学生自尊和归因的相关研究,调查并分析体重的差异对初一学生自尊和归因的影响,并比较超重、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的自尊和归因方式的差异。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以BMI标准来对超重、肥胖进行定义。从淄博市张店区3所中学筛查出92名超重、肥胖的初一学生,并筛选出与之匹配的104名体重正常的初一学生,采用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学业成就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体重正常初一学生与超重、肥胖初一学生自尊水平差异显著(t=3.66,P=0.000);体重正常的初一学生与超重、肥胖初一学生在社会认可感、自我胜任感、外表感存在显著差异(t=3.07,2.30,5.42;P=0.05);超重、肥胖初一学生的自尊与归因存在相关(r=-0.038,P=0.000)。结论:体重正常的初一学生的自尊高于超重、肥胖初一学生的自尊,超重、肥胖初一学生的社会认可感、外表感、自我胜任感均低,超重、肥胖初一学生自尊与归因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小学生特有的归因风格特点,以便针对性地培育良好归因风格。方法采用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对河南、江西两地共2109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归因问卷的各个维度上,小学女生均比男生得分高,除负性事件普遍化、永久化和无望感外,其他维度得分差异均达统计学意义(P0.05)。在归因各维度得分上,年级差异显著(P0.05),小学高年级学生负性事件的普遍、永久和内在归因得分高(F=2.84,P0.05;F=6.33,P0.001;F=3.40,P0.05),无望归因得分高(F=6.16,P0.00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正性事件的普遍、永久归因上得分低(F=10.79,P0.001;F=9.19,P0.01),但内归因得分高(F=3.59,P0.05)。结论小学女生整体上比男生乐观,其归因风格异于男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易于对负性事件做悲观归因,低年级学生不善于将正性事件的原因推广,但具有内归因的倾向。提示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关注孩子的归因风格训练,帮助其养成积极的归因倾向,为学生迈入青春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易羞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特点和应对风格。根据被试在羞耻量表上的得分把被试分为易羞耻组(53人)和不易羞耻组(52人)。首先研究两组被试在生活事件的性质和可控性不同水平下的归因特点;其次比较两组在应对风格上的差异。结果显示:(1)易羞耻者对消极事件倾向于作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归因,这在事件的可控性中等和高等时表现最明显;(2)易羞耻者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多地使用“否认问题回避问题”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等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