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美大学生对父母关系评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生活在中美两国的大学生对父母关系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调适调查表”(CCSAI),对439名大学生(239名就读于美国,200名就读于中国)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该量表有较高的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结果: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被试对父母关系的评价没有交互作用;我国大学生在P表中对父母关系的评价比其他在美就读的中国血缘学生更积极(P<0.00001);在N表中,所有具有中国血缘的被试比欧美学生从更消极的角度对父母关系方面的态度进行评价(P<0.0001)。结论:不同的社会文化使中美两国的大学生对父母关系的评价态度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研究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谢家树编制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SCL-90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因此,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状况。方法 用SAS、SDS两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31.15%的大学生在焦虑自评量表上症状比较突出,并且男生的百分比低于女生的比例;在抑郁自评量表上.至少有29.23%的大学生出现抑郁情绪;学生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存在着明显相关;男女无显著差异。结论 要加强对大学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他们在大学阶段中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文版短版心理丰富性问卷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信效度。方法:调查了209名大学生,选取创新自我效能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生命意义量表作为效标效度和聚合-区分效度的检验工具。间隔六周后,对96名大学生进行重测以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12个题目均具有良好的聚合-区分效度,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8-0.85之间。因素分析结果支持短版心理丰富性问卷的单因素结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重测信度为0.79。相关分析表明心理丰富性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存在意义和寻找意义均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消极情绪相关不显著。结论:中文版短版心理丰富性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符合单因素结构,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中国被试心理丰富性的适宜工具。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对在该地区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影响,使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对现实的态度及行为方式都有所不同[1]。许多学者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研究,但对生活在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调适水平的跨国研究的报道还较少见。我们进行跨国比较研究,以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对心理调适能力的影响。1方法1.1调查材料利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调适综合量表(简称CCSAI),对生活在中美两国的华人大学生进行调查,测量在大学生活期间所遇到的各种心理调适问题,如学…  相似文献   

6.
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本研究试图检验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以探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生活事件调查表及SCL-90对19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总体自我概念及其各个特定方面,包括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会自我,均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关联,自我概念较积极的被试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社会适应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同伴支持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同伴支持量表和就业能力量表对768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心理资本和同伴支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支持在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同伴支持对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心理资本水平相似时,得到更多同伴支持的大学生,相较于得到较少同伴支持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就业能力。结论:同伴支持是心理资本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研究结论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的人性特点。方法:使用人性的哲学量表对192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美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中美大学生在值得信任,意志力与理性,独立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中国男女大学生之间在值得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女大学生信任度较低。(2)中美大学生在利他主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大学生有更强的利他意识。(3)中美大学生在人性复杂性,人性变异性得分均偏高,但两者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男女大学生在人性复杂性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在人性观点看法迥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前瞻性研究,评价综合心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三所大学2001级人学新生123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用生活质量量表、自尊量表、个人评价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作为测评工具。在新生入学一年前后进行心理测试,对实验组进行一年的心理干预。结果:随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在生理、社会关系等四领域显著降低、自信分值明显降低;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水平都有积极的改变。结论:采用的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增强自信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及其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期望量表(UCSD)、心理控制源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即Q—RSC)对2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大学生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专业差异非常显著,音乐和思想政治专业的大学生被试的社会期望均显著高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学生被试;②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心理控制源、情绪稳定性、倔强性的负相关显著,与外向、社会掩饰性的正相关显著。结论 ①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存在显著差异;④社会期望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征的相关显著,具有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借读生和正取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尊调查表(SEI)对借读生和正取生进行测查。结果 借读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及总分、阳性项目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取生。在自尊水平上,借读生和正取生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教师态度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高自尊组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自尊组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得多,且与正取生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取生差,但是借读生的自尊水平与正取生没有大的差别。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借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 urban and rural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coping styles of adolescent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 total of 927 urban and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a) students in rural low‐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areas, especially females, had mor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an did those in rural high‐SES and urban areas; (b) rural low‐SES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cope by venting and fantasizing than did the other two groups; (c) regardless of residence and SE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e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problem solving as a coping strategy, but positively related to fantasizing; and (d) urban‐rural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were not entirely accounted for by group differences in coping strategies.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自尊发展特点及其干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尊发展特点并提高其自尊水平。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教材,以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对初中生自尊进行教学干预研究。将被试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1个月的干预实验。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统一施测。结果在独生子女中,女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女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女生的自尊水平;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的干预方法对提高初中生自尊水平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亲密度(含理想与实际的亲密度)及家庭适应性(含理想与实际的适应性)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CV)和《人际信任量表》(IT)对某高校4个年级的220名学生进行测验。结果①大学生对同伴或家庭成员的信任与家庭理想亲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②大学生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与家庭理想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普遍较低;对同伴或家庭成员信任程度高的大学生有高家庭亲密度的期望;对无直接关系者信任程度高的大学生有高家庭适应性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6,自引:8,他引:98  
目的: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5个省、直辖市20个地区的912名中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有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九个因子上其均分都显著地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男生抑郁、恐怖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初中生躯体化、恐怖二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强迫症状均分高于初中生。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方法 本研究采用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姜乾金制订的特质应对问卷 ( TCSQ)、服刑人员档案和自编项目问卷收集有关数据资料 ,对 3 78名女性服刑人员做测查。结果 女性服刑人员中阳性症状者出现率较高 ,共 3 72人 ,达整个群体的 98.41 %。被试在 9个因子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74.6%和 61 .9% ,且在偏执、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上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和症状反应程度都明显高于普通群体 ,而且其心理障碍的检出率高于国内大学生、宗教徒、驻藏官兵、慢性病患者、劳教人员等其他高危群体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学校学生生活应激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对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作为现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这种威胁。本研究对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所面临的应激源及其产生的应激反应的差异。1对象与方法1.互对象本研究共采用被试465名,男218名(46.9%).女247名(53.1%);平均年龄199岁。其中中等师范学校学生188名,大学师范院校的学生119名.医学院校的学生158名。数据输入微机,由SPSS6.0统计软件进行ANOVA处理与分析。1.2方法采用B.M.Gad…  相似文献   

18.
学习障碍初中生智力与学习成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初中生智力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将学习障碍初中生分为语文障碍组、数学障碍组和复合障碍组,应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WISC-CR)测查其智力,并与对照组比较;将测验结果与学习成绩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各学习障碍组的智力水平基本在正常范围,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数学障碍组九项分测验均低于对照组;语文障碍组以言语分测验分数低于对照组为主;复合障碍组的智力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言语智商、算术、理解、词汇测验分数对语文成绩影响较大;言语智商、操作智商、算术、常识、积木测验分数对数学成绩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初中生的智力结构不同;学习障碍初中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受不同智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情绪障碍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 SDS、SAS和自编《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表》。对某一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进行情绪障碍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生中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 ,且随年级升高而增大 ,在抑郁的学生中学习压力大、自尊心伤害、校方不理解 ,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大 ,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 ,自尊心伤害与校方不理解之间、朋友少与经济拮据之间明显相关。提示医学生的情绪障碍受学习压力大、自尊心伤害、校方不理解等因素影响 ,医学院校应更多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20.
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内地就学的藏族中学生应付方式,为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肖计划根据Folk man and Bond等人研究应对与防御时所用的问卷修订而成应付方式量表,对在成都市学习的藏族中学生118人(初一到高二)进行测试。结果①在解决方式因子上,川西藏族中学生和西藏藏族中学生得分差井显著;②在求助因子上、幻想因子和退避因子上出现年级效应;③城市学生在解决方式因子、自责因子上得分高于乡村学生;④藏族中学生男士应付方式排序是一致的,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藏族中学生在应付方式呈现混合、矛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