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后3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防治康复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宝山区 3个街道 1个镇 2 0 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 3年的社区家庭干预对照研究 ,采用社会功能量表 ( DAS)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的各项社会功能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 P<0 .0 0 1 ) ,对照组的各项社会功能无显著差异 ( P<0 .0 5) ,干预复发率下降 63.4 %。结论 家庭干预对病人和家属有良好作用 ,有利于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家庭干预随访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索提高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 ,降低成本的有效服务形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 ,把 2 2 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历时二年的随访研究。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PANSS减分率、DAS减分率和干预组家属的SAS、CES -D总分减分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成本效益分析干预组家庭平均每户年投入 36 0元 ,干预组康复的直接与间接成本比对照组低 46 0 19元 ,患者或家属复工增加的收入比对照组多 6 33 75元 ,效益成本比值 (BCR)为 3 0 4,净效益 (NB)为 733 94元。结论 :家庭干预能有效降低精神裂症康复的直接、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提高疗效和社会功能 ,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3.
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庭干预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复发率、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 ,对 8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主要照料者进行一年的家庭干预 ,并设 10 0例未干预者对照。结果 :干预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 ,社会功能残疾量表和家庭负担量表的减分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家庭干预是社区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综合式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属的效果。方法 在宝山区随机抽取186例精神分裂症进行一年的综合式家庭干预对照研究,干预组86组例接受综合式家庭干预和常规社区服务,对照组100例仅接受常规社区服务。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家属进行SAS、CES-D、FIS量表和自编家属认知状况调查表的评定。结果 干预组家属对有关疾病知识掌握较干预前在显著提高,自身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减少33.23%和76.  相似文献   

6.
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复发率和病残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 90例精神分裂症痊愈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 ,干预组实施药物治疗和 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 ,1年后随访 ,使用修改版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 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 SDSS)进行比较。结果 经 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后 ,干预组的 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 t=2 .65~ 5 .89,P<0 .0 1 )。 1年后随访 ,两组患者的治疗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 (χ2 =4.89~ 1 5 .44,P<0 .0 5或 P<0 .0 1 )。结论 家庭心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提高疗效 ,改善社会功能 ,对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90%以上的精神病人生活在家庭中,接受来自家庭亲属的照顾。然而,较多患者的亲属由于缺少有关知识,难以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另外,家属本人也常有心理健康的损害[1,2,3]。因此,病人的康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及照顾能...  相似文献   

8.
社区为发裂症家庭干预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复发率、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8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主要照料者进行一年的家庭干预中的并设100例未干预者对照。结果:干预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社会 功能残疾量表和家庭负担量表的减分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家庭干预是社区康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2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实施群体随访干预和个别指导,对照组针对患者个体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共干预1年。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74)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实施社区随访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与干预前及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得到较多的家庭、社会支持,家庭社会关怀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分析,除物质生活维度,其余3个维度即躯体功能(r=0.37,P<0.01)、心理功能(r=0.35,P<0.01)、社会功能(r=0.27,P<0.05)均与家庭社会关怀度呈正相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社区随访干预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研究组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所有患者均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并评定康复效果。结果 9个月后,研究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t=2.74,3.85;P0.01);6个月后,研究组SDSS评分和IT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87,4.89,5.31,2.77,6.31;P0.01);12个月后,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3.91,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延缓其社会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1.
分裂症患者家属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人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应用个别心理咨询和电话跟踪心理咨询方式对病人家属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比较。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干预前后的测评。结果:干预组病人家属干预后SAI均分降低,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SAI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干预效果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差别有关。结论:临床上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实施心理干预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家庭干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农村首发病人的主要亲属(A组)进行住院8周的积极家庭干预及出院后维持干预,并与50例条件相仿的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要亲属(B组)对照,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病人入院时,入院第4和第8周末,出院后每隔1~3月随诊时分别评定其同一主要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A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明显好于B组,多在入院4周时即显示较好效果。随访期间复发病人亲属的SCL90增分A组显著少于B组(P<001),家庭干预对亲属为女性,受教育高者效果好。结论: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农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对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干预后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社区 10 4例干预组家庭进行综合式干预 2年后与 10 9例对照组家庭之照料者采用社区用修订版生活质量(QOL)问卷 ( 4 1项 )评定 ,同时进行患者社会功能 (DAS)、症状学 (PANSS) ,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结果 :干预组的家属QOL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信心与家庭关系两项因子分优于对照组 (P <0 0 1)。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u =2 0 6P <0 0 5 )。QOL总分、主客观因子分的高低与PANSS ,DAS ,SAS等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综合式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属的生活质量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存在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30例日间康复照料机构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5),干预组予以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对照组仅予一般的社区随访。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健康问卷(GHQ-20)、生命意义源量表(SML)、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ES、GHQ-20、SML、MLQ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干预组GHQ-20、SML、MLQ总分高于对照组(t=3.05,3.08,2.58;P均<0.05);干预组GHQ-20中抑郁和自我肯定两项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t=2.45,3.17;P均<0.05);干预组SML中自我超越意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99,P<0.001);干预组MLQ中追寻意义感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77,P<0.001)。结论认知-存在团体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降低抑郁水平、提升自我肯定、意义感,促进病人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家庭干预随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52例)。分别在两组入组时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 SS)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评定。结果 3个月后,实验组PAN SS评定阴性量表分、反应缺乏因子和抑郁因子评分均下降(分别为t=2.01,2.10,2.04;P均<0.05),事件相关电位靶刺激P 3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升高(分别为t=3.04,P<0.01;t=2.04,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抑郁症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配对选择患者一名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家属。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家属接受家庭护理干预,1次/周,共8周。于入组前及第8周末分别采用SCL-90及自行设计的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