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历     
10月1日国庆节国际音乐日世界住房日国际老年人日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1年开始,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除少数非洲国家外,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结构都在趋于老化。  相似文献   

2.
防治老年慢性病,促进健康老龄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1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全球现象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自然趋势 ,据联合国预测至 2 0 2 5年全世界都将进入老年型社会。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人口总数超过 10 %为老年型社会 ,西方发达国家多以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人口总数超过 7%定为老年型社会。世界人口老龄化始于欧洲 ,1866年法国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 7.2 % ,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老年型国家 ,到 19世纪末 ,挪威、瑞典也相继跨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至 195 0年全世界已有 15个老年型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的一份关于世界人口老化问题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规定60岁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10.23%,并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我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提出老年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结构的人口老化问题,二是老人医疗保健等产生的各种问题。联合国规定,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现在,一般国家都以65岁以上者为老年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家属老年型国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规定60岁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10.23%,并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我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相对公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障社会老年人的基本卫生需求已成为一个必然的研究课题。为了解山东省威海市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我们利用2005年威海市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分析威海市老年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卫生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按照国际人口老龄的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即成为老年型的国家。按此标准对照我国2001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步入老年型。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给老年食品把把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人口正在向老年化发展,据统计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年型社会。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1.5%,据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2.8亿,成为典型的老年型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老化将会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老年性疾病将成为社会的一大“公  相似文献   

8.
一、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我国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76,637,753人,老年人口系数为7.63%。一般认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低于8%的为青年型社会;8~10%的为成年型;10~12%的为老年型;超过12%的为显著老年型。如按这个标准,我国现在还是接近于成年型的青年型国家。但上海的老年人口系数是11.5%,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浙江、江苏、山东、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广东和湖北均已是成年型社会(见表1)。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按照联合国規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占了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总人口的7%,即称为“老年型”国家。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尚属“成年人口型”。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事业不断改善,出生率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中国人口数量已达13亿。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10%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达到了总人口的10%,开始成为老年型国家。据世界银行调查,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代谢综合征流行趋势及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行列.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均寿命已升至73岁,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到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预计到2025年将占20%.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老年人年”,这表明老龄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列老龄问题的紧迫性。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4亿,其中60~69岁占59.96%,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8.59o.4,并以平均5.4%的高速度递增。预计1999年底我国老年人将占总人口10.1%,提前进入老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年人已高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按联合国的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京、津、沪地区均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随增龄而出现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和近事记忆力逐渐衰减甚至超前衰减,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北京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痴呆(AD)的发病率为1.38%。老年痴呆严重危害了老年人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又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2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向全球公布了一项新的世界人口报告:“现在世界人口已达到59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5.57亿人。在未来的50年内,世界范围的老年人比例将从现在的6.8%上升到15.1%,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 联合国第47届大会确定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老龄时代,标志着国际社会对老年人特殊地位的承认。  相似文献   

15.
进入老年型国家的标准是≥60岁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人口超过7%。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超过10%,进入老年型城市。近年来肺结核有向高年龄组推移的趋势。为探讨老年肺结核在广水市患病情况及寻找防治策略,现将该市1999-2005年老年肺结核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于焰  王翎 《中国校医》2004,18(5):441-442
到2000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10%,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伴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龄化必将到来.根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占老年人口的9.6%.我校作为社会的一角,人口老龄化也非常突出.2000~2003年,80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每年增加11.75人,而2004年一年将增加26人.为了提高高龄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减少老年人的病痛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使老年人逐步达到既长寿又健康,我们对我校8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对卫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趋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1]。截至2003年末,上海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9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4.87%。老龄  相似文献   

18.
人间重晚情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当一个国家超过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或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时,这个国家就成为老年型国家。按此标准,我国在本世纪末已正式跨入老年型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9.
一、老年期痴呆--"世纪病"的严重性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总人口的10.35%,迈向了老年型人口结构.跨入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老年高龄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规定60岁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