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车路颈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玲娜  李宁 《中医杂志》2007,48(9):818-820
目的观察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接受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不仅在改善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而且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河车路颈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即分为中药热敷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中药热敷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采用美国制造的(MARIZ.TC)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和血流搏动指数(P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热敷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中药热敷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针刺加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86例VBI患者经用TCD检测分出低流速型(56例)、高流速型(30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26例、14例)和针刺加川芎嗪组(30例、16例),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的变化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针刺加川芎嗪组治疗低流速型和高流速型VBI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8.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Vs低流速型明显增高,高流速型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加川芎嗪组疗效优于川芎嗪组,并可以双向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 8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常规使用敏使朗12mg/次,3次/d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高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低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刺风池、天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宇翔  张萌  孙晓峰 《中国针灸》2005,25(12):841-843
目的:评价针刺风池、天柱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1%.针刺治疗对改善症状及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显著的疗效,并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天柱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永玲 《河南中医》2010,30(1):79-8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与疗效,探讨在彩超指导下针刺治疗本病的疗效进展与机理。方法:精选临床椎基底供血不足的典型病例进行针刺治疗,分为两个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口服活血止痛胶囊(对照组)治疗。统计两组疗效并作Ridit分析与u检验,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1),针刺治疗效果显著。证明TCD对本病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指导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的TCD检查平均峰流速(Vm)均有改变,治疗组的改变比较明显(VA、BA均P〈0.01)。结论:针刺治疗能活血通络,缓解椎-基底动脉的痉挛,降低其血流速度。从而减轻乃至消除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郭红健  刘红  马琴 《北京中医》2009,(8):625-626
目的 通过以经颅多普勒仪测定“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量的改善情况,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快速的治疗新途径。方法以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均以经颅多普勒测定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面,“通督止晕法”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洲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09-409,421
目的 观察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VBI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治,眼针选脾区、胃区、上焦区,同时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用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供血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眼针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郭红健  刘红  马琴 《北京中医药》2009,28(8):625-626
目的 通过以经颅多普勒仪测定"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量的改善情况,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快速的治疗新途径.方法 以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均以经颅多普勒测定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面,"通督止晕法"明显优于传统针剌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42例予以氟桂利嗪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经颅多普勒(TC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血黏度、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优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手法结合牵引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特征,探讨旋转扳法结合牵引和穴位推拿对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和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64例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旋转扳法结合牵引组(A组,32例)和穴位推拿组(B组,32例),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手法前后椎基底动脉流速并观察流速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两组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流速改变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低流速状态,在手法治疗中旋转扳法结合牵引对椎基底动脉的影响较穴位推拿明显,并可能具有比穴位推拿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6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应用血栓通静脉滴注。2组连续治疗10 d后比较临床疗效,并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改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可明显改善脑供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优于血栓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5.
林卿  李成 《吉林中医药》2012,32(6):585-586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日1剂,分2次服)治疗.对照组38例,予西比灵(5 mg/次,睡前服)配合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口服)治疗.1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1.05%.2组均能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有效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小脑刺激术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VBI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4例,药物组36例,均每日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综合组加用慢性小脑刺激术,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VA、PCA、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综合治疗组5-7天时,临床症状出现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双侧VA、PCA、BA的Vm均增加,综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慢性小脑刺激术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供血不足区域的血流灌注,改善脑细胞功能,有助于VBI患者症状的早期改善,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大黄、红花、桃仁、柴胡、当归等)配合针刺(风池穴)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优于对照组(P<0 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有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大黄、红花、桃仁、柴胡、当归等)配合针刺(风池穴)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有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蒙药“阿命额尔敦,查格都日”对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0例,40~50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牵者,经过一疗程(15日)治疗症状缓解,对照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测定有明显改善。结果:30例中治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结论:蒙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砭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为进一步明确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笔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检查,观测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