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发病和诊断特点。方法:回顾3例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病例,特别是其诊断过程和影像学资料,了解早期获得正确诊断的思路。结果:3例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患者均未在急诊得到正确诊断,在观察咽后壁肿胀情况、动态观察X线平片、行CT尤其是三维重建CT检查后得到诊断。结论:平片观察枕颈区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对可疑病例进行CT检查特别是三维重建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2.
正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atlantoaxial osteoarthritis,AAOA)是指寰枢关节发生的慢性、退变性、非炎症性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枕颈部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脊髓病变~([1])。寰枢关节由寰齿关节和寰枢侧块关节两部分组成。寰齿关节属于车轴关节,枢椎齿状突的前后面分别同寰椎前弓的齿状突关节面和寰椎横韧带中心的纤维软骨面组成寰齿前关节和寰齿后关节,寰枢侧块关节左右各一,关节面方向近乎水平,关节囊松弛~([2])。寰枢侧块关节占颈椎旋转运动的40%~70%~([3])。由于该关节活动度较大,缺乏强大的肌肉保护,容易发生创伤及退行性改变~([4])。AAOA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国内报道甚少。笔者结合文献研究,对AAO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做一综述,以增加临床医生对该病的系统性认知,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寰枕关节在寰枢旋转或脱位复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9年6月间因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在我院诊治的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17岁,平均11.2±2.8岁,病程2~36个月,平均6.0±5.7个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7±3.1个月。其中A类(3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B类(36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性脱位(其中B1类10例,一侧寰椎侧块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2类21例,一侧寰椎侧块前脱位,另一侧后脱位;B3类5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前脱位);C类(1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性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脱位。A类病例中1例牵引治愈、2例做了Halovest外固定下寰枢间植骨融合术;36例B类和1例C类患者都做了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术。利用CT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观察治疗前后寰枕关节面对合情况和关节间隙的变化。结果:大部分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寰枕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向旋转移位、对合异常的现象,不同分类间其旋转程度有差异,寰枢关节旋转复位后,寰枕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面的对合关系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复位前、后都有寰枕关节自发骨性融合的现象。本次治疗前寰枕关节的情况:(1)除1例A类、3例B1类和5例B3类病例的寰枕关节对合正常外;其余病例的寰枕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旋转移位,对合不正常;1例C类双侧寰枕关节脱位;(2)2例出现寰枕关节自发融合,B1类和B3类各有1例。剩余38例经过治疗寰枢关节旋转矫正后寰枕关节的情况:(1)22例寰枕关节正常(包括A类3例,B1类6例,B2类10例和B3类3例);(2)寰枕关节自发骨性融合8例(包括B1类1例,B2类6例和B3类1例);(3)寰枕关节残留旋转移位、对合不正常4例(包括B2类3例,C类1例);(4)寰枕关节间隙变窄、模糊4例(包括B1类和B2类各2例)。结论:大部分A类和B1类患者以及全部B2类患者在治疗前出现寰枕关节反向旋转移位,其中个别B类患者在治疗前有寰枕关节自发融合的现象。复位后A类、B1类和B3类患者的寰枕关节恢复正常对合关系,但B类患者中有近一半出现寰枕关节对合不正常、关节间隙狭窄模糊、关节自发融合等不良问题,多见于B2类病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几十年国外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报道的查阅,对其发生的解剖基础、分类与损伤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的技术参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具包含完整寰枕关节的干燥骨标本,于直视下经寰枕关节置入克氏针固定后拍摄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的螺钉角度和长度。对30名健康成年人的寰枕关节行三维CT重建,测量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内固定螺钉角度的可调范围。对12具新鲜枕颈部标本行后路枕寰枢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然后拍摄X线片并行三维CT重建,以明确螺钉位置。结果经寰枕关节固定螺钉方向在矢状面呈上倾,冠状面呈内倾,左右两侧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的理想角度在矢状面的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的内倾角为20.0°±2.6°,钉道长度为(29.28±2.46)mm。三维CT重建显示上倾角的可调范围为24.9°~74.6°,内倾角的可调范围为0.7°~40.5°。在新鲜标本上按照上述角度进行后路枕寰枢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螺钉钉道均经过寰枕关节,无进入神经管者。结论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时对准确性要求较高,结合后路C1,2经关节螺钉固定可视为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一种较好的枕颈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枕颈部疼痛在临床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症状。引起枕颈部疼痛有许多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感染、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创伤和各种形式的颈部退变和枕颈不稳。近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骨性关节炎也可累及寰枢椎,引起枕颈部疼痛。由于寰枢椎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症状和体征与下颈椎相比有着不同特点,对寰枢关节的骨性关节炎较少引起人们注意,但寰枢椎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占枕颈部疼痛的6%~10%,因缺乏足够认识常被忽略。1寰枢关节解剖学及生物学特性寰枢关节由4个关节组成,包括位于正中的2个寰齿关节和左右侧块的2个外侧关节。寰齿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几年二年国外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报道的查阅,对其发生的解剖基础,分类与损伤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寰枢椎关节不稳定的解剖依据。方法 对16例小儿和8例成人尸体的枕寰枢复合体进行解剖、观测,比较成人和小儿枕寰枢复合体的解剖学差异。结果 小儿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较成人组小,而枢椎上关节面的弧度大于成人组,两组枕寰枢关节中滑膜皱襞大小不同。结论 小儿和成人的寰枢关节在解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两组间关节稳定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后路寰枢椎侧块、枕颈钉板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特制螺钉及连接板固定寰枢椎、枕骨枢椎,治疗12例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其中横韧带松弛3例,先天性齿突不连3例,寰椎骨折2例,齿状突粉碎骨折2例,寰枢椎脱位2例。结果本组12例获得5-28个月随访,平均16.3个月,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没有神经、血管损伤和断钉、断板的病例。结论后路使用螺钉、固定板的寰枢关节、枕颈固定融合术具有短节段固定作用,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便于寰枢关节复位。  相似文献   

10.
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寰枢椎损伤患者进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包括C2齿状突骨折10例;创伤性寰枢椎前方不稳定5例。结果:术后随访时疼痛明显减轻,术前VAS评分5.5~9.0分,平均7.6分;术后VAS评分1.5~4.5分,平均3.4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访6~42个月,影像学融合率为86.67%。结论: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前应进行严格的影像学形态观察,以排除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小儿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3-12岁,平均5.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d-50周,平均6.5周。Fielding—Hawkins临床分型,Ⅰ型17例(伴有游离齿突小骨1例)、Ⅱ型12例(伴有游离齿突小骨、寰椎后弓缺如各1例)、Ⅲ型3例。对牵引后能复位、无神经症状、未出现寰枕关节代偿畸形且不伴有其他枕颈部畸形者2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难复性、有神经症状、出现寰枕关节代偿畸形或伴有其他枕颈部畸形者6例采用颈后路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50个月,平均32个月。保守治疗成功26例,斜颈全部消失,冠状位上两侧块保持对称,旋转及伸屈运动恢复正常。手术治疗的6例均获得植骨融合,原有神经症状消失或减轻,4例斜颈消失,2例斜颈未继续进展。结论 对大多数患有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患儿采用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而对难复性、有神经症状、出现寰枕关节代偿畸形或伴有其他枕颈部畸形者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寰椎枕骨化畸形对寰枢关节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用生物力学测试人类寰椎枕骨化模型,阐明此模型对寰枢关节三维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人体枕颈部标本制作寰椎枕骨化畸形实验模型,用生物力学测试,确定寰枢关节的运动参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标本比较,模型的寰枢关节屈曲运动的中性区变化不明显,弹性区和运动范围明显增大(P<0.05),旋转运动的中性区和运动范围明显增大(P<0.05),后伸和侧曲运动各运动参数和旋转运动的弹性区相差不显著.结论(1)寰椎枕骨化畸形造成枕寰关节运动丧失,寰枢关节的负荷和旋转不稳定趋势增加,易导致寰椎横韧带退变、松弛和寰枢关节不稳.(2)建议对寰椎枕骨化畸形的患者密切观察,证实寰枢关节临床不稳,尽早手术融合.  相似文献   

13.
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钉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技术参数;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含完整寰枕关节干燥骨性标本,直视下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后行X线摄片,在X线片上测量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角度和长度。结果: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理想角度为:螺钉方向在矢状面的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的内倾角为(20.0±2.6)°。钉道长度为(29.28±2.46)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和钉道长度,结合后路C1-C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后可视为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15例寰枢椎疾患者采取经寰椎、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7~58岁。齿状突骨折8例,创伤性寰枢关节不稳7例。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位,在颅骨牵引下石膏床上手术。做枕  相似文献   

15.
寰枕部韧带损伤(tears of the transverse ligament of the atlas)概念范围比较广范,包括寰枕关节脱位、寰枢椎关节脱位、单纯性寰椎横韧带或翼状韧带撕裂。在许多单纯韧带损伤而无临床症状、无寰椎移位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潜在危险性较大,临床发生相对少见,在遇到多发性损伤时容易被漏诊。  相似文献   

16.
正创伤性寰枕脱位(occipitoatlantal dislocation,OAD)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极不稳定的枕颈交界区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高坠伤等强烈暴力造成颈、延髓损伤及严重的齿状韧带、寰横韧带和十字韧带损伤,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1-4]。BIackwood[5]在1908年首次报道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该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生存了34 h,死后尸检发现颈脊髓嵌压于枕大孔后缘与齿突之间。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弓根钉联合枢椎椎板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病例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0~61岁,平均41岁.术前颈椎矢状位CT提示枢椎椎动脉孔高跨3例;C2、3分隔不全,枢椎椎弓根狭小4例.其中4例有脊髓病或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分别行颈后路经双侧寰椎侧块、一侧枢椎椎弓根钉、一侧楸椎椎板钉寰枢固定4例;经一侧枢椎椎弓根钉、一侧枢椎椎板钉与枕骨行枕颈固定3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手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的病例.本组7例得到随访,随访1~3年,平均1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板断裂病例.3例脊髓功能改善明显,1例略有改善.[结论]寰楸椎不稳或脱位,术前枢椎CT提示楸椎椎弓根发育异常,无法采取螺钉固定时,可通过枢椎椎板置钉,实施寰枢融合或枕颈融合术,此技术操作简便,风险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寰枕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寰枕关节骨折及脱位约占严重颈椎损伤的1%~6%。通常是由剧烈的暴力如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等因素造成的。寰枕关节损伤通常是致命的,多数患者常在被送往急诊室之前就已经死亡。随着早期诊断及救治技术的提高,寰枕关节损伤患者的生存率相应地提高,及时、准确的诊治对该类损伤患者的预后可产生重大影响口。作者就近年来对寰枕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1~C2关节间隙螺钉加寰椎椎板钩治疗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2月,采用C1~C2关节间隙螺钉及寰椎椎板钩治疗合并寰枢椎不稳的齿状突游离小骨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13-69岁,平均35.2岁。其中,有明确外伤病史11例。所有病例均存在枕颈部症状,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术前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B级2例;C级7例:D级6例;E级3例。术后定期随访,并对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3月所有病例枕颈部症状消失,X线及CT重建提示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寰枢椎序列良好,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C级4例,D级7例,E级7例。无因手术操作致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病例。无内固定脱落、断裂、退钉、假关节形成或寰枢椎不稳等并发症。结论C1~C2关节间隙螺钉加寰椎椎板钩是治疗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创伤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自199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创伤性寰枢关节旋转脱位32例,其中15例入院前被漏诊或误治.18例采取非手术治疗;1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包括Summit枕颈融合术内固定2例,Cervifax枕颈融合术内固定1例,Maged寰枢椎融合术2例,C1、2侧块关节螺钉固定结合Apofix椎板夹固定4例,C1侧块、C2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内固定5例.结果 27例(14例手术和13例非手术治疗)获得随访,平均4.5年.斜颈、疼痛症状消失15例,明显缓解7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1例.1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经治疗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手术治疗的14例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外伤病人如诉头颈或枕部疼痛伴头颈偏斜,要考虑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可能,并常规行上位颈椎CT薄层扫描,必要时CT三维重建.对于寰枢关节陈旧性旋转脱位或合并寰椎横韧带断裂、寰椎爆裂骨折等难复性骨折脱位,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