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臂机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结合喉钳行椎体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56例椎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臂机下经皮经椎弓根脊柱椎体病变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结合喉钳取材,对其行椎体活检。术中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穿刺通道系统,使用喉钳经工作通道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活检率及准确率、判断疾病类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病灶取材率为100%,其中54例为阳性结果,2例为坏死组织无法诊断,椎体活检阳性率为96.4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臂机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结合喉钳行椎体活检,定位准确、阳性率高,且安全性较高,是取得病理诊断较为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微创活检器械在CT引导下胸腰体及其周围病变穿刺活检中的特点,穿刺的方法、路径和步骤。[方法]用自制微创活检器械行椎体活检22例,其中胸椎5例,腰椎12例,骶椎4例,失败1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经椎旁入路,根据不同部位的病变,调整不同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结果]本组病例穿刺成功率为95%,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术中出血约30ml.[结论]本微创活检器械在椎体活检术中可运用CT根据病变部位及其解剖特征,个性化地选择最佳的穿刺途径,是一种活检阳性率高、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脊椎活检在脊柱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31例脊椎病变患者根据临床X线平片和常规化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在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或椎弓根针吸、套吸取样进行活检。结果 脊柱肿瘤样病变穿刺活检 31例 ,有病理结果 30例 ,1例穿刺失败。 30例手术病理结果与穿刺病理结果全部符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或椎弓根针吸、套吸活检是一种方便、快捷确诊的主要方法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学依据 ,且穿刺部位准确、三维定向好、副损伤小 ,所取标本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诊断不明确的胸腰椎疾病的患者运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进行病理诊断,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84岁,平均45岁。分析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12例均穿刺成功,其中1例取材不满意,取材满意率为91.6%。无轻微及严重并发症发生。12例均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中10例穿刺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0.9%。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为一项创伤小,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微创检查,在脊柱疾病的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骨疾患诊断中的应用和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骨组织穿刺活检术的实用性和对疾病诊治的意义。[方法]对CT引导下骨组织穿刺活检术13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灶刺中率100%,穿刺活检病理结果122例获得明确诊断,15例诊断不明确或误诊。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89.0%,其中转移癌、原发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8%、85.7%和85.1%。[结论]CT引导下经皮骨组织穿刺活检术,创伤小、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CT引导下的经皮胸椎穿刺活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皮椎弓根技术是经皮椎体活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普及和推广中的关键技术。胸椎椎弓根较细且与重要器官毗邻,所以胸椎椎弓根闭合穿刺技术较腰椎更加复杂。“C”型臂X线机引导的椎弓根穿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8月对临床不能明确诊断的30例脊柱占位性病变行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术,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骨穿刺活检针,局麻下经椎弓根或椎弓根旁途径取脊柱占位性病变骨质适量,通过变换工作通道方向或用不同直径的骨活检针进行多向多点取材,将钻取标本立即置于10%福尔马林中保存,标本送病理检查及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 30例均成功穿刺取材,其中28例获得明确诊断:原发恶性肿瘤7例,脊柱转移性肿瘤13例,化脓性脊柱炎2例,脊柱结核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神经纤维瘤1例,椎体血管瘤1例,修复性肉芽肿1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采取切除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嗜酸性肉芽肿1例,转移性腺癌(肺源性)1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93.3%(28/30)。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于脊柱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安全、活检阳性率高特点,是诊断脊柱占位性病变的理想方法,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CT监测下经皮脊柱穿刺活检352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术前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穿刺路径及器械选择的方法,分析其在脊柱疾患诊疗中的作用。方法:352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颈椎155例(寰枢椎39例)、胸椎101例、腰椎81例、骶椎15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依病变的部位设计穿刺路径,根据病变内骨性成分多少选用穿刺器械取材。结果:352例中333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4.60%。手术137例,手术与穿刺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95.62%。平均随访27个月,证实活检准确率为93.75%(330/3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对制定脊柱病变的综合治疗方案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病变CT监视下穿刺活检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病变CT监视下穿刺活检中穿刺路径的选择方法。方法141例胸腰椎病变临床诊断不清患者,其中胸椎70例,腰椎71例。根据病变位于脊椎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于CT监视下穿刺取材。穿刺路径:经椎旁路径63例,经椎弓根路径45例,经肋椎关节路径11例,其他路径22例。结果141例中共有128例诊断正确,穿刺结果诊断正确率为90.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病变穿刺路径的选择要根据病变的位置不同具体分析。总的原则是安全、取材量多、对患者损伤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介入引导架评价CT(ZL201220042824.1)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病灶活检的技术方法,并评价介入引导架在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患者41个肺部病灶进行CT介入引导架辅助下的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结果:穿刺刺中率100%,一次刺中率97.6%,穿刺扫描平均次数2次,穿刺平均操作时间3mi n,气胸发生率2.4%,无出血并发症,诊断准确率97.6%。结论:在CT引导经皮穿刺肺部病变活检中应用CT介入引导架,增加了穿刺的准确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04年10月~2006年2月,笔者采用经皮穿刺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结果经随访3~15个月所有病例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50ml左右。术后2周佩戴腰围支具下床。术后3个月即可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者。结论经皮穿刺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创伤小,可以完成开放手术的所有步骤,但技术难度高、X线暴露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疑似胸部肿瘤的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部肿瘤,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照组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5.92%、诊断准确率93.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78.13%、诊断准确率78.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对胸部肿瘤诊断检出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最早描述腰椎经皮穿刺固定术的是Magerl[1] ,当时起于脊柱外固定诊断下腰痛和治疗脊柱骨折。Mathews、Low ery[2 ,3] 等报道在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同时辅以纵向连接器 ,因而使得该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得以发展和完善。随着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 ,经皮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其主要方法 ,近年尤其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又使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computerassistedsurgeryCAS)和内窥镜技术被更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腰椎滑脱、慢性下腰痛的外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在无骨无肺气遮挡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无骨无肺气遮挡的胸部病变244例,分为超声组114例(超声引导下穿刺)和CT组130例(CT引导下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活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穿刺成功率[98.25%(112/114)]、活检成功率[96.49%(110/114)]高于CT组[86.92%(113/130)、79.23%(103/130)],并发症发生率[3.51%(4/114)]低于CT组[16.92%(22/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无骨无肺气遮挡胸部病变较CT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导航在胸腰椎椎弓根钉置入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3月~2006年3月胸腰椎内固定手术56例,在导航引导下进行椎弓根钉置入手术。[结果]全部安全完成手术,无螺钉相关并发症。术后X线片证实导航引导下进钉部位、进钉角度及进钉深度准确。[结论]导航引导下进行椎弓根钉置入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拍片或透视辐射,增加进钉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有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符合组和不符合组,对影响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0例穿刺活检总准确率86.33%(259/3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20/300)。两组病变大小、分布类型、病变内有无大量坏死或较大空洞、肺部病变周围是否合并阻塞性实变或不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的良恶性对穿刺活检准确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准确率的可能因素有病变大小、分布类型、病变内有无大量坏死或较大空洞、肺部病变是否合并阻塞性实变或不张。  相似文献   

17.
CT介导同轴套管针脊柱病变经皮活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介导同轴套管针经皮活检术在脊柱病变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CT引导下同轴穿刺套管针经皮穿刺活检脊柱病变37例,其中胸椎9例,腰椎13例,骶椎8例,胸腰椎同时累及7例。根据病变的部位,采用经椎弓根或椎旁入路,进入病变部位后旋转套管切割病变组织,送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37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每例患者获穿刺组织块1~4块,平均2.1块;34例获明确诊断,分别为转移性肿瘤15例,结核9例,脊索瘤5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嗜酸性细胞肉芽肿1例,成功率91.9%;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CT介导同轴套管针脊柱病变经皮活检术诊断率高,并发症少,且微创、安全,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骨穿刺活检技术在骨骼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857例骨骼病变患者。经扫描定位,按照病灶距离体表最近和安全性原则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采用8~13G骨穿针或16~18G弹枪式活检针,根据病变位置及性质运用不同穿刺技术获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操作过程耗时20~40 min。所有患者取得的标本量均符合病理诊断要求,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相符者766例,占穿刺总数89.38%,无假阳性病例。术后2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15%,包括局部血肿22例,神经损伤1例,感染4例。结论经皮骨穿刺活检安全、诊断准确率高,可用于转移性肿瘤、原发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及炎症性病变的诊断。合理地选择穿刺路径、穿刺器械及活检方法可提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CT引导下同轴活检诊断胸膜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因素。方法分析88例接受CT引导下胸膜病变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最终诊断结果依据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T引导下影响穿刺活检诊断胸膜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88例患者中CT引导下同轴活检诊断胸膜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28,性质待定4例;其诊断胸膜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29%(75/84)、86.15%(56/65)、100%(19/19)。穿刺活检过程中发生气胸14例,单因素分析提示无影响CT引导下胸膜病变同轴活检诊断准确率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穿刺部位病变大小/胸膜厚度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OR:8.744),而胸腔积液是气胸发生的保护因素(OR:0.171)。结论 CT引导下胸膜病变同轴活检是相对安全的技术并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占位病变穿刺活检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现已成为获取肺外周占位病变组织标本的主要手段,但只有熟练掌握该穿刺技巧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占位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技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