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骨质疏松椎骨折伴椎体裂隙征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椎骨折伴椎体裂隙征患者23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d及末次随访时,记录VAS、ODI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在各时间点测量椎体高度和局部后凸角.[结果]23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274-1277
[目的]探讨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案。[方法]2008年11月~2014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抗骨质疏松及康复功能锻炼治疗经皮椎体强化术术后椎体再骨折22例。记录并分析伤椎高度压缩率、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5~49个月,平均(17.3±6.2)个月。所有患者骨水泥注射过程顺利。术后CT扫描显示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发生率为22.73%,其中椎管内渗漏1例,椎间隙渗漏2例,椎间盘渗漏1例,针道渗漏1例。均无明显症状,未行特殊处理。1例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4.55%。患者术后伤椎高度压缩率、伤椎后凸Cobb角、VAS及ODI评价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抗骨质疏松及康复功能锻炼是治疗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有效方法,止痛效果好,并且能够改善椎体形态,减少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2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依据是否发生再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35例)和对照组(191例)。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VAS评分降低(P0.05),随访6~36个月,35例(15.5%)患者发生新发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骨折病史、BMI、BMD、手术椎体数是患者出现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骨折病史、BMI、BMD、手术椎体数是出现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2):2088-2090
[目的]探讨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2018年11月因椎体压缩性骨折至本院就诊、行"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评估其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91±4.63) ml,术中出血量平均(31.83±6.04) ml,平均住院(2.41±0.62) d,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术后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移位、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伤椎邻椎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结论]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能够有效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椎体成形术联合椎板减压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脊髓压迫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椎体成形术稳定骨折椎体,通过椎板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治疗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新鲜骨折同期进行手术,但是先做椎板减压后做椎体成形,受伤4周以上的患者先做椎体成形,1周再进行椎板减压.结果 患者术后疼痛均立即缓解,缓解率100%.1例肌力Ⅱ级患者肌力恢复到Ⅲ级,其余肌力全部恢复正常,能够正常行走.结论 椎体成形术联合椎板减压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脊髓压迫,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12-1815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Vesselplasty)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选择最优手术方案,提高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26例(单节段)分别接受PVP、PKP、囊袋治疗,分别记录三组手术后及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伤椎后凸角、椎体前柱高度,比较三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囊袋组发生率低于PVP、PKP组,PKP组和囊袋组在术后伤椎后凸角、伤椎前柱高度恢复方面优于PVP组。[结论] PVP、PKP、囊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囊袋在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未发生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445-1448
[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治疗的248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再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29例)、未骨折组(21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对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例(11.7%)患者PKP术后发生了再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909-191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4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统计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并依据骨折情况将患者分成骨折组(59例)和未骨折组(282例)。制作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统计两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2年,59例(17.3%)患者相邻椎体发生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病史、骨密度、伤椎数、骨折程度、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易发生骨折,而年龄、骨折病史、骨密度、伤椎数、骨水泥渗漏是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与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本部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邹城院区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PVP治疗的602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依据PVP术后是否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分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结果]602例中共368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纳入本研究,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31±8.40)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至末次随访,术后35例患者(9.51%)新发生邻近椎体骨折,14例(40.00%)患者发生在胸椎,21例(60.00%)患者发生在腰椎;其中,1例T9,13例T12,15例L1,6例L2。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显著大于非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回归分析显示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超过一定范围,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越高,越可能发生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466-1470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Mesh-Hold~(TM)骨填充网袋系统行网袋成形术(vesselplasty)治疗骨壁破损型复杂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行网袋成形术的骨壁破损型椎体骨折患者,共11例13椎,其中新鲜骨折7椎,陈旧骨折不愈合6椎。均行双侧椎弓根穿刺骨填充网袋填充,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改善情况。[结果]术后CT显示骨水泥未渗漏7椎,轻度椎旁骨水泥渗漏6椎,未发现后壁骨水泥渗漏,未发现任何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全部患者均获半年随访,其术前、术后次日及半年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38±0.87)、(1.85±0.69)、(0.77±0.93);平均椎体前缘高度比分别为(66.86±21.91)%、(77.89±15.96)%、(75.17±14.69)%;平均后凸Cobb角分别为(19.38±13.17)°、(15.60±11.08)°、(16.23±11.26)°,以上3个指标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椎体高度及后凸角术后半年随访时有轻度丢失,但与术后次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袋成形术能有效控制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减少骨水泥渗漏,是治疗骨壁破损型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保守疗法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保守疗法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在严格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4篇RCT,共计285例患者.在减轻疼痛方面,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在术后ld、2周均优于保守组.在再骨折和邻椎骨折方面,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疗法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疼痛缓解情况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优于保守组,再骨折的评价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各43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资料、伤椎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术后伤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K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都明显高于PVP组(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降低,且PKP组术后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低于PV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满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椎体高度、伤椎畸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2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共74个椎体,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行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和Oswest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和中线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过伸体位复位联合Confidence高黏度椎体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骨水泥渗漏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6):1471-1475
[目的]对比分析评估新型液压输送式椎体成形术与扩张球囊椎体后凸成形两种术式在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疗效的差异。[方法]对本院骨科一区2012年5月~2013年9月间符合条件的6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前随机分为液压输送式椎体成形(A组,34例)以及扩张球囊椎体成形(B组,30例)两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手术术式处理。术后随访1年,通过VAS评分、ODI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功能恢复情况;通过骨水泥渗漏与否、椎体高度恢复程度、骨水泥弥散情况等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椎体成形术式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及预后可能产生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年时椎体高度恢复率A、B两组分别为(27.84±2.12)%和(29.82±5.13)%。A、B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过敏、肺栓塞、椎管渗漏引起神经症状等严重并发症。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发生例数分别为7例和3例(P<0.05)。[结论]液压输送式椎体成形术与扩张球囊式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症状及功能方面疗效相当。二者骨水泥弥散情况和椎体高度恢复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提示液压输送式椎体成形术在有着更简洁的手术过程、更简短的手术时间、更经济的手术花费的同时,在手术疗效以及结构恢复等方面都有着不差于扩张球囊式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而且对术后同椎、邻椎骨折的发生可能有着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17-2021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穿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胸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中胸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79例96椎,采用个体化设计穿刺路线,经椎弓根外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测量术前、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角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24.7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伤椎前、中椎体高度,Cobb角,VAS和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同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6例,未出现临床症状。随访期间7例患者发生新的椎体骨折,其中4例发生在邻近节段。[结论]个体化穿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中胸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26-1529
[目的]应用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新型骨填充网袋行椎体成形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穿刺,安全完成手术。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片观察: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1例1椎出现椎体后缘少量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新型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可以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探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裂隙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裂隙样变患者49例,随机分为体位组25例、常规组24例,体位组采取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仅采取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伤椎高度、后凸Cobb角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体位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组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组的术后伤椎高度高于常规组(P0.05),而后凸Cobb角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体位组的再骨折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裂隙样变患者治疗时,采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较单纯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置钉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 年 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共有12例胸腰椎内固定术后置钉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于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再次骨折及内固定松动断裂;收集手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压缩率及Cobb 角。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仅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无椎体再次骨折,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腰背部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及Cobb 角相比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和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对比,腰背部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及Cobb 角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置钉椎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预防再次骨折、内固定松动断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内部强化术治疗后继发邻椎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因OVCFs瘩行椎体内部强化术后继发邻椎骨折的13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水泥的弹性模量,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术前伤椎部位、数目、楔形变程度等是椎体内部强化术后继发邻椎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椎体内部强化术伴随着较高的邻椎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时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伤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同时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其中单椎体骨折17例,双椎体骨折6例,骨折脱位4例;按TLICS评分为5~9分,平均6.3分。载荷评分平均5.6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1标准分级。[结果]伤椎植骨及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随访10~46个月,平均28.6个月,未见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骨折椎体相对高度较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时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及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