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增生后纵韧带切除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增生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设计后纵韧带切除术式及相应器械,在颈椎前路前骨减压基础上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行扩大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9例。根据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程度及恢复率。结果:随访6-3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率为64%-100%。结论:颈椎前路切骨减压后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与切除后纵韧带对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应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62例,其中后纵韧带保留组(A组)37例,切除组(B组)25例。据JOA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JOA评分提高程度、神经功能改善率和硬膜囊前后径的变化。结果术前两者比较无统计性差异,术后6个月A组JOA评分(14.20±0.25),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1.2±19.7)%,硬膜囊前后径增加值(2.59±1.33)mm,B组JOA评分(15.35±0.38),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6.3±20.5)%,硬膜囊前后径增加值(3.68±1.45)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彻底,其临床疗效优于保留后纵韧带。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不同术式的疗效,探讨影响颈椎前路手术的技术因素.方法 自1990年1月~2006年3月,笔者共行颈椎前路手术1843例,其中具有完整资料352例,随访明间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5.1年,根据不同手术方法以及是否保留后纵韧带(PLL)分组按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SPSS 10.0软件对各种术式疗效,脊髓太后矢状经增加值及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同一术式中保留PLL组与切除PLL组疗效有显著异,保留PLL组与切除PLL组各组间不同术式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术式中保留PLL组与切除PLL组与切除PLL组脊髓术后矢状径增加值有显著态及神经功能恢复;是否应用内固定及应用种类与临床疗效和融合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前路减压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保留的预后及疗效.方法 65例CSM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其中后纵韧带切除者31例,未切除者34例.同时行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65例患者随访12~56月,平均28.8月.后纵韧带切除组神经功能恢复率76.2%±21.6%,显著高于后纵韧带保留组63.7%+21.3%(P<0.05).结论 CSM行颈椎间盘摘除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术中同时切除后纵韧带优于保留后纵韧带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疗效.方法 按治疗方法将41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患者分为2组:后纵韧带切除者20例(切除组),未切除者21例(保留组),同时行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41例均获随访,时间13~32(18.0±1.6)个月.两组术前JOA评分、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恢复率切除组76.2%±21.6%,保留组63.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后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术在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中的意义及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2002至2007年颈椎病手术患者47例.入选条件:(1)脊髓型或神经根型或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2)均伴头晕等交感神经症状;(3)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交感神经症状.切取8只家兔颈椎后纵韧带.乙醛酸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后纵韧带内是否存在交感神经纤维,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随访10~48个月,术前JOA评分12.6分,末次随访15.2分.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9例,良16例,可8例,差4例,有效率87.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颈椎后纵韧带上存在大量呈网状分布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椎间隙区分布较椎体区密集;后纵韧带浅层较深层密集;C2/3、C3/4、C3/4、C4/5节段较C5/6、C6/7密集.结论 颈后纵韧带上分布的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颈交感神经症状的另一重要因素.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昊  何仿  周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9):1819-1821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48 ~ 72岁,平均58岁.手术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加椎间隙减压的基础上,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植骨钛网钢板内固定.[结果] 16例随访6~36 (20±1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3±3.4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4.13 ±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能够获得彻底的椎管减压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8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伴后纵韧带明显压迫脊髓28例(A组),后纵韧带无脊髓压迫53例(B组)。根据JOA评分分别比较两组行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术后症状的改善率。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A组中行后纵韧带切除或漂浮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5%和66%;B组分别为74%和72%。行后纵韧带切除者中术后症状一过性加重5例,瘫痪1例。结论对于伴后纵韧带明显压迫脊髓者,韧带切除术疗效优于漂浮术;而对于无脊髓压迫者,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适应证及意义. 方法:2000年6月~2010年6月我院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0例,其中213例患者切除后纵韧带,男153例,女60例,年龄30~74岁,平均49.96岁.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213例中,178例术前影像学有相应的后纵切带或椎间盘钙化:30例术中探查后纵韧带弹性差、有韧或硬感;1例术前MRI显示椎间盘突出到硬膜内,周围有脑脊液信号;4例术中发现后纵韧带上有破损,切除后纵韧带后发现椎间盘突出到后纵韧带后方、硬膜囊前方.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早期出现硬膜外而肿致神经症状加重2例,均及时发现,手术清除血肿,神经功能在1个月内恢复;术后并发食管损伤者2例,经保守治疗,均在4~6周愈合.随访6~70个月,平均36.7个月,JOA评分由术前4~14分,平均8.71±3.36分,提高到随访时的5~17分,平均13.50±3.5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善率为7.69%~100%,平均60.0%.结论:根据术前影像学及术中探查时后纵韧带的弹性可以决定颈椎病前路手术是否需要切除后纵韧带,切除后纵韧带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治疗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单纯环锯减压柱状植骨与椎体次全切除块状植骨加内固定治疗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91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环锯减压柱状双面皮质骨植骨术(45例)及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块状双面皮质骨植骨加内固定术(46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节段高度丢失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环钻减压组平均改善率为45%,优良率64%,3例并发颈脊髓损伤致瘫痪;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改善率为72%,优良率86%,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环锯减压组术后融合节段高度的丢失(平均2.1mm)明显大于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0.71mm)(P<0.05)。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术术中减压更为安全有效,术后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更为可靠,疗效优于单纯环锯减压植骨术。双面皮质骨植骨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颈性眩晕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其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体液以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亦持此观点拉。治疗包括药物、中医、理疗、外科手术等,但疗效都不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1927-1931
[目的]总结伴颈性眩晕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探索该类患者手术治疗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伴颈性眩晕颈椎病患者127例,并根据性别、年龄、手术入路、手术节段、术前眩晕评分及术后颈椎前凸角进行分组,统计并比较各组患者改善率及改善度差异。[结果]女性、前路手术及术前评分超过3分患者改善率及改善度明显提高。长节段(2个)、术后颈椎前凸角超过10°患者改善率显著提高,但改善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超过60岁患者改善度显著低于年龄低于60岁患者。[结论]保守治疗无效、女性患者、年龄不超过60岁及眩晕评分超过3分可作为重要的手术指征。尽量选择前路手术,长节段固定不稳定的椎体,重建颈椎曲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改善率及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常见的假说有颈本体觉相关性眩晕和神经血管性眩晕,国外学者多针对颈本体觉相关性眩晕行手法疗法、物理治疗或前庭康复治疗。国内学者则多针对神经血管机制行微创或手术治疗。由于本病多以主诉为主,阳性体征较少,且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和临床试验方法,确立诊断前应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引起的眩晕。目前多数有影响力的文献提供的仅是对颈性眩晕的规律性总结及临床认识,缺少对其基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外科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4月颈性眩晕患者100例,均经颈椎动力位及MRI检查。其中颈椎不稳21例:1个节段不稳5例,2个节段不稳10例,3个节段不稳6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于C4,5、C5,6节段;21例患者中MRI显示共43个不稳节段,其中32个节段合并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硬膜囊出现压迹。本组21例患者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39个月,术后12例眩晕获得缓解,5例有改善,4例眩晕改善不显著。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结论颈椎不稳合并硬膜囊受压可以作为颈性眩晕的手术指征;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有较高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1-2014-02应用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性眩晕病人51例,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交感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评估。结果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其中47例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伴随交感症状明显缓解,平均NR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对治疗颈性眩晕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2005年本治疗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所治疗的伴有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2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片和症状改善情况,并进一步通过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X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或椎间盘突出现象,单节段不稳者9例,两节段者13例,三节段者7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者10例,两节段者15例,三节段者7例.所有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获10~48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7.5%,症状和功能评分分值有明显提高(均数由术前13.89提升到术后23.98),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伴有颈性眩晕颈椎病中对颈性眩晕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7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颈腰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67个月,平均37个月,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颈椎术前评分平均10.6分,术后评分14.5分,腰椎术前评分平均6.4分,术后评分13.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颈腰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颈性眩晕的临床分型及相关治疗(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颈性眩晕的临床分型和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34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治愈率及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性眩晕进行临床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科治疗颈椎不稳定所致眩晕的中期随访效果。[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颈椎不稳定所致眩晕的28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其中女21例,男7例;平均年龄42.5岁(30~56岁)。颈椎不稳定节段包括C3、4单节段12例,其中6例合并脊髓损伤;C4、5单节段8例,其中4例合并脊髓损伤;C5、6单节段合并脊髓损伤1例;C3、4和C4、5双节段合并脊髓损伤例;C4、5和C5、6双节段合并脊髓损伤例。手术方法为不稳定节段的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或椎间植骨4钢板内固定。采用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3个月(30~60个月),绝大部分患者在术后3个月后头晕及颈肩部不适等主要症状缓解满意。至最后随访时,22例患者术前眩晕和颈椎不适症状完全缓解,无复发;4例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减轻后又出现症状复发,但较术前症状减轻;2例患者头晕症状改善不甚满意。脊髓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10.10分增加至术后平均14.90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例患者出现融合临近上方节段的不稳定,但无明显眩晕症状。[结论]对颈椎不稳定所致的颈源性眩晕患者,在确定其关系的前提下,根据影像学上的不稳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颈椎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鉴别诊断及外科治疗选择,并对外科干预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手术治疗11例儿童颈椎结核病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1岁,平均6.2岁。病灶累及2椎体7例(C23,2例;C56,3例;C卵,2例);累及3椎体4例(C4-6、C。各2例)。均经前路行病灶清除减压,单纯病灶清除+外固定7例(石膏外固定2例,Halo—Vest外固定5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外固定4例(石膏外固定、Halo—Vest外固定各2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以上随访时均评价X线片ARA角(通过C2、C7椎体后缘分别作直线的交角)、颈脊髓功能(以40分法评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指标。结果经1-4年随访(平均2.3年),所有病例均治愈,随访期内无复发,未发现明显短颈及颈椎后凸畸形。术前与术后随访的颈脊髓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植骨组术前(9.02^o+7.89^o)、术后即刻(10.88^o+7.50^o)与术后随访(11.10^o+7.21^o)的ARA角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组术前(8.08^o+7.60^o)与术后即刻(14.12^o+8.60^o)、术前与术后随访(14.23^o+8.90^o)的ARA角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的ARA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颈椎结核多以患儿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为首发症状,应重视其早期诊断及规范抗结核。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清除联合限期确切的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术中窦道造影检查有助于了解病灶范围,指导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