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teffee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 Steffee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方法 :采用 Steffee椎弓根钢板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 2 7例。结果 :2 7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6年 (平均 3年 6个月 ) ,按邹德威评价标准优 18例 ,良 8例 ,可 1例 ,优良率 96 .3%。结论 :Steffee内固定系统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固 ,可用于 °~ °腰椎滑脱  相似文献   

2.
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的再滑脱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的再滑脱问题栾金达,刘艺,罗时功我们在对1991年7月至1993年10月间所做的16例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的腰椎滑脱病例进行随访时,发现6例再滑脱至术前状态,4例复位有不同程度的丢失。结合病例对再滑盼原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各种手术方法选择的适用性及其疗效。方法 32例腰5、腰4滑脱 症患者中,采用一侧椎板开窗减压一侧植骨6例,横突钢丝捆梆1例,大“H”形髂骨植骨2例,腰5 骶1间隙TFC植入1例,椎弓根钉系列内固定22例。其中三椎体固定5例,二椎体固定17例。结果 随访半年-2年,全部恢复常人生活,有三例已来院取出内固定,1例二椎体固定的腰4滑脱症患者, 术后7月摄片显示腰4由手术时复位正常而滑移到Ⅰ°。结论 因人因院面对现实,采用患者易于接 受而能达到治疗目的的不同术式,腰4滑脱以三椎体固定,腰5滑脱以二椎体固定为宜,对滑椎进钉 点及利用减压切取的棘突椎板骨植骨做了改进性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病理特点与手术方法.方法 对18例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滑脱矫正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经8~36个月随访,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13例;滑脱椎体完全复位15例,大部分复位3例;达到完全骨性融合10例,无断钉断棒与拔钉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腰椎峡部崩裂的常见原因是应力骨折,其发生的机制是反复的应力作用于椎弓根峡部,使峡部发生疲劳断裂,有少部分是急性峡部骨折,由急性强大暴力引起,常为过伸损伤,由于峡部骨折引起椎体不稳定、滑脱,而骨折处又出现纤维软骨增生及瘢痕,继而致患者出现下腰痛,下肢的根性疼痛,甚或马尾神性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PLF(后外侧融合)与PLIF(后路椎体间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Ⅱ度以内腰椎峡部不连型滑脱共47例,一组22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F(PLF组);另一组25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行PLIF(PLIF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影像学结果(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及骨融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盘高度、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随访时,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及滑脱节段前突角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临床疗效(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失败率PLF组高于PLIF组。结论 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F与PLIF都是治疗Ⅱ度以内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方法:本组87例,其中39例对单侧肢体放射痛的Ⅱ度以内滑脱位患侧推扳切除减压加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Ⅱ度以内脱位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加棘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术。27例不同程度的滑脱行后路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结果:随访8~48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4.6%、90.5%、100%。结论:术前常规动态摄片,如存在动态滑移,术中应纠正滑脱平面客观存在的可逆性滑移,使滑脱获得可能的复位,在此基础上融合。如合并椎管狭窄,最主要的应彻底减压、固定和融合,滑脱复位并非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9.
腰椎滑脱29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29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RF-Ⅱ或SR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神经根管松解,10例行横突间条状植骨、11例行自体髂骨块椎体间植骨、8例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其复位、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改善,滑脱椎体得到了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1例行横突间植骨患者有内固定物松动、退钉现象。结论 RF-Ⅱ、SRS复位效果肯定,椎体间自体髂骨块植入、椎间融合器的使用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男54例,女31例,年龄35~60岁。症状及体征 本组均有顽固性腰痛,间歇性跛行20例,一侧下肢放射痛50例,伴一侧大腿酸痛25例,两侧小腿酸痛14例。体征:腰椎前凸臀部后凸增加,腰骶部压痛20例,棘突呈台阶状6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3例,膝反射减弱10例,跟腱反射减弱25例。X线片示:腰4双侧椎弓峡部崩裂伴滑脱45例,腰5双侧弓峡部崩裂伴滑脱39例,腰5退行性滑脱1例,术前椎体滑脱率最轻为5%,最重为55%,平均为305%。治疗 本组采用Steff…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行腰椎退变性滑脱手术复位的回顾性研究,并与70岁以下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此评估老年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提拉复位加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方法]对103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A组年龄≥70岁,B组年龄﹤70岁。其中A组33例(32.0%),平均年龄74.3岁,B组70例(68.0%),平均年龄57.6岁。临床结果采用VAS和JOA进行评估。手术节段滑移百分比和局部腰椎前凸角的测量值术前术后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34.6个月(24~48个月)。各种术前合并症在A组的28例(84.8%)患者中存在,明显多于B组。在相同的随访时间点上两组的VAS、JOA和JOA的恢复率评分没有显著差异。A组滑脱程度显著下降,由术前18.8%降至术后2.1%(P<0.001)同时局部腰椎前凸角由术前12.1°增加到16.4°(P<0.01)。在最后的随访中未发现影像上不愈合的迹象。术后并发症:A组11例(33.3%),明显高于B组。但在最后的随访中发现并发症并未影响术后临床结果。[结论]对老年腰椎退变性滑脱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加椎间融合技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TENOR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TENOR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及插入型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近期疗效。方法 :从 2 0 0 0年 12月~ 2 0 0 3年 2月 ,对 3 1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插入型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和TENOR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术前X线检查 :Ⅰ度滑脱 15例 ,Ⅱ度滑脱 15例 ,Ⅲ度滑脱 1例 ;L4滑脱 17例 ,L5滑脱 14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5 3个月 (12~ 2 2个月 ) ,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 ,3 1例患者中 ,2 7例症状完全消失 ,优良率 87 1% ,解剖复位率达 93 5 %。结论 :应用TENOR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效果良好 ,复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DFRS椎弓根钉钢板系统,治疗腰椎滑脱46例。结果:术后随访1-3年,41例完全复位,复位率89%,术后41例患者患肢疼痛症状消失。结论:DFRS,设计合理,操作比较简单,采用钛合金,不影响以后CT、MRI检查,手术复位效果好,符合生理需要,临床效果满意,其不失为一种即经济又方便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1992年起应用角度螺钉加拉力螺钉(RF)经椎弓根矫正腰椎滑脱25例,取得良好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48岁。病程10~20年。临床症状:术前腰痛25例,坐骨神经痛16例,间歇性跛行20例。其中L4滑脱14...  相似文献   

15.
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腰椎滑脱是重要进展,滑脱椎体可能复位,骨性融合率提高,但存在复位丢失,钻钉技术困难,尚需进一步提高融合率和防止螺钉折断等问题。作者认为,必须改进钻钉技术,使用X线监护,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重视植骨术,力争达到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6.
后路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6例腰椎滑脱患者,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20例,Ⅱ度滑脱10例,Ⅲ度滑脱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不稳和神经症状,行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36例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根据Ashor的疗效观察项目:优:28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4.4%。结论后路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弓根提拉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11-03-2012-09收治的43例腰椎退变性滑脱采取后路减压椎弓根提拉螺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9.5±3.2)个月,测量随访时VAS、JOA值,患者随访3个月、半年时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患者术后滑脱程度由19.3%下降到3.5%(P〈0.05);局部腰椎前凸角由术前11.5°增加到16.1°(P〈0.05)。结论 对腰椎退变性滑脱采用椎弓根提拉螺钉提拉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可有效复位腰椎解剖结构,获得稳定的下腰椎力学重建。  相似文献   

18.
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评估。方法自2001年2月~2004年8月,对42例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和侧后方植骨融合术。结果40例经平均2·5年(1~4·5年)随访。30例Ⅰ度滑脱和7例Ⅱ度滑脱完全复位(占所有病例的92·5%),另3例Ⅱ度滑脱复位达90%,解剖复位率为92·5%。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65%,B级22·5%,C级12·5%;疗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72·5%,良20%,可5%,差2·5%。结论Tenor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适用于Ⅰ~Ⅱ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症状较为典型的老年人腰椎滑脱病例40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结果本组4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4个月,滑脱复位率90.0%(36/40),椎间融合率100%,无再滑脱现象。所有患者症状均有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侯树勋等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36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可直接复位滑脱椎体,即刻稳定病变节段,增加椎间孔截面积以及直接后路开窗减压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扩大侧隐窝而缓解对神经根的卡压,明显地提高症状改善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后外侧融合(PLF)与后路椎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融合方式的优劣。方法5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复位固定后行PLF(PLF组)26例,复位固定后行PLIF(PLIF组)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ODI评分)、X线检查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及植骨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6(3.5±0.4)年。术后即刻X线检查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年随访时,两组间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滑脱节段前突角改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在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且内固定失败率亦低于PLF组。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PLF或PLIF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但PLIF在对腰椎滑脱矫正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较PLF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