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Gu GF  Zhang HL  He SS  Gu X  Zhang LG  Ding Y  Jia JB  Zhou X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81-1085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42例微创通道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加MIS-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48~79岁,平均61.7岁.病变节段为L3~4 4例,L4~5 26例,L5~S1 12例;其中间歇性跛行伴单侧下肢症状24例,伴双侧下肢症状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患者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对腰痛及下肢痛进行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情况及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120~170 min,平均150.4 min;术中出血50~400 ml,平均147.1 ml,无输血病例;术后住院天数5~18d,平均8.8d;术中l例出现硬膜囊撕裂,l例骨质疏松患者行椎间融合时融合器打入上位椎体中,术后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随访6 ~1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7.3±1.0,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9±0.8和2.0±0.8,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t =25.319和29.334,P<0.01);术前下肢痛VAS评分为7.9±0.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0±0.5和1.0±0.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改善(t=49.584和41.885,P<0.01);OD1评分术前为75%±6%,术后3个月随访时为16%±6%,末次随访时为l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75和56.323,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Ⅰ级和Ⅱ级为40例(95.3%),无螺钉断裂及松动发生;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优16例,良22例,可4例.结论 MIS-TLIF手术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但要根据术者的临床经验、手术技巧和医院的具体条件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MiTLIF)术对单节段腰椎滑脱症(LS)术后疼痛的影响及手术创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76例单节段L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LIF组(n=38)与MiTLIF组(n=38).MiTLIF组采取MiTLIF术,PLIF组采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开放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分别采用开放TLIF(34例)和微创TLIF(19例)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ODI、VAS评分等指标。结果 2例失访,51例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微创TLIF组均少于开放TLIF组(P0.05);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时间:微创TLIF组均长于开放TLIF组(P0.05);腰背痛VAS评分:微创TLIF组术后2周、12个月时低于开放TLIF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后2周、3个月、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均未发生植骨不融合。结论微创TLIF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9-01—2012—12收治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行MIS—TLIF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切除单侧减压、对侧潜行减压或两侧开窗减压,并行自体及同种异体骨椎间植骨、椎间融合器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2±3)个月的随访,出现椎间植骨不融合1例,椎间植骨融合时间为(7.2±1.3)个月。术后下肢放射痛VAS评分及腰背痛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为86.4%。结论MIS-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06—2015-01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PLIF组34例,MIS-TLIF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ODI评分,术前与术后1周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56例均获得8~14(11.2±2.3)个月的随访。与PLIF组相比,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IS-TLIF与传统开放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理想临床疗效,但是MIS-TLIF在术中减少组织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LIF。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d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长期疗效,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月应用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观察术后及随访时患者腰背痛VAS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最终22例患者获得超过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37.3±1.3)个月.术后2周腰背痛VAS评分(1.32±1.04)分,随访末期腰背痛VAS评分(0.64±0.79)分,均较术前的(4.44±1.23)分显著降低(P=0.000);末次随访JOA评分(27.4±2.3)分较术前(12.4±2.8)分显著改善(P =0.000),改善率91.8%±10.8%,优良率100%.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椎间孔扩大减压结合改良TLIF是一种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患者可获得长期的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因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微创腰椎减压融合手术47例资料,依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PE-TLIF组21例,MIS-TLIF组26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3、6、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12个月椎间融合情况,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PE-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MIS-TLIF组明显减少[(91.8±13.6)ml vs.(115.2±16.1)ml...  相似文献   

8.
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发病机理与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建平  刘丽丽 《中国骨伤》2001,14(12):741-743
腰椎侧方椎管和神经根的解剖已有诸多描述 ,侧方神经根管是一管状形区域 ,在该区域内 ,神经根从硬膜囊分出后走向椎间孔 ,但椎间孔的边界尚未最终确定[1~ 4 ] 。Lee等[3 ] 将侧方椎管分成三个部分 :侧隐窝区 (入口区 )、中间区和出口区。出口区系一环绕椎间孔的区域 ,该区域本身无特定边界。可以把椎间孔看作是矢状面上的一个薄层或者是神经根管最狭窄处向外的一个“窗口”[4 ] 。作者认为腰椎间孔是相邻椎弓根之间的一个垂直区域 ,属于Lee描述的侧隐窝至出口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腰椎侧方椎管狭窄是神经根受压的一种常见原因。侧方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对侧椎间孔形态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6-2019-10采用TLIF治疗的7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术后手术节段对侧椎间孔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20-10采用OLIF与TLIF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49例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13例,采用改良MIS-TLIF治疗)、B组(15例,采用MIS-TLIF治疗)和C组(21例,采用TLIF治疗).比较3组手术情况、疼痛VAS评分及ODI,记录椎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8-04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72例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ODI指数与NRS评分.结果 7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2个月.手术时间125~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道下单侧钉棒固定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MIS-TLIF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椎间cage植骨融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28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均达到椎间骨性融合。VAS评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为0~4(1. 25±0. 65)分、0~2(1. 01±0. 35)分,与术前6~10(7. 81±1. 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ODI评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为4~36(15. 3±7. 5)分、0~16(9. 1±2. 7)分,与术前42~88(61. 25±12. 5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Quadrant通道辅助下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结合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Mi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3月16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单节段MiTLIF和内固定治疗。男61例,女102例;年龄37~72岁,平均51.6岁。退变性腰椎滑脱97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66例;Ⅰ度滑脱135例,Ⅱ度28例;L3滑脱7例,L4 86例,L5 70例。采用经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可扩张工作通道置于关节突上,行Mi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将163例患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分为A组(第1~55例)、B组(第56~110例)和C组(第111~163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效果,腰椎薄层CT扫描重建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63例术中出血100~750ml,平均330ml;术后出血10~175ml,平均57ml;手术时间83~230min,平均145min;术中X线暴露时间27~126s,平均59s。B组术中出血量和X线暴露时间与A组比较及C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C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与B组比较亦明显减少(P<0.05)。7例术中硬膜囊撕裂,其中A组4例,B组2例,C组1例,均在术后第2天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术后5d内脑脊液漏停止。4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根损害表现,均为A组病例,通过内窥镜下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后神经根损害症状消失。91例患者获得10~47个月随访,平均24.5个月。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分别为6.8±2.4分、1.5±0.6分和0.8±0.4分,术后3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ODI评分分别为39.4±5.1分和11.3±2.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96.7%(88/91)。结论:采用单节段Mi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辅助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采用TLIF术治疗64例单节段中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内镜辅助下TLIF,32例采用传统开放T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是内镜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术后并发症内镜组早期并发症为1/32(3.1%),开放组为8/32(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64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内镜组的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Pipeline可扩张通道辅助下行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鄄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2年6月,共有46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24例采用Pipeline可扩张通道辅助下行MI-TLIF,男15例,女9例;年龄60~79岁,平均66.3岁;病程6~60个月,平均18.5个月,设为观察组;22例采用传统开放TLIF(conventional open TLIF,CO-TLIF),男10例,女12例;年龄62~75岁,平均67.0岁;病程6~84个月,平均22.6个月,设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对椎间融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2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的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的ODI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87.5%(21/23例),对照组为82.8%(18/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能获得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相似的早期临床疗效,而出血量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肌肉损伤影像学比较。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外科治疗的60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OLIF组和TLIF组,每组30例。其中OLIF组采用OLIF+后路肌间隙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52~74(62.6±8.3)岁;TLIF组采用左侧入路TLIF治疗,男14例,女16例,年龄50~81(61.7±10.4)岁。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观察影像学资料,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T2加权像高信号改变及椎间融合情况;分析实验室指标,包括术后第1、5天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值;评定临床疗效,根据术后不同时期腰腿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LIF组(P<0.01)。OLIF组术后DH恢复优于TLIF组(P<0.05)。OLIF手术组术前与术后左侧腰大肌面积及高信号程度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OLIF组左多裂肌面积与左最长肌面积及左多裂肌与左最长肌Mean值低于TLIF组(P<0.05)。OLIF组术后第1、5天CK较TLIF组低(P<0.05)。术后第3天OLIF组腰背痛及下肢痛VAS低于TLIF组(P<0.05)。术后12个月ODI及术后3、6、12个月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有1例出现左下肢皮温升高,考虑术中损伤交感链;2例出现左大腿前方麻木,考虑与腰大肌牵拉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0%(3/30)。TLIF组术后1例患者踝关节背伸受限,考虑神经根牵拉有关;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导致硬膜囊撕裂;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考虑椎旁肌剥离损伤有关,并发症发生率13%(4/30)。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6个月时椎间全部融合,无融合器塌陷。结论: OLIF与TLIF均能有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但OLIF手术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疼痛较轻,DH恢复较TLIF有明显优势。同时从实验室指标CK变化及影像学左侧腰大肌、多裂肌、最长肌面积及T2像高信号比较,可以看出OLIF术式对肌肉损伤及干扰程度低于TLI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患者41例(开放组),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直视下TLIF治疗患者25例(微创组),显微镜下减压并采用经皮椎弓根钉TLIF治疗患者38例(显微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情况,术后CT检查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24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  相似文献   

19.
Wang J  Zhou Y  Zhang ZF  Li CQ  Ren XJ  Chu TW  Wang WD  Zheng WJ  Pan Y  Huang B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76-108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O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371例Ⅰ°或Ⅱ°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TLIF和腰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男性134例,女性237例;年龄37~85岁,平均50.4岁.采用可扩张通道下单节段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172例(MIS-TLIF组),传统开放TLIF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199例(OTLIF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放射线暴露时间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结果,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薄层CT扫描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37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58个月,平均32.7个月.术前两组性别、年龄、滑脱类型和融合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MIS-TLIF组平均为(310±75)ml,OTLIF组(623±156)ml,MIS-TLIF组显著优于OTLIF组(t=2.836,P<0.01).术后出血MIS-TLIF组平均为(38±13)ml,OTLIF组(184±72)ml,MIS-TLIF组显著优于OTLIF组(=3.274,P<0.01).与OTLIF组放射暴露时间(20±10)s比较,MIS-TLIF组放射暴露时间(51±19)s更长(t=2.738,P<0.01).两组在手术时间、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Ⅱ°以下腰椎滑脱症,MIS-TLIF安全有效,相对而言,与开放固定比较具有出血少及组织损伤轻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单纯腰椎间孔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单纯腰椎间孔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79岁,平均(58.6±8.7)岁。其中,L4/5狭窄9例,L5/S1狭窄17例,L4/5及L5/S1狭窄2例,均采用微创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后VAS、JOA、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及症状改善率。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 h,平均(2.5±0.8)h,术中出血量150~500 ml,平均(307.5±124.4)ml。2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本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症状改善优良率为75%(21/28),术后3个月为89.3%(25/28),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显著。结论采用微创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疗效确切,可直接实现椎间孔减压及脊柱融合,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及对神经的牵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能减少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