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治疗多种精神疾病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MECT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且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往往合并较多躯体问题,MECT的使用往往受到限制。目前关于老年精神患者应用MECT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探讨常见老年精神疾病应用MECT疗效的研究和风险评估。通过治疗前评估,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严密监测,可有效减少MECT不良反应。综合来讲,MECT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出现严重的躁狂发作或抑郁症、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MECT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在传统电休克治疗基础上配合麻醉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MECT虽减少了因抽搐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但仍存在头痛、肌肉疼痛、认知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本文报告了1例MECT治疗后谵妄(PECTD)的案例,并对PECTD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考虑发作时间过长、双侧电极片放置是本例发生PECTD的可能原因。提示临床工作者加强对PECTD的预防、识别。  相似文献   

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名正常者在MECT治疗前后进行P300检测,观察MECT治疗前后P300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P300中的靶刺激N2和P3潜伏期延迟(P〈0.01),靶刺激P3波幅降低(P〈0.05)。患者组经过MECT治疗后P300靶刺激N2和P3潜伏期均有所缩短(P〈0.05),靶刺激P3波幅升高(P〈0.01)。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后P300有显著变化,MECT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4例精神疾病患者在MECT前及MECT后5—7天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连线试验A和B、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和临床记忆量表等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①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中,患者完成的总应答数(Ra)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②连线试验A和B中,患者完成时间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③数字广度中,患者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④数字符号中,患者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临床记忆量表中各项指标,患者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⑥精神疾病患者在MECT治疗后精神症状得到控制,病情恢复良好。结论MECT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通过给予患者头部适量的电流刺激,导致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癫痫样放电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后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醉剂和肌松剂,消除了患者紧张情绪和各种副作用,被称为无抽搐电休克(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或改良电休克治疗.近年来相关研究很多,关于ECT或MECT在精神科各类疾病治疗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就近几年ECT或MECT在精神疾病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视觉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MECT组,单纯药物治疗者80例纳入药物组,另选医院职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进行1次P300检查,MECT组及药物组治疗1、4、8周后再次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前同正常对照组比较,MECT组与药物组均表现出视觉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波幅明显降低(P0.05),MECT组同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组治疗后1周P300潜伏期、波幅、BPRS总分、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及激活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药物组治疗1周各监测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一些指标才出现差异。治疗8周MECT组与药物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MECT组与药物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和83.8%,χ2=1.37,P0.05)。结论:MECT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较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起效快,并可能对部分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31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单纯MECT组及MECT合并精神药物治疗组,在MECT前后进行P300检测。结果:17例单纯MECT组治疗后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幅显著升高(P<0.05);14例MECT合并低剂量精神药物组治疗后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均<0.05),P3波幅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在治疗前P3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治疗后合并用药组N2、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升高,较单纯ME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ECT对P300有一定改善,可能表示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抗抑郁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或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两者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rTMS治疗组和MECT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记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变,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HAMD总分、认知障碍因子分在治疗1周、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rTMS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MECT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MECT组患者的临床记忆量表总分、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回忆评分均显著低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组主诉记忆力下降者比例高于rTMS组(P<0.05).结论 rTMS与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rTMS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ME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与西酞普兰单一治疗抑郁发作的效果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临床试验研究,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并MECT组及西酞普兰单药组各40例。合并MECT治疗组需进行为期2周、共8次MECT治疗。两组均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在MECT治疗前及治疗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疗效及认知损害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HR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治疗2周末两组间HRS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HRS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P>0.05)。合并MECT组中WCST中的总应答数(ra)、完成分类(cc)、错误应答数(re)、概念化(rf%)、非持续错误(nrpe)及学习到学会(l-l%)等项在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差(P<0.05);在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好(P<0.05);其它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MECT治疗较西酞普兰单药能更快起效,而且持续疗效稳定。合并MECT治疗患者可出现短期、可逆的认知功能损害,但提示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无抽搐电休克对急性期精神病干预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急性期精神病干预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应用MECT及ECT治疗各类急性期精神病各30例。结果MECT治疗后疗效显进83.3%,好转13.3%,差3.4%,和ECT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95.2%。1次起效4例,2~3次起效3例,6次起效27例。术后第1天头晕68.0%,术后短期记忆力下降34.1%,整个疗程结束后全部基本能够恢复。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安全、起效快、疗效显和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前后患者的认知电位P300变化。方法入选30名正常对照和30例TRD患者,比较其P300及MECT治疗前后的P300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TRD患者P300中的靶指标N1和P3潜伏期延迟以及靶波幅P3降低(P均<0.01)。TRD患者经MECT治疗后,P300靶潜伏期N1和P3均有所恢复(P<0.05或P<0.01),但靶波幅P3显著下降(P<0.01)。结论 P300可作为MECT治疗TRD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严重抑郁症患者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对病情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2016年收治确诊的严重抑郁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抑郁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MECT)各50例,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症状改善评估疗效,观察组评估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测,提示各个项目观察组患者指标均明显更具优越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抑郁症患者单纯对症治疗不能取得满意效果,联合MECT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抗抑郁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MECT基础上,研究组(26例)联合r TMS治疗,对照组(28例)联合伪r TMS治疗;分别于MECT治疗前、第6次MECT次日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WCST中持续性错误应答数(PE)、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FC)、以及P300波幅与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协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WCST中PE、P300潜伏期延长幅度及P300波幅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F=6.155、6.761、7.138;P均0.05)。结论:应用MECT的抑郁障碍患者联用r TMS可增强抗抑郁效果,并减轻MECT所致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对奥氮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奥氮平单药)、B组(奥氮平联合MECT)和C组(奥氮平联合MECT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各50例,观察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于治疗前、后评估各组疗效及认知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PANSS总分及各项评分显著下降(P均0.05);B、C两组PANSS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总分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A组(P均0.05);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案治疗后,B组MCCB语言记忆、视觉记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A、C两组MCCB符号编码、语言记忆、视觉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评分较治疗前、及B组明显增高(P均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可减轻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过程中抑郁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0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在MECT前和MECT后第1次、第3次和第5次和最后1次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MECT的疗效。结果:MECT第1次后CRP水平即出现降低,随着MECT次数的增加CRP水平持续降低并伴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抑郁症状缓解者在MECT结束时CRP水平显著降低,女性患者基线CRP水平显著预测MECT的疗效(P0.05)。结论:MECT前后CRP的变化与疗效相关,女性抑郁症患者基线CRP水平能够预测MECT治疗效果,提示MECT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和抗抑郁剂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血清皮质醇浓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治疗组和常规抗抑郁剂治疗组。MECT组30例,每周1、3、5治疗,连续4周,以后每周一次维持治疗,共治疗12周。药物组30例.应用抗抑郁剂盐酸文拉法辛治疗,剂量在150mg~225mg/d之间,共治疗12周。所有入组病例.在入组时、治疗1周、治疗4周、治疗12周分别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血清皮质醇浓度。两组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进行威斯康星卡片(WCST)评定,结果:HAMD分比较,在治疗1周、4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2周末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浓度比较,第1、4周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在治疗12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评定在入组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P〉0.05),在第12周末两组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在治疗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皮质醇浓度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成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类测验结果显示的认知功能情况存在相关性.结论:MEC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相比较抗抑郁剂而言起效更快,埘认知功能无不良反应,随病情好转对认知功能有改善。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程度可能与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方法将69例难TR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的氯氮平治疗;短疗程组25例,采用氯氮平合并MECT≤8次;长疗程组23例,采用氯氮平合并MECT〉8次。观察三组样本的起效速度,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观察三组样本的评分变化、有效率,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样本的副反应,分别在MECT治疗开始后1,2,4,8,12周评定。结果短疗程组、长疗程组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1.31、9.54,P均〈0.01),长疗程组、短疗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05);MECT治疗开始后各观察时段两实验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两实验组之间的MECT开始后备时段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之间各观察时段TESS评分、WN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实验组MECT治疗1周末WN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P〉0.05)。结论与传统的药物治疗TRS比较,合并MECT起效更快,有效率更高;但疗效并非随MECT治疗次数而增加;且短时观察有认知损害,但能迅速恢复;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概述:与电抽搐治疗相关的猝死极其罕见。本文报告中一例58岁男性患者在本疗程首次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后1小时内死于心脏骤停。该患者有双相障碍病史20年,既往无心脏疾病病史或指征,本次实施MECT为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复发性躁狂发作。本次MECT并未产生惊厥。治疗结束后病人立即恢复意识、生命体征稳定,但被推入观察室后迅速恶化。我们未能进行尸检,但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MECT前17小时使用了氟哌啶醇,加剧了无抽搐MECT对心脏的影响。该案例强调对准备用MECT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是必须的(对老年人也许还要检测心肌酶谱),并且需慎重考虑同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MECT。  相似文献   

19.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身体状况特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时选择合适的麻醉剂非常重要。现通过比较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行MECT前应用依托咪酯脂肪乳与异丙酚后的生理改变,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在MECT中的优势。1对象和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行MECT的老  相似文献   

20.
对MECT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应用作以综述,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患者MECT治疗的历史情况,国内外的研究现况以及儿童青少年患者MECT治疗的风险、适应证、禁忌证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