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报告117例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麻痹性膝反屈。男36例,女81例。年龄16~35岁,平均21岁,膝反屈25~60度。术后获得随诊者103例,占88.0%,平均随诊96个月。优良率为83.4%。阐述骨性畸形是膝反屈晚期必然结果,强调膝反屈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讨论了髌骨膝前阻挡的合适安装位置及并发症预防。膝反屈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约占下肢畸形的16.3%(?)。造成麻痹性膝反屈成因很复杂,临床上治疗棘手。我院自1978~1989年采用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117例,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胫骨平台垫高术治疗膝反屈的临床体会张雪松,冯守诚自1989~1992年,我们用胫骨平台垫高术治疗膝反屈畸形16例共18膝,随访1~3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8~24岁,平均16岁,膝反屈30~...  相似文献   

3.
儿麻后遗下肢肌群广泛性瘫痪易出现膝反屈畸形。10例患者膝反屈角度15°~45°,平均34.7°。本文强调腹外斜肌腹直肌并腱续接阔筋膜代股四头肌,远端止于髌骨。但前5例只采用腹外斜肌转位,止点在股骨中上1/3处,有效矫正率60.2%,残角13.8°,后5例为双肌转位,终点止于髌骨,矫正率为98.2%,平均残角为3.8°。两法平均矫正率为79.2%。  相似文献   

4.
对儿麻后遗症中30例严重膝反屈畸形之成年患者采用“了”形钢板支撑抬高胫骨平台矫正术,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26岁(平均22岁)。双侧畸形7例,单侧23例,反屈角度25~50°。30例都在单侧施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膝关节反屈畸形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分析6例新生儿7个膝关节不同程度反屈病例的治疗。全部病例行连续系列手法矫治,石膏外固定,支具干预治疗。[结果]膝反屈畸形全部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诊过程中2例出现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经过矫治,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连续系列手法矫治,石膏外固定,支具干预治疗新生儿膝关节反屈畸形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76~1986年,收治64例小儿麻痹后遗症膝反屈畸形,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手术治疗。其中58例得到随访,优良率达84.5%。软组织手术效果不能持久,骨性手术以胫骨平台垫高术效果可靠,值得采用。如果股骨髁面已变平,尚需做股骨下端前倾截骨术。膑骨阻挡术仅用于骨质无明显畸形的膝反屈病例。  相似文献   

7.
麻痹性膝反屈畸形手术方式的比较和评价:附2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运用8种手术方式治疗295例婴儿瘫麻痹性膝反屈畸形。男性146例,女性149例;年龄6~36岁,平均19.55岁;膝反屈度数15~70°,平均34.63°。所有病人均得随访。认为疗效肯定的有胫骨平台抬高术;胫骨平台抬高和股骨髁下翻联合手术;腰肌代绳肌术及幼儿胫骨骨骺线附近前部骨膜切除术。相对可供选择的术式有胫骨上端截骨术,胫骨结节下抬高术及Heyman氏术,而胫骨平台骨阻挡术为不可取的术式。术前研究膝部软组织骨结构情况和能供肌转移之髓以上肌肉肌力情况,以及手术操作仔细、准确对疗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前侧骨骺刺激、股骨髁上前倾截骨、胫骨平台下植骨抬高术或上端截骨垫高术等5种手术方法治疗37例39个膝关节。结果 术后35例37个膝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平均4年5个月。29例达到矫正效果,4例畸形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膝反屈的成因复杂,只有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才能达到矫正目的。  相似文献   

9.
胫股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36例翁树秋,肖正龙,杨小山,徐开明,徐景卫指导邬华彬我院自1989年~1994年采用胫股二处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畸形3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6~32岁...  相似文献   

10.
骨骺刺激术促进长骨局部生长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截骨和骨膜切除术两种常用骨骺刺激方法对兔胫骨局部骨生长的刺激研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骨膜切除术对骨骺生长的刺激作用大于截骨术。1992年后应用于临床,对3例血源性膝内翻、2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反屈、1例脑性瘫膝反屈、1例佝偻病X形腿及3例截骨矫正膝反屈后并发膝外翻,应用骨膜切除术矫形。经6个月~4年2个月,平均3年1个月,随访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9年~1991年采用同种异体胎儿骨植骨治疗儿麻后遗症髋关节不稳、足不稳、膝反屈畸形患者78例,通过临床观察与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9~36岁,平均22.5岁。其中:臀肌麻痹下肢短缩、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脱位4例,半脱位18例,髋关节不稳26例;胫前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道动脉栓塞摘除术的治疗效果不一。患者生存率和肢体存活率,一般在50~80%,肢体截除率为5~15%,死亡率为15~40%。作者在1970~1979年治疗动脉栓塞患者59例,其中8例为多次动脉栓塞(7例2次,1例3次),共作68次栓塞摘除术。金组女性占52.5%,男性占47.5%。年龄最小33岁,最大87岁,平均63.4岁。治疗原则是明确诊  相似文献   

13.
肘关节僵直给患者生活上带来诸多困难。我们1977年开始应用滑膜再造术治疗因创伤、剥脱性骨软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造成的肘关节僵直,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共治疗29例(30个肘)随访25例(26个肘),随诊2~8年,平均3.5年,随诊率86.2%。男16例(17个肘),女9例。年龄13~56岁,平均29.6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2年。诊断:创伤性骨化肌炎1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杂交型外支架与闭合植骨方法治疗Ⅱ型飘浮膝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2007年10月,35例Ⅱ型飘浮膝患者应用杂交型外支架与闭合植骨方法治疗。男27例,女8例,年龄23~63岁,平均42岁。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诊,随访时间为术后12~40个月,平均26个月。按Karlstrom和Olerud的功能标准,优19例,良8例,可8例,优良率77.1%。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3例,经急救治疗痊愈;3例针道感染,给予换药、针道护理,消除感染;1例螺钉松动,给予换钉处理。结论:采用胫骨杂交型外支架,利用有限切口、闭合植骨方法,配合VSD敷料负压吸引技术微创治疗Ⅱ型飘浮膝,能有效减少无法内固定病人的肢体病废,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膝反屈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较严重的畸形,多发生於股四头肌瘫痪及腘绳肌瘫痪。本文报告用胫骨平台垫高治疗膝反屈畸形25例共26膝,有效率100%,其中优良率占80.77%。对膝反屈畸形的生物力学病理改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式选择及手术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2例儿麻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由于膝关节屈曲平均65°(40~80°)而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结果6例无效;6例有骨关节炎征象。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当膝有明显屈曲畸形时行反屈曲截骨术,可提前产生骨关节炎及其机理。提出如膝屈曲>30°,应先行松解再作反屈曲截骨术。  相似文献   

17.
应用套式截骨治疗32例膝关节畸形,男23例,女9例,年龄14~25岁,膝屈曲畸形30例,反屈畸形2例,儿麻后遗症25例,其他原因4例。手术方法分为股骨下端截骨和胫骨上端截骨两种,截骨后将骨折一端套  相似文献   

18.
胫骨高位截骨术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张光铂  曹永廉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2):737-739,I001
目的:了解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远期效果,方法;自1985年5月~1995年5月施行胫骨高位截骨术67例(87膝),其中38例(49膝)获得平均5年4个月的随诊。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5年组优良率为87.6%,5年以上组优良率为72%,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炎并内翻畸形是有效的,它可延缓或免除关节置换术,手术确切重建及术后保持下肢正常力线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膝反屈畸形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中较常见。多数由于股四头肌、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等股前后肌群均有不同程度麻痹,在丢去肌力保护情况下,肢体长期负重,造成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牵拉松驰及骨质的改变所致。自1978年~1986年,我科对121例膝反屈患者进行分型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6年至1993年3月收治28例浮动膝,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14~59岁,平均31岁,其中20~45岁占本组86.2%;左浮动膝13例,右15例,28例中有64处骨折。伤因及受伤类型:为强大的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交通事故13例(撞车翻车)占46.4%,坠落伤3例占10.5%,重物压砸伤12例占43%。28例骨折部位;股骨颈、股骨干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