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3.
4.
5.
6.
大量实验证明、细胞内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在调节细胞机能代谢及细胞激活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深入探讨细胞激活的奥秘,首先要进行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Ca~(2 )]i测定方法研究。但在文献中对兔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测定的报道少见。本文参考文献介绍,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条件以及兔血小板的特殊性,初步建立了兔血小板[Ca~(2 )i的Quin2荧光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应用国产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2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小板内游离钙水平,结果血小板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为119.8±27.4nmol/L,批内变异为10.37%,批间变异为12.43%。 相似文献
9.
中风患者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患者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测定陈晓春,刘楠,邱大元,郑安,张洪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对12名健康人和53例中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小板静息状态胞浆游离钙浓度进行测定,以期从分子水平探讨血小板在中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一、对象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用荧光钙指示剂喹2测定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的方法。本法在喹2的导入和胞外喹2的去除方面选用了最佳条件,所测人血小板激活前及由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和A_(23187)激活后胞浆游离钙浓度变化的结果均与国外所测相近,本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结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聚集交叉试验是一项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或亢进原因的有价值的实验方法之一。本文对Rubin法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对试验方法进行某些探讨,用本文改良聚集交叉法检测20例慢性肝病患者,发现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低下的原因,血浆因素及血小板因素两者兼而有之。10例健康人交叉试验结果却极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验表明,血管内皮素不引起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的变化和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素与血小板活化剂(胶原、凝血酶、血小板激活因子)联合实验表明,血管内皮素对血小板活化剂引起的反应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Fura-2/AM荧光双波长法研究抑肽酶对血小板活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血小板活化的保护机制.方法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人洗涤血小板,用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比值法测定静息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Ca2 ]i)及凝血酶、抑肽酶对[Ca2 ]i的影响.结果在生理胞外Ca2 浓度时,正常人血小板[Ca2 ]i静息水平为(151.840±28.719)nmol/L,凝血酶可引起血小板[Ca2 ]i的明显增加(P<0.01),抑肽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凝血酶引起的[Ca2 ]i的增加(P<0.01).结论抑肽酶的保护血小板机制与其抑制血小板内[Ca2 ]i动员等信息传递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哺乳生物血小板型磷脂酶A2分子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具杀菌活性的哺乳生物血小板型磷脂酶A2(PLA2)分子进化的特点。方法:将所有已知哺乳生物的血小板型和胰腺型PLA2的cDNA和基因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哺乳生物血小板型PLA2基因突变的频率较胰腺型PLA2高,碱基取代中非同义取代数高于同义取代数。血小板型PLA2的蛋白质结构中可形成对酸不稳定的肽键的氨基酸明显较少,而易被发酵产物乙酰基不可逆化修饰的精氨酸明显高于胰腺型。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测定,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小板粘附性(PAdT)与聚集性(PAgT)明显增高,与缓解期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与支气管哮喘的常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血小板聚集(PAg)、释放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生成血栓烷A_2(TxA_2)和膜流动性有明显的活化作用,并与浓度与孵育时间有关。超过生理浓度的LDL可直接激活血小板。高密度脂蛋白(HDL)可能有阻抑LDL作用的生理性调控能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作用不肯定。 相似文献
18.
应用昆明小鼠对其妊娠早期、假孕、脾摘除妊娠早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和脾摘除小鼠妊娠早期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约1周后恢复正常。假孕小鼠无此反应。血小板计数减少与生殖管道内的胚卵数呈负相关。脾的组织学观察表明,妊娠第4天小鼠脾红髓内巨核细胞数较假孕第4天明显减少。提示早孕小鼠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与生殖道内的胚卵数、血小板激活因子及脾内巨核细胞数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50例正常人与108例肝硬化病人的外周血BPC、MPV、PDW、PCT。结果肝硬化病人BPC、PCT低于正常对照组,MPV、PDW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4.63~6.54,P<0.01)。随着肝功能减退、Child-Pugh评分升高,BPC、PCT等明显下降,MPV、PDW明显上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02,P<0.01)。结论肝硬化病人BPC、MPV、PDW、PCT 4项参数的异常与肝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改良网织血小板(RP)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噻唑橙(TO)作为RNA的荧光染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和48例各种血小板减少症外周血中含有RNA的RP百分数及RP绝对值,后者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AA)及初治急性白血病病人。结果ITP病人RP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65.29,q=10.26,P〈0.01),而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85.07,q=19.59,P〈0.01);AA病人RP百分数及绝对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q=3.47、16.41,P〈0.05、0.01);AL组病人RP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q=0.51,P〉0.05),但其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q=15.46,P〈0.01)。结论 改良了传统的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并建立了简便、稳定的检测手段,为临床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