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制备基因载体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结构特征及其体外对细胞的转染活性。方法以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pDNA纳米粒;电镜测定其形态、粒径;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观察壳聚糖和pDNA的结合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负载力、负载率;体外转染人人胚肾细胞293T,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CCK8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壳聚糖-pGFP纳米粒多呈球形,直径为(132±48)nm;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示pGFP被完全包裹在纳米粒内;其负载力(LC)为(48.2±2.0)%,负载率(LE)为100%;体外转染实验证明壳聚糖-pGFP纳米粒能介导pGFP转染293T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壳聚糖-pDNA抑制率(26.08±4.28)%。结论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的壳聚糖-pDNA纳米粒可有效转染至细胞内,但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结构特征以及对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方法 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GFP)作报告基因,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pGFP纳米粒.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壳聚糖和pDNA的结合能力,通过比色法检测其包封率,用纳米粒度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分布进行考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壳聚糖纳米粒介导pGFP在体外培养的人结肠腺癌细胞LoVo中的表达.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DNA与壳聚糖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完全结合,包封率大于90%.制备的壳聚糖-pGFP纳米粒为结构紧密的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为209 nm,多分散指数为0.15.体外细胞转染的结果表明,壳聚糖-pGFP纳米粒能介导pGFP转染LoVo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论 壳聚糖可以有效凝聚pDNA,采用复凝聚法可制得100~500 nm范围荷正电的纳米粒,有较高的包封率.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外能将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报告基因能在细胞内表达.因此,壳聚糖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介导核酸类生物大分子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巯基化壳聚糖-质粒DNA纳米粒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巯基化修饰将壳聚糖改性成巯基化壳聚糖,以巯基化壳聚糖与质粒DNA(pDNA)结合,制备巯幕化壳聚糖-pDNA纳米粒.方法:在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AC)的催化作用下,巯基乙酸与壳聚糖通过酰胺键结合,形成巯基化壳聚糖.以5-5'-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DTNB)法检测巯基化壳聚糖的巯基含量;通过复凝聚法使巯基化壳聚糖和报告基因质粒pcDNA3.1(+)-EGFP结合,制备巯基化壳聚糖-pcDNA3.1(+)-EGFP纳米粒,透射电镜检测纳米粒形态和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纳米粒对pcDNA3.1(+)-EGFP的包封率,DNase Ⅰ处理该纳米粒,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产物.结果:EDAC能有效地使壳聚糖巯基化,1g巯基化壳聚糖的巯基含量为(202.85±3.05)μmol(n=6);巯基化壳聚糖能有效地与质粒pcDNA3.1(+)-EGFP结合形成稳定的纳米粒,包封率大于90%;电镜下该纳米粒的粒径在300~350 nm之间,为不规则球型.经DNase Ⅰ处理和电泳分析表明该纳米粒能保护pcDNA3.1(+)-EGFP免受DNase Ⅰ的降解.结论:筑幕化壳聚糖pcDNA3.1(+)-EGFP纳米粒有较好的包封效果、适度的粒径和良好的保护内部质粒抗核酸酶水解的能力,巯基化壳聚糖可能成为基因递送的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适当粒径大小的壳聚糖纳米颗粒(CS-NP)连接质粒DNA,观察CS-NP结合DNA的能力及介导基因转染的效率.方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连接CS-NP与报告基因pEGFP-N1,形成pEGFP-N1-CS-NP复合物.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pEGFP-N1-CS-NP的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CS-NP与DNA结合能力,以比色法检测其包封率;用DNase I消化实验观察pEGFP-N1-CS-NP抗核酸酶降解的能力.体外转染A549细胞观察pEGFP-N1-CS-NP的转染活性.结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观察到pEGFP-N1-CS-NP呈较均匀的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0~200nm,Ztea电位为16~22.8mV.WCS-NP/WDNA≥4时,能有效地结合DNA,包封率>90%.CS-NP能有效介导pEGFP-N1转染A549细胞,并在A549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论:CS-NP能有效地与质粒连接,并有很高的包封率,能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CS-NP在体外能将报告基因转染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采用CS-NP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活细胞及活体成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壳聚糖季铵盐体外基因转染活性,寻求一种新的非病毒基因载体递送系统。方法凝胶阻滞实验分析壳聚糖季铵盐包裹质粒的能力,DNase I的保护实验分析载基因纳米粒的抵抗核酸酶降解的能力,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通过考察转染液中有无牛血清和递送不同剂量的基因对转染效率的影响,寻求本递送系统较好的转染条件。另外,用MTT法测定壳聚糖季铵盐的细胞毒性。观察壳聚糖季铵盐和pcDNA 3.1-EGFP以何种比例结合形成的纳米粒、转染液中有无牛血清,质粒的量为多少时对人胚肾T细胞的转染效率是最高的;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季铵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能转入人胚肾T细胞,虽然转染效率略逊于聚乙烯亚胺,但是细胞毒性明显小于聚乙烯亚胺。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转染细胞72h后效率较高,经综合分析,当pcDNA质量为2μG,壳聚糖季铵盐和peDNA以质量比为5结合形成的纳米粒,在无血清条件下对人胚肾T细胞进行转染,转染效率是最高的。结论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能将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报告基因能在细胞内表达。因此,壳聚糖季铵盐用做基因递送的载体系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质粒转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壳聚糖纳米颗粒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的转染能力.方法:用亚硝酸钠降解壳聚糖的方法制得低分子质量壳聚糖,用zeta电位仪测定粒径、多分散度、zeta电位,并使用乌式黏度计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通过静电吸附复合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IRES-eGFP(报告基因),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载体与DNA结合能力;用体外和体内基因转染实验,评价纳米颗粒的转染能力.结果:制得的壳聚糖粒径200~600nm,多分散度最好的达到0.005,zeta电位0.89mV,相对分子质量7.7×107 ,粒径250nm.体外对3T3细胞的转染实验显示,该壳聚糖具有一定的转染效率;体内对Balbc57/BL6小鼠的股四头肌肌肉的转染实验显示,肌肉组织中有大量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且在炎症部位尤为明显.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壳聚糖,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均实现有效转染,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基因载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的表征参数和体外转染效率.方法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纳米金基因载体,用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AcGFP-N1)做报告基因,纳米基因载体可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结合质粒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收光谱,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表面电位(Zeta电位),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基因载体与质粒DNA的结合稳定性,CCK-8实验检测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基因载体及DNA-纳米金复合物对HEK293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聚乙烯亚胺纳米基因载体介导pAcGFP-N1在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转染效率.结果 聚乙烯亚胺还原氯金酸可以得到带正电荷的纳米颗粒,呈单分散球形分布,其粒径为(12.3 ±3.3)nm.在pH =7.2时,Zeta电位为+(29.7±5.1)mV.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当纳米金/质粒DNA≥0.5时,质粒DNA可完全结合到纳米金表面.体外转染实验表明,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基因载体能介导pAcGFP-N1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其转染效率可达25%.结论 聚乙烯亚胺修饰纳米金是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具有转染效率高、对细胞毒性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巯基化壳聚糖,构建巯基化壳聚糖-质粒DNA (pDNA) 纳米粒,并研究该纳米粒对HeLa细胞的体外转染活性.方法 1- (3-二甲胺基丙基) -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EDAC) 催化巯基乙酸与壳聚糖反应生成巯基化壳聚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产物的红外光谱,5-5'-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DTNB) 法检测产物的巯基含量;以pcDNA 3.1 (+) -EGFP为报告基因,巯基化壳聚糖为载体,用复凝聚法制得巯基化壳聚糖-pcDNA 3.1 (+) -EGFP纳米粒,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仪检测该纳米粒的表面电位和粒径.纳米粒经DNase I处理、再在肝素作用下解聚,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的完整性.评价巯基化壳聚糖-pcDNA 3.1(+) -EGFP纳米粒对HeLa细胞的体外转染活性,MTT法测定该纳米粒对HeLa细胞的毒性.结果 红外光谱图显示壳聚糖在EDAC的作用下被巯基化.DTNB法显示1 g巯基化壳聚糖的巯基含量为 (202.85±3.05) μ moL (n=6) .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的结果表明巯基化壳聚糖-pcDNA3.1 (+) -EGFP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88.7nm,Zeta电位为+ (25.2±2.1) mV.DNase I保护实验证明该纳米粒能有效抑制DNase I对内部pDNA的降解.体外转染实验表明巯基化壳聚糖-pcDNA 3.1 (+) -EGFP纳米粒能有效转染HeLa细胞系,且对HeLa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 该制备工艺生产的巯基化壳聚糖-pcDNA 3.1 (+) -EGFP纳米粒能将质粒DNA导入HeLa细胞,使报告基因有效地表达.所以巯基化壳聚糖是基因转运和基因治疗中有应用潜力的非病毒类载体.  相似文献   

9.
用卤代烷与壳聚糖反应,制备了具不同长度烷基取代基的壳聚糖衍生物。红外和X衍射测试结果表明:烷基取代基的引入削弱了壳聚糖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可改善其溶解性能。其中,C2、C4和C8烷基取代衍生物有良好的水溶性,抗凝血性能则随烷基取代基的增长而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改性壳聚糖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在替代功能障碍基因和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因治疗有3个基本要素: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和递送载体,其中递送载体的构建和改进,一直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递送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缺点,如免疫原性高、毒性大、目的基因容量小、靶向特异性差、制备较复杂及费用较高等[1],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非病毒载体的研究。其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研究的热点之一。1壳聚糖壳聚糖是甲壳类动物的甲壳质脱乙酰化后得到的阳离子多糖类物质。壳聚糖安全无毒,在体内可降解成水和二氧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制备可载带质粒DNA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BCA-NPs)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乳化聚合法制备PBCA-NPs,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激光粒度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来确定最优化的制备条件.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后连接质粒DNA,并分析PBCA-NPs及CTAB修饰的PBCA-NPs的细胞毒性效应、DNA装载效率、PBCA-NPs-DNA抗超声破坏和抗DNaseI的降解作用及其在体外的基因转染能力.结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PBCA-NPs粒形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106nm.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装载量达93%.该纳米粒能显著提高质粒DNA抵抗核酸酶降解和超声波剪切的能力.细胞转染实验表明,该纳米粒传递质粒DNA进入HepG2和3T3细胞的效率较高.结论利用该制备工艺生产出的具备良好生物学特性的PBCA-NPs是基因转运和基因治疗中极具应用潜力的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制备适当粒径的壳聚糖纳米粒,并连接上质粒,研究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及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通过喷金电镜观察其大小、形态及分布;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纳米载体与DNA的结合能力及对DNA的保护作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包埋率.结果 喷金电镜证实壳聚糖纳米粒分布均匀,呈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5 nm.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并保护DNA免受Dnase Ⅰ的降解,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按不同比例结合质粒的壳聚糖纳米粒(纳米粒:质粒)的包埋率分别为98.7%(10:10),98.1%(10:20),96.7%(10:30),87.1%(10:40),74.6%(10:50).结论 成功制备了适当粒径且分布均匀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并保护其免受Dnase Ⅰ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梁恒伦  童健  李晶  张福伟  阮宝琴 《重庆医学》2011,40(31):3154-3156,3159
目的制备负载多西紫杉醇(DTX)的壳聚糖纳米粒(DTX-CTNPs),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DTX-CTNPs,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大小及分布,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对载药纳米粒进行体外释药试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DTX-CTNP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抑制以评估其细胞毒性及抗瘤效应。结果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投药比为5.3∶1.0时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CTNPs)形态规则,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75nm,载药率与包封率分别为(22.4±2.7)%、(59.2±8.6)%。对A549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6.87±1.35)μg/mL,而同一实验体系下的普通注射用DTX的IC50则为(5.51±0.37)μg/mL(P<0.001),证明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远低于普通注射用DTX。结论 DTX-CTNPs具有一定的控释性能,能明显降低普通注射用DTX的细胞毒性,可以成为一种理想的化疗药载体。  相似文献   

14.
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穿心莲内酯制备的pH依赖型结肠靶向片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衣液处方。通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f2因子法评价不同释放曲线的相似性,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增塑剂,增塑剂用量占聚合物30%的包衣液,使片芯包衣增重达6%。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人工小肠液3 h未检测到穿心莲内酯,而在人工结肠液2 h指标累积溶出率达80%以上。结论制备的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目的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评价其局部滴眼给药性能.方法 以伏立康唑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药的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对其进行表征后,分别考察纳米粒的药物缓释能力、对眼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角膜渗透性.结果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粒径为(235±23)nm,Zeta电位为(+23.1±0.6) mV,载药量为11.16%,包封率为61.35%.纳米粒体外释放药物非常缓慢,可持续释药48 h;相比于伏立康唑水溶液,纳米粒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药物半衰期延长,清除率减少,眼表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延长(P<0.05).荧光标记的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可穿透角膜上皮逐渐向角膜基质渗透.结论 与药物水溶液相比,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能够有效减少眼表药物的流失,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6.
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乳化转速>交联度,用优化后工艺制得微球平均粒径64.55μm,载药量21.69%,包封率58.07%,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T 50为47.01 h,7 d累计释放量72.02%.结论:本法所制缓释微球工艺稳定,微球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盐酸吗啡的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初始吗啡量和不同交联剂用量对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方法相对分子质量50000,脱乙酰度大于或等于90%的壳聚糖100mg,分别加入盐酸吗啡20、30、40、50mg溶于2%的乙酸制成20mg/ml的吗啡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水相,缓慢加入到15ml含0.75ml司盘80的大豆油中电动搅拌700r/min,温度35℃,乳化时间1.5小时。乳化完成后以微量注射泵缓慢滴入10mg/ml的三聚磷酸钠溶液进行交联,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分别为5∶1、7∶1、9∶1,交联时间2h。丙酮、无水乙醇去油干燥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曲线。结果微球载药量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增加,包封率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减小,交联剂用量越大缓释作用越明显。结论制备的吗啡-壳聚糖缓释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粒径小、形态均匀、包封率较高、带稳定正电荷的神经毒素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选用聚乳酸为载体,壳聚糖为修饰物,采用复乳法制备神经毒素纳米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优化方法制备的纳米粒粒径较小(140.5nm),形态规则,大小均匀,包封率高(83.5%),Zeta电位为+30.5mV;体外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可行,所得纳米粒包封率高,大小均匀,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制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方法 采用改良超声雾化法,将含BDNF的壳聚糖溶液加入超声雾化仪中雾化喷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制成包裹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  相似文献   

20.
替硝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HBS)原理研制替硝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方法以释放度为指标,并结合漂浮性能,优选最佳配方。结果最佳配方的替硝唑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体外漂浮时间长达12 h,体外药物释放符合零级过程。结论本文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胃内漂浮缓释片释药速度平稳,漂浮时间长,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