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自1976年2月至1980年10月运用加味泽泻汤治疗痰湿型眩晕病10例,全部治愈.本组病例中服药3剂而愈者6例,4剂愈者2例,6剂愈者2例.为了观察远期疗效,1977年7月间,对治愈后6例进行了随访,均未见复发.10例中,7例为首次发病,3例为近4年曾有类似屡发的病史.10例均有剧烈眩晕,视物旋转,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耳鸣、胸闷、纳呆等表现.治疗方法主方加味泽泻汤.泽泻20~30克白术9~15克川牛膝15克钩藤15~30克仙鹤草30~60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用黄芪防风汤合升陷回阳汤加减,治疗顽固性脱肛18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8例中,男15例,女3例,均为50岁以下的患者.病程半年~1年的5例;2~5年的10例;10年以上的3例。其中因患肠炎引起脱肛的9例,慢性肠下血引起的4例,单纯性肛道及直肠脱出的5例.最多用药10剂,最少用药5剂。治疗方法内服黄芪防风汤和升陷回肠汤.处方黄芪60~120克,党参30~60克,升麻10~15克,防风3~6克,甘草6~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取汁.再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二次药汁混合,早晚2次分服.以上为成人量,体质瘦弱的可用大剂量,体质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69年以来,用单味中药翻白草治疗急性菌痢62例,取得满意疗效。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3个月~76岁.治疗结果:痊愈5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治愈时间大多在2~3天,少数4~5天。服药方法鲜翻白草根或全草60克,或干品30克。小儿剂量酌减.每剂分早晚2次用文火煎服,第1次加水约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第2次加水约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急重患者和中毒型菌痢,可每天服两剂,分四次服.昏迷患者不能口服的,可鼻饲给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拟祛湿止痒汤煎汤薰洗,曾治愈多例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药物组成及煎疡薰洗方法介绍如下: 祛湿止痒汤方药组成:土茯苓45克、苦参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防风15克 煎汤薰洗方法:将上药置罐内加水约1000毫升、煮沸、浓缩至500毫升即可,然后将药液置入小盆内,令患者暴露会阴部蹲于其上,乘热先薰后洗,每次约10~15分钟;每日3~4次。轻者一剂即可。重者二剂立愈。  相似文献   

5.
一、枯松散。配方:枯矾10克,醋酸强的松片(5毫克)10片,冰片适量,混合研细,装瓶备用。用法:取药粉少许涂于口腔溃疡面上,每日1次。疗效:观察54例均获满意疗效。其中投药1次治愈者22例。涂药2次治愈者28例,2次以上有效者4例。有些典型病例涂药10分钟内症状减轻,数小时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拟“赤板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31岁.2岁以下4例,2~4岁12例,5~10岁48例,11~15岁10例,16岁以上6例.(2)腮腺单侧肿大13例,双侧肿大者67例,发热的62例.合并中耳炎2例,睾丸炎3例.诊断标准(1)有明显的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2)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3)有典型的流行性腮腺炎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发热,混身不适,两耳下方明显肿胀、边界不清、不红、触痛明显.方剂组成及用法方剂组成赤小豆15克板兰根18克青皮6克金银花6克甘草3克.高热口渴患者加生石膏6克,知母6克;呕吐加竹茹3克.用法上药为5~15岁患儿剂量,加水约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左右,过滤去渣,口服,每日一剂,每剂早晚煎服两次.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1970年以来用中药达原饮加减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50例.年龄组2~13岁.其中2~6岁男12例,女10例。7~13岁。女14例,男14例均为治愈。时间快则2天。少数病例4天.治愈率达96%。处方:柴胡5克葛根5克炒薏米6克草果5克大白3克川扑5克桔红4克白芍3克黄芩8克山楂5克紫苏3克甘草2克.用法:以上为2~4岁的药量。随年龄酌增.水煎二遍约200毫升。再浓缩至100毫升。一日内频频服完。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息风止痒散治疗痒疹36例,疗效尚可,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治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17岁;发病最短者7天,最长者40多年。 2、基本方药组成 药物组成 天麻9克、僵蚕9克、全蝎3克、柴胡9克、荆芥9克、防风9克、枳实9克、蝉蜕6克、白藓皮9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甘草9克。每天一剂,水煎服,总疗程15天。 3、疗效标准 治愈 皮疹消退,瘙痒症状消失,三年内不复发。有效 皮疹消退,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无效 达不到上述标准。  相似文献   

9.
该文作者用“蜈蚣散”和“防风饮”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38例,15天内痊愈者28例,30天痊愈者8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最短者仅3天。“蜈蚣散”用制娱蚣2条(不去头足),朱砂1.5克研末混匀,分2包2次服;“防风饮”取防风10克研碎,以300毫升沸水浸泡(不煎)。每天早、晚以“防风饮”送服“蜈蚣散”,至治愈为止。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方全虫镇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60例,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治疗观察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3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8年;属第Ⅰ枝者3例,属第Ⅱ枝者30例,属第Ⅲ枝者19例,属第Ⅱ、Ⅲ皆有者8例。   1.2诊断依据 ①疼痛常呈突然发作,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多以面颊、上下颌部为多见。②疼痛发作短暂,数秒钟或数分钟后缓解,连续数小时或数天内反复发作。③疼痛呈现阵发性闪电样剧痛,痛如刀割、火灼、针刺样,可伴有痛侧面部肌肉抽动,皮肤潮红,流泪、流涎等症。   2.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成:生石灰30克(先煎)、赭石20克(先煎)、生石膏15克(先煎)、天麻10克、钩藤10克、全虫6克、蜈蚣3条、当归10克、白芍10克、枣仁10克   2.2 运用 大便干结、舌苔黄者加大黄6克;血压高,头晕者加地龙10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15克;口苦心烦者加白芷10克、细辛3克。上方水煎2次,共取计400毫升,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1.
番泻叶,传统将其煎汤或沸水冲服用来治疗便秘。随着对番泻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发现一些新用途,现作一简要介绍。 1.回乳 李氏等人报道:番泻叶4克,加开水200毫升~300毫升浸泡10分钟,2~3次/日,口服饮用,治疗回乳36例,疗效满意。疗程最长者7天,最短者3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1979年用杨树花煎剂治疗急性菌痢37例,疗效颇佳,现小结如下.治疗方法杨树花生药60克(干),加水浓煎至150~200毫升,分3~4次口服,每次50毫升,每日一剂.疗程为3~6天.此为成人量,小儿酌减.在此期间不用其他抗生素,若脱水时可予输液,发热时服退热剂等.病例选择 37例中15岁以下5例,16岁以上32例.起病急,多数有腹疼、腹泻、大便脓血.体温超过39℃者占40%,每日大便10次以上者占60%,其中20次以上者占30%.半数以上有呕吐,大便镜检均见红白胞细及脓胞细,大便培养30%有痢疾杆菌生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均增高.治疗结果 30例治愈,占81%,4例好转,3例无效.退热时间平均为1.91天(数小时~5天),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3.18天(1~6天).未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唇炎类似中医的唇风,患者唇部有糜烂发痒、灼热疼痛、肿胀、液体渗出、结痴等表现。服用消炎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我们采用自拟中药“唇风煎”外用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例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5~55岁,平均病程2年左右。12治疗方法取白藤皮匕克,蛇床子10克,川檀皮10克,地联子30克,苦参3O克。置砂锅内煮约10分钟,用消毒纱布浸透药液局部敷用,每日用1剂,敷用次数和时间越长越好。2疗效判定与治疗结果治愈后1年内未复发者为痊愈;病情明显好转,或治愈后l年内复发者为显效;病情稍有好…  相似文献   

14.
<正> 临床资料男12例,女2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0岁,其中14至40岁37例,占本组患者的97.4%;38例均为两侧患病,病程最短3年,最长30余年;家族中有相同疾患者13例,全部患者均在以往用过多种治疗,有3例虽进行过手术切除但仍未能根治。药液配制1.氯化铝20克,95%酒精加至100毫升;2.氯化铝20克,二甲基亚砜(化学纯)70毫升,蒸馏水加至100毫升;3.脲素40克,二甲基亚砜70毫升,蒸馏水加至100毫升,室温下振荡不能溶解者可微微加热至完全溶解。用药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局部外涂,每日一次,连续涂擦两周,停药察观疗效。显效: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自拟银青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1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110例中,男65例,女45例,均为14岁以下儿童。体温均在38℃以上,并伴有呕吐者12例,咳嗽者18例,咽痛者42例,颌下淋巴结炎者17例,惊厥者5例.【治疗方法】银青合剂由银花30克大青叶30克薄荷9克荆芥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3克组成(此为14岁小儿剂量,幼小儿可视情酌减),水煎服,每日一剂。若伴惊厥加钩藤、蝉蜕;呕吐加半夏、生姜;表实无汗加麻黄、苏叶;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牡蛎;咳嗽加百部、瓜萎。【治疗结果】110例上感患儿均获治愈.其中服药一剂痊愈者12例;服药二剂痊愈者35例;服药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1984年元月~1985年元月共收治额窦炎病人81例,其由单纯额窦炎59例,22例为全鼻窦炎或伴有其他鼻窦发炎。经应用“额窦炎验方”疗效迅速明显,现介绍于下: 方药防风6克羌活6克半夏6克黄芩4.5克甘草3克。每日一剂,连服三剂,为一疗程。疗效观察单纯额窦炎59例。1个疗程后痊愈54例,2个疗程后痊愈2例,3例无效。伴其他鼻窦发炎的22例中,1疗程显效者16例,无效的不再进行第2疗程,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疗效标准主要症状(头痛、鼻塞、多涕等),消失者为痊愈。主要症状明显缓解,仅有轻度不适为显效。服药前后症状无大变化为无效。  相似文献   

17.
<正> 1988年8月,北京市“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流行。笔者用自拟“清热散风合剂”治疗,疗效颇佳,现将资料完整的21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为15至63岁,均有接触史;均有结膜突发充血,目赤肿,疼痛,流泪,怕热羞明,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多数先单眼后及双目,亦有开始双目者。治疗方法及药物组成: 1、药物组成:野菊花10克、荆芥8克、银花15克、黄芩10克、板兰根20克、紫草10克、谷精草10克、桔梗8克、薄荷8克、甘草8克。 2、服药方法:以上处方1剂为成人1日量。1剂水煎两次200至250毫升分两次服用。每煎药时间15至20分钟。病情重者,可另煎1剂同时薰洗两目,日2至3次,每次  相似文献   

18.
基本情况:166例中男性92例、女性74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3岁;双侧患者59例,单侧107例;反复而多发者73例;经1~2次治愈者105例,3~5次治愈者61例。 药物组成:生大黄10~15克,黄芩15克、黄连10~15克。热重者加双花30~60克;血淤者加红花、赤芍各10~15克;牵引头痛加菊花,川芎各10克。  相似文献   

19.
<正> 1990年至1997年,笔者采用附清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附件炎1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3例,年龄30~40岁84例,40岁以上39例;右侧附件炎37例,左侧附件炎42例,双侧附件炎44例;附件包块3例,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10例;病程2个月至3年。 1.2 治疗方法:红藤20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20克,鸭趾草20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土茯苓10克,丹皮10克,黄柏10克,金铃子1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浓煎二遍取汁80~100毫升,夜晚临睡时保留灌肠,每晚1次,15天为1个疗程。血瘀偏重者去黄柏、土茯苓,加桃仁、红花、莪术各15克;  相似文献   

20.
番泻叶,传统将其煎汤或沸水冲服用来治疗便秘。随着对番泻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发现一些新用途,现作一简要介绍。 1.回乳 李氏等人报道:番泻叶4克,加开水200毫升~300毫升浸泡10分钟;2~3次/日,口服饮用,治疗回乳36例,疗效满意。疗程最长者7天,最短者3天,少数人用药期间有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