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目前,诊断糖尿病有两种生化试验,即按1985年WHO修改后标准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的空腹血糖(FPG)试验。WHO把OGTT两小时血糖(2hPG)<7.8mmol/L判定为糖耐量正常(NGT),78mmol/L≤2hPG<11.1mmol/L判为糖耐量减低(IGT),2hPG≥  相似文献   

2.
欧文新  李繁 《广东医学》2006,27(8):1202-1203
目的探讨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异常阶段的自主神经病变与随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有糖尿病史的近亲属,无临床症状而空腹及餐后血糖异常,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58例。排除高血压、肾脏疾病。按照WHO标准达糖尿病(DM)诊断标准者,并在1~3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者56例。在未达DM诊断标准前进行心脏、胃、膀胱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研究早期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的情况。结果按WHO标准2型糖尿病(DM),ADA标准空腹血糖异常(IFG)诊断DM。有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而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时,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就已存在。结论对5.5mmol/L〈FPG〈7.0mmol/L/L、7.0mmol/L〈2hPPG〈11.1mmol/L糖尿病近亲属应进行OGTT试验,检查及心、胃、膀胱等自主神经功能测定,以期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对这些高危人群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DM的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HbA1c与OGTT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 h血糖(2hPG)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HbA1c与诊断为DM相关的临界点.方法 769例疑似DM的就诊者行OGTT并测定HbA1c.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HbA1c、FPG、2hP...  相似文献   

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3):231-233
目的:评估皖南地区人群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共800名。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0名就诊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DM组,分别为400例、150例和250例。按照ROC判断其HbAlc最佳切点。结果:NGT、IGR、DM组的HbAlc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FPG、2 hPG均呈正相关。以HbAlc≥6.4%为切点诊断DM的敏感性,与以FPG≥7.0 mmol/L为诊断标准的结果基本相符,同时其约登指数均高于HbA1c≥6.3%和HbA1c≥6.5%切点的约登指数。结论:HbAlc可用于DM的诊断,HbAlc≥6.4%比较适合皖南地区人群的诊断DM的HbAlc切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T2DM患者86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眼底正常组(38例)、眼底渗出组(27例)及眼底增殖组(21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h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各组间FPG、1hPG及2hPG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R与FPG、1hPG及2hPG呈正相关(P<0.05).HTH结论:T2DM患者DR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糖耐量减低个体胰岛素分泌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个体胰岛素分泌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0例正常糖耐量(NGT组)、40组例糖耐量减低(IGT组)、100例2型糖尿病(DM组)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0、1、2、3h的胰岛素水平,同时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CX3DELTA测定OGTT各点的血糖值,结果:各组人员进行OGTT实验的血糖测定值分析为:IGT组与NGT组比较P<0.01,DM组与NGT组比较P<0.001,DM组与IGT组比较,P<0.001。各组人员在OGTT各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敏感指数(ISI)分析为:0h:IGT组与NGT组、DM组比较均P<0.001,NGT组与DM组比较P<0.05,3h:IGT组,DM组与NGT组比较均P<0.01:ISI:NGT组与IGT组以及IGT组与DM组比较P<0.05。结论:胰岛素分泌水平检测及OGTT试验可作为IGT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糖脂平胶囊干预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客观评价中药糖脂平胶囊对糖耐量低减(IGT)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方法,对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10例IGT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3组(安慰剂组、糖脂平组、阿卡波糖组),在进行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分别给予安慰剂、糖脂平、阿卡波糖干预治疗,观察2年,观察指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安慰剂组空腹血糖(FPG)、OGTT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有上升,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11.72%;阿卡波糖组FPG、2hPG、HbA1c显著下降,平均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18%,与安慰剂组比较发生2型糖尿病相对危险率降低72.87%;糖脂平组FPG、2hPG、HbA1c和IR显著下降,平均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39%,与安慰剂组比较发生2型糖尿病相对危险率降低54.01%。结论表明糖脂平胶囊具有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明显降低IGT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率。  相似文献   

8.
郑云阶 《大家健康》2013,(13):108-1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检测256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BG)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将73名40岁以上新诊断的T2DM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59岁(中年组)39例,60岁以上(老年组)34例。分别测量体质指数(BMI)、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分泌曲线、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观察指标为OGTT各点血糖和胰岛素,根据血糖和胰岛素计算HOMA-IR、△Ins30/△Glu30、HOMA-IS、AUC-Ins、AUC-Glu等。结果: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与中年T2DM患者相比HOMA-IR、△Ins30/△Glu30、HOMA-IS、AUC-INS、AUC-GLU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OGTT2~3h血糖高于中年组同点血糖(P<0.05)。结论:新诊断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早期分泌缺陷方面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胰升血糖素C肽释放试验在判断糖尿病 (DM) β细胞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33例DM患者静脉注射 1mg胰升血糖素 ,注射前及注射后 6分钟测定血清C -肽值 ,与OGTT试验中C肽变化比较。结果 :1型DM患者两试验C肽最高值与基础值的差 (CPR)显著相关 (r =79) ;2型DM患者血糖未控制前两试验CPR显示无相关性 (r =0 .11) ;而 11例病人血糖控制后重复两试验 ,显示两试验CPR显著相关 (r =0 .6 6 ) ,且OGTT试验中CPR较血糖控制前明显增加 (0 .4 9± 0 .1vs0 .91± 0 .2 9nmol/ ) ,而胰升血糖素试验CPR无明显变化。需胰岛素治疗 2型DM患者 (12例 )胰升血糖素试验的CRP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治疗 (14例 )者 (0 .30± 0 .11vs0 .6 5± 0 .2 1,P <0 .0 1)。结论 :胰升血糖素C肽释放试验较少受慢性高血糖的影响 ,较OGTT更能反应DM患者 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探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NC)44例、糖耐量正常的单纯肥胖组(Ob)42例、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对象于清晨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空腹检测各组生化指标,并同时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OGTT中0、30、60、120min各时点血糖及胰岛素值,利用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高分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结果IMT值T2DM组较NC组(P<0.01)及Ob组显著升高(P<0.05)。所有初发T2DM患者,IMT与年龄、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餐后2h血糖(2hPG)及ISI呈正相关(P<0.05~0.01);与BMI、腰围呈负相关(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后,IMT与BMI、腰围、TC、LDL-C及ISI无显著相关,与2hPG呈显著相关(r=0.461,P<0.001)。结论2hPG是初发T2DM人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RG)在检测初诊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初发诊断的2型DM患者先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次日或隔日在做OGTT前加服RG2mg[瑞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RG-OGTT)],测定各设定时间点的胰岛素(Ins)和血糖水平,观察2种试验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和关联,比较2种试验间Ins释放峰值、Ins净增值和血糖净增值的比值(△I/△G)、Ins释放倍增值(MVI)以及Ins释放曲线下面积(AUCIns)。结果RG-OGTT中Ins释放峰值、△I/△G、MVI和AUCIns均较普通OGT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OG-TT能够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早期相分泌和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3.
温春成 《吉林医学》2013,34(10):1879-1880
目的:对照分析应用罗格列酮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餐时加服罗格列酮钠片4~8 mg,1次/d,二甲双胍0.25 g,3次/d,治疗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全项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血脂全项指数及体重指数(BMI)的比较,HDL-C与L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降低胰岛素抵抗(IR),降糖效果明显,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上海地区10万人口糖尿病调查中的1,931人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试验对象先以餐后2小时尿糖或/和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初筛;40岁以下者先以葡萄糖氧化酶尿糖试纸检查餐后2小时尿糖,如尿糖阳性,则作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40岁以上者同时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凡餐后2小时血糖>140毫克%者,进一步作 OGTT。1,931人OGTT 的结果为:正常1,137人(58.9%),糖耐量异常285人(14.7%),糖尿病509人(26.4%)。50岁以下各组在正常人中服糖后血糖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者随年龄增长而递增。超重与不超重者 OGTT 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年龄、性别对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者的 OGTT 结果无明显的影响。并根据正常组不超重的1,018人各时限血糖值与年龄直线回归方程运算,提出 OGTT 的正常指标、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罗怡  徐忠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37-3239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评价其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我院8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51例有糖尿病史)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其对糖尿病监控和治疗的不同临床意义。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中空腹血糖≤6.1者31例,6.1~7.0者32例,〉7.0者23例;糖化血红蛋白≤6.1者24例,6.1~7.0者28例,〉7.0者34例;2hPG≤7.8者21例,7.8~11.1者28例,〉11.1者37例。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有正向相关性,并且与餐后血糖的相关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谭丽玲 《海南医学》2006,17(3):60-61
目的观察唐力(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唐力组(24例)和瑞格列奈(22例),治疗(12周)前后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小时血浆糖尿病(2hPG)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IC)结果,唐力组治疗FPG、2hPG、HbAIC均显著下降(P<0.05),与瑞格列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那格列奈疗效及安全性好,耐受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iabetes meilitus,DM)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许多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正确的血糖检测在诊断中愈显得重要。健康检查或临床诊疗中常常只检测空腹血糖,以至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漏诊。WHO在1999年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制定中明确提出了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对糖尿病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8.
Li Q  Pan JM  Ma XJ  Bao YQ  Tang JL  Yuan QY  Lu HJ  Jia WP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6):1813-1816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GA)联合检测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共1480例,男677名、女803名.平均年龄(52.7±15.2)岁,研究对象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HbAlc水平,采用液态酶法测定GA水平.结果 (1)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组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组(NGT)562名、糖调节受损组(IGR)411名、新诊断DM患者组507例.HbAlc、GA水平在NGT、IGR、DM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GA呈正相关(r=0.75,P<0.01).HbAlc与OGTT中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0.78,P<0.01).GA与OGTY、FIG、2 hPG均晕正相关(r分别为0.73、0.75,P<0.01).(3)以OGTT为诊断DM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HbAlc、GA对DM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81,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lc识别DM的最佳切点为6.1%.(4)联合HbAlc 6.1%、GA 17.1%为切点筛查DM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用HbAlc 6.1%或GA17.1%的标准(94.7%比81.1%、88.4%均P<0.01).结论 HbAlc和GA的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DM的筛查效率.当HbAlc≥6.1%或GA≥17.1%时应进一步行OGTT以明确有无DM.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id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hemoglobin Alc (HbAlc)and glycated albumin (GA) in diabetic screening. Methods A total of 1480 subjects at our out-patient department from March 2007 to December 2009. Those suspected of diabetes or at a high risk of diabetes were enrolled. 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ed 677 males and 803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52. 7 years. All subjects received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 OGTT) after a 10-hour fasting. Glycated albumin ( GA)and hemoglobin Alc (HbAlc) were measured with liquid enzyme method and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spectively. Results ( 1 ) According t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iabetes diagnosis criteria, there were 562 subject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NGT), 411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and 507 subjects with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mellitus (DM). The level of HbAlc and GA had a rising tendency among NGT, IGR and DM groups (P<0. 01). (2)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HbAlc ha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GA ( r = 0. 75, P < 0. 01). (3) Using OGTT as golden standard of diabetic diagnosis,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indicated that HbAlc and GA were strong predictors of diabetes. The area under curve ( AUC) was 0. 882 and 0. 881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0. 05). (4) The sensitivity of combined use of HbA1 c and GA at optimal cut-off points of 6. 1% and 17. 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use of HbAlc or GA in diabetic screening (94. 7% vs 81. 1% , 88. 4% , P <0. 01). Conclusion A combined detection of HbAlc and GA may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diabetic screening. The subject with HbAlc≥6. 1% or GA≥17.1% is recommended to undergo OGTT for confirming a diagnosis of diabet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氧化亚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分别检测66例临床初诊T2DM、30例健康者血浆中ET-1、NO和vWF;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T2DM组空腹血糖(FBG)和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ET-1、vWF均增高(P<0.05),两组NO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较对照组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ET-1、vWF与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率呈负相关(P<0.05). 结论:临床初诊T2DM患者存在ET-1、vWF水平增高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标志物ET-1、vWF可反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付文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00+103-100,10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地位。方法对204例患者(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的检测,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餐后2 h血糖(OGTT2h),对HbAlc与FPG,OGTT2h之间关系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分别应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近几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部分专家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HbAlc与FPG,OGTT2h之间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的相关关系:HbAlc与FPG(r=0.797,P〈0.001);HbAlc与OGTT2h(r=0.844,P〈0.001)。两种糖尿病诊断标准相同诊断为77.2%(152例)。结论 HbAlC与FPG,OGTT2h之间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FPG,OGTT2h的改变对HbAlC的影响是显著的,HbAlc检测对可疑糖尿病人是用运动、饮食还是药物治疗的诊断中,对WHO诊断标准起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