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33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经颈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26例,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7例;20例采用后路钉棒/钉板内固定系统重建,13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18.3个月。多数患者症状改善明显,4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手术。结论 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临床相对少见,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肿瘤部位、性质和分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能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及手术策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分期、手术入路、切除方法及内固定重建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7例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39岁;男18例,女19例。肿瘤性质:神经鞘瘤25例,神经纤维瘤3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根据肿瘤侵袭的范围和区域自行设计外科分期系统:Ⅰ期8例,Ⅱ期9例,Ⅲ期13例,Ⅳ期5例,Ⅴ期2例。经颈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术20例,前后联合入路(后外侧+前外侧)行肿瘤切除术17例;26例采用后路钉棒/钉板内固定系统重建,5例采用前后联合固定,6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7年,平均39个月。术后出现单侧上肢一过性肌力减弱1例,单侧颈后部感觉麻木1例,霍纳征1例,1例术中因一侧椎动脉损伤而行椎动脉结扎,2例恶性神经鞘瘤者术后1-2年因局部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后疗效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改善或缓解,19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未行内固定术的患者于术后1-2年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反屈畸形。结论 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外科分期制定手术治疗策略能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内固定重建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应准确判断肿瘤与神经根、椎动脉和颈髓的关系并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9例枕骨大孔区至C_2水平哑铃形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线、MRI、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肿瘤部位和范围,其中病变位于枕骨大孔至C_1水平5例,C_(1,2)水平14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枕骨大孔至C_1水平者,先部分切除枕骨大孔后缘,依据情况切除寰椎后弓;肿瘤位于C_(1,2)水平者切除C2肿瘤侧椎板。肿瘤切除先切除椎管内部分,再切除椎管外部分。根据情况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肿瘤均完全切除,其中恢复良好13例,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1例,恶化1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12~72个月,M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上颈椎哑铃形椎管内神经鞘瘤发生率低,手术风险大。手术显露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范围应根据肿瘤分布、脊柱结构缺如、功能需要等因素综合决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颈椎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中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上颈椎哑铃形肿瘤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5~67岁,平均(48.7±13.9)岁。C1-2占位12例,C2占位3例,C2-3占位7例,C1-3占位2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UTH)分型:2型3例,3型10例,4型2例,5型6例,6型1例,7型2例;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5例,E级6例。所有患者根据PUTH分型选择手术方法,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rankel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卡氏人体机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根据X线情况评估颈椎生理曲度及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6.6±4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 260.4±283.0)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121个月,平均(87.8±9.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和KP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末次随访时,Fra... 相似文献
5.
颈椎哑铃形肿瘤MRI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哑铃形肿瘤MRI分型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3年颈椎哑铃形肿瘤患者34例。根据患者术前MRI设计颈椎哑铃形肿瘤的MRI分型。将颈椎哑铃形肿瘤按MRI分型设计分为4型,Ⅰ型:肿瘤跨椎间孔生长,主体位于椎管内;Ⅱ型:肿瘤向后方结构破坏性生长;Ⅲ型:肿瘤跨椎间孔生长,主体位于椎管外,其中Ⅲa型为椎动脉被推挤移位但未被肿瘤包绕,Ⅲb型为椎动脉被肿瘤包绕;Ⅳ型:肿瘤侵及前方椎体,其中Ⅳa型为肿瘤侵及椎体<1/3,Ⅳb型为肿瘤侵及椎体≥1/3。结果依据MRI分型,本组患者中I型7例,Ⅱ型9例,Ⅲ型13例,Ⅳ型5例。行单纯扩大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27例,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7例。结论颈椎哑铃形肿瘤MRI分型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1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5例均采用颈后正中入路,一次手术切除椎管内外肿瘤,9例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可经颈后正中入路一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Toyama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期间治疗的21例颈椎哑铃形肿瘤患者,肿瘤节段位于C1/2 6例,C2/3 4例,C3/4 3例,C4/5 3例,C5/6 2例,C6/7 1例,C1/2伴C2/3 1例,C4/5伴C5/6 1例.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4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采用Toyama方法分型,Ⅰ型1例,Ⅱ a型4例,Ⅱ b型2例,ⅡC型1例,Ⅲa型10例,Ⅲb型2例,日Ⅴ型1例;IF分期Ⅰ期19例,Ⅱ期2例;TF分期Ⅰ期19例,Ⅱ期2例.术前JOA评分4~15分,平均8.7分;ASIA分级B级1例,C级5例,D级11例,E级4例.对15例肿瘤主要位于后方和椎管内且向前生长不超过椎问孔的Ⅰ型和Ⅱ a型、Ⅴ型及几乎所有Ⅲa型肿瘤选择后路手术;早期有1例C1/2Ⅲa型肿瘤行寰枢椎侧方入路;对4例肿瘤侵及椎管内并且在颈前方存在肿块的Ⅱb型和Ⅲb型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对1例瘤体位于颈椎前方的Ⅱ C型肿瘤选择单纯前方入路.1例Ⅲb型及3例TF或IF分期Ⅱ期者因切除较多骨质而行内固定重建,单侧固定3例,双侧固定1例.术后行JOA评分及ASIA残损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肿瘤均完全切除,无椎动脉损伤,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患者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缓解,术后即刻出现单侧上肢-过性瘫痪1例,经激素及脱水药物治疗3d后缓解;脑脊液漏1例,保守治疗后闭合;术后颅内感染1例,经持续腰大池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见颈椎反屈畸形.随访6个月~4年,平均23个月.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14例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后半年时JOA评分10~17分,平均13.2分,ASIA分级C级1例,D级2例,E级18例.1例Ⅲa型患者后路手术后1年椎间孔外部分局部复发,其余病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Toyama分型较完善,对于手术方式和入路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颈段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上颈段哑铃形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外科分期、手术入路、切除方法、内固定重建技术及疗效。肿瘤性质包括神经鞘瘤33例,神经纤维瘤9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依据前期设计的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方法,Ⅰ期8例,Ⅱ期24例,Ⅲ期9例,Ⅳ期3例,Ⅴ期2例。经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36例,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10例。39例采用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重建,3例采用前后联合固定,4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1例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压迫止血。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9例,2例继发颅内感染,经相关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125个月,2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于术后8个月、14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21个月、38个月因肺部转移导致全身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未见复发,随访仍在持续进行中。结论上颈段哑铃形肿瘤的外科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与风险,外科分期系统有助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经后外侧入路或联合前方入路可实现肿瘤切除与重建,应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哑铃形肿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骑跨于硬脊膜内外或椎管内外的肿瘤统称为椎管内哑铃形肿瘤’“。此类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以良性居多,手术效果满意。国外文献报道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7%~14.2%,国内邓传宗、刘道坤报道为8.9%‘’‘。我院自1980年至1995年6月共收治13例,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5.4%,略低于文献报道。由于此类肿瘤在临床处理上较其它肿瘤有一定的特殊性,故总结如下。l!院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6例。年龄17~50岁,平均32.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9个月。1.2部位及分型颈段6例(46.1%),胸段4例(30.7%),腰段3例(23.2%…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纤维瘤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纤维瘤手术治疗体会李书奎,吴宝良,郭庆甫,杨洪泉,李建博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是指椎管内和脊柱旁的肿瘤通过椎间孔相连的一种肿瘤。自1977年至1993年6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94例,其中哑铃形神经纤维启9例,现就其诊断治疗的有... 相似文献
11.
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患者79例,男51例,女28例;年龄30~80岁,平均58.1岁.79例患者均有颈、胸、腰椎同时受压的表现,如四肢麻木、无力,胸腹束带感,明显感觉减退平面,下肢痛,上、下肢病理征阳性等.其中41例以颈部症状为重,5例以胸椎症状为重,12例以腰椎症状为重.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单纯颈椎手术41例,胸椎手术5例,腰椎手术12例;接受两部位手术21例.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术后疗效,并计算改善率.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纯颈椎手术的改善率为66.06%±14.33%,单纯胸椎手术的改善率为56.19%±9.85%,单纯腰椎手术的改善率为63.49%±9.78%.21例行两部位手术,其中14例一期行两部位手术,改善率为76.78%±3.94%,7例分期行两部位手术,改善率为71.79%±8.74%.结论 颈、胸、腰椎共存退行性病变主要由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或骨化等引起,为脊柱多部位发现,表现复杂,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多方面综合判断,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各病变指标与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关系,探讨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并施行手术切除的52例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肿瘤位置与大小、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和JOA评分、并发症等信息,统计分析各因素与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ASIA分级C级及以下的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较低。相关性分析提示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肿瘤横断面定位和肿瘤长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髓内肿瘤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较其余部位的低,肿瘤长径值越大,JOA评分改善率越低。年龄、病理征、肿瘤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等与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相关性。并发症也影响JOA评分改善率,尤其髓内肿瘤术后出现的颈髓神经后遗症,严重影响术后神经功能。结论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总体理想。但术前ASIA分级C级及以下、肿瘤较长、髓内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等因素可能提示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仅累及上肢的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回顾分析24例仅仅表现为上肢运动与感觉损害症状的颈脊髓损伤患者,除1例行颈前路减压外均行保守治疗。结果有17例完全恢复正常,另7例遗留不同程度的手内在肌功能障碍。从受伤至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最短者为2周,最长者为4个月,平均恢复时间为2个月。而感觉功能恢复需4~6个月。作者认为其机制可能为颈脊髓前角细胞和后角细胞损害,非手术治疗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早期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在减压手术同时进行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82例,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54.3岁。其中有颈肩痛13例,神经根征28例,脊髓征25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16例。MRI可见不同程度的椎管受压;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受压平面椎体间角度位移超过10°或水平位移超过3mm。依据颈椎退变过程和Kirkaldy-Willi分s期标准,结合X线片、MRI影像资料诊断为颈椎退变不稳定期。均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30个月,平均15.4个月。融合节段均获骨性愈合。(1)25例有脊髓征和16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者术前JOA评分为9.52±1.93、术后为14.74±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73.8%。术后疗效为优24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1%。(2)13例有颈肩痛和28例神经根征者术后疗效为优20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在颈椎退变的不稳定期应尽早减压并行内固定,可恢复颈椎的稳定性、维持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