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免疫性不孕多指因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所致的不孕。通过对临床78例免疫性不孕的患者进行分析,辨证属于肾阴不足型者10例,纯为瘀血型者8例,纯为湿热型者3例,肾阴不足夹有瘀血、湿热者55例,肾阴阳两虚者2例。古今学者认为不孕以肾虚为本,免疫功能的失调主要责之于肾,且本病多因肾阴不足引起,故而本病的病机是以肾阴不足为本,瘀血、湿热为标  相似文献   

2.
张淑芬 《光明中医》2011,26(8):1553-1553
免疫性不孕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西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了。中医古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统归于不孕门中。山西省中医院张玉芬主任医师治疗免疫性不孕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张老师认为肾阴虚损是其本,湿热或血瘀是其标。肾主封藏,主守位,主全身阴阳,肾为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3.
免疫性不孕(AsAb阳性)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莫蕙  郭慧红 《江苏中医》1998,19(12):8-9
免疫性不孕多指因抗精子抗体阳性所致的不孕。通过对临床78例免疫性不孕的患才分析,辨证属于肾阴不足型者10例,纯为瘀血型者8例,纯为湿热型者3例,肾阴不足夹有阏血,湿热者55例,肾阴阳两虚者2例。古今学都认为不孕以肾虚为本,免疫功能的失调主要责之于肾,且本病多因肾阴不足引起,故而本病的病机是以肾阴不足灯本,瘀血,湿热为标。  相似文献   

4.
邱蕾 《四川中医》2009,27(2):6-7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王振涛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其本,“瘀”与“热”为其标,治疗当标本兼治,方以四参饮加减治疗每取良效。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病之一,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赵凤林主任运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治疗经验。赵师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瘀”,以本虚标实为特征。本虚为气血亏虚,标实为痰浊、血瘀。中医治疗以益气固本、活血扶正为原则。临床运用参芪柴芍枳附汤治疗,效果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且极易复发。中医辨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的优势,病机以阴虚为本,火热、瘀血为标,临床上呈现虚实夹杂之证;在治疗上要以清热解毒贯穿始终,以养阴清热、补虚活血为主,同时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配合专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现基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进行论治本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脾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和血瘀等致病因素,本虚标实相互交织,导致本病症状复杂、病程缠绵、久治难愈,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健脾益气法、清化湿热法、化瘀通络法等进行治疗,或单法应用、或多法联用,随证治之。通过从本虚标实病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强调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因素,本病的病机主要由于本虚标实,瘀毒贯穿于发病的始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无论从中医还是从西医的角度看,瘀毒在发病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治疗上当以凉血化瘀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化裁配伍。  相似文献   

9.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础上并发的肺部间质性病变,迄今没有根治办法。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据其病机演变规律,史锁芳教授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脏腑虚弱、气阴两伤,病理关键为痰瘀互结、肺络痹阻,以补肺通络为治疗原则,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兼顾化痰瘀、通肺络,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赵凤林主任中医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A)的临床经验.赵师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瘀”,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其中本虚为气血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散瘀通脉为原则,尤以补养心气、心血为重.临床以炙甘草汤为基础方,配伍红花、细辛等化瘀通脉之品,制成贴剂外用,效果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机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主要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痰。基于本病本虚标实,多病理因素致病的发病特点,中医脾胃学说、宗气学说对本病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病性“标实本虚”。标实者,金刃外邪损害经络,经络不通,血不利则为水;本虚者,水湿瘀血久留,久病伤正致虚。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以痛为腧”是临床针灸的重要指导理论和取穴原则。局部针刺治疗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符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本病病位在局部,痛之所在,邪之所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局部针刺治疗本病就近逐之,疏通经络。与中药口服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局部针刺可以针对病灶、直接作用于病位,发挥更为直接的“疏通经络、驱邪扶正”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白塞病是一种复杂的免疫性疾病,不仅诊断困难,且西药治疗有较多不良反应。中医在本病治疗中发挥独特的优势,临床效果良好。通过研读名老中医治疗白塞病的经验总结,发现名家们多认为白塞病的主要病因为“湿热毒”,病机初期责之湿热毒蕴结脏腑经络,后期因于肝肾阴虚,本虚标实。治疗上大体围绕病机进行分期辨证或分型论治,多采用经方甘草泻心汤对症或对证加减,配合外治,并注重生活调摄,可获良效,为中医治疗白塞病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迎巧  高二超  王茂生 《陕西中医》2022,(5):628-631,652
总结名中医杨淑莲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经验。杨教授指出“虚”“毒”“瘀”为MM的主要病机特点,强调本病以肾虚为本,首辨虚实,邪毒、瘀血为标,杨教授针对本病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提出益肾、活血、解毒三法,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以精准分层、分期论治、辨证辨病相结合,动态灵活运用三法,疗效显著。现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分期论治等角度对杨教授治疗MM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活血化瘀贯穿疾病始终,审时度势运用虫类药物以直达病所,发挥祛邪扶正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以肾小球硬化症为主的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本病相当于中医“消渴”、“水肿”等范畴,中医治疗主要以分型分期辨证治疗及基本方加减治疗为主,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亦能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疗效有所提高。现将1991年以来中医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1 病机研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虚实夹杂,主要以气阴亏虚为本,病位主要在肾、脾、肝,而以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如高彦彬等〔1〕认为:本病发病初期,阴虚为本,涉及肝肾;消渴日久,阴损耗气,以致肾气虚损;后期阴…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界对其中医病机的认识各家不一。薛鸾教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关键在于燥毒内犯致气血同病,终致虚、瘀、毒三者胶结为患。基于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提出以解毒、通路、生津三法并举的治疗思想,并认为在此三法中解毒以祛其标、通络以使邪无所附、生津以固其本。临床实践中以此治疗思想为法则,灵活运用解毒、通路、生津三法,实践证明本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剖析薛鸾教授运用解毒通络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理论及实践,旨在总结学习其治疗本病的思想及个人经验,发掘中医治疗本病之特色,为今后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以期为中医在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临床以月经失调、肥胖、不孕、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多以肾虚为主,重在补肾,兼以化痰、行气、活血。徐广立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在于痰瘀胶结、脾肾两虚,病性为本虚标实。他认为治疗时应分清疾病病机的先后主次关系,提出化痰祛瘀为先,补益脾肾治本的思路,重视生活饮食习惯在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近10年来中医治疗舅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研究资料,阐述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中医治疗现状,结果发现:①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目前大多学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较统一的认识——肝肾亏虚为本,兼央湿、热、瘀为标,用药上多选取补益肝肾的药物,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疗效满意:②目前中医治疗本病以中药为主,针灸治疗较少,尚有埋线疗法及其他疗法的报道。据目前一些针灸与中药疗效对比的研究,针灸较中药疗效更佳,针药结合疗效最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阴虚为发病之本,热、毒、瘀为发病之标,并作为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互为因果,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基于对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扶正补虚、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法,辨证运用仲景“大方”的独特治疗理念和思路,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中药内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林  赵乔珍  施杞 《中医正骨》2003,15(5):53-54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 ,发病率高。多数学者主张首选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 ,内服中药防治颈椎病已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内服中药防治及其疗效机理研究作一综述。1 颈椎病中医病因病机颈椎病属中国传统医学“骨痹”、“血痹”、“项强”、“眩晕”等的范畴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 ,郭维淮等〔1〕认为颈椎病是本虚标实证 ,是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 ,外邪侵袭而发病。李国衡〔2〕认为本病的病因包括标本两个方面 ,标是劳损瘀滞或外邪 ,本是指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施维智等〔3〕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为肝肾不足 ,督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